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3篇小麦产量
  • 3篇小麦品种
  • 3篇麦田
  • 2篇冻害
  • 2篇性状
  • 2篇育种
  • 2篇麦区
  • 2篇麦田管理
  • 2篇黄淮
  • 2篇黄淮麦区
  • 1篇倒春寒
  • 1篇调节剂
  • 1篇冬性
  • 1篇多抗
  • 1篇多抗小麦
  • 1篇选育
  • 1篇野生
  • 1篇易位
  • 1篇营养

机构

  • 11篇安阳市农业科...
  • 7篇河南省安阳市...

作者

  • 18篇李晓亮
  • 16篇韩勇
  • 16篇杨春玲
  • 14篇宋志均
  • 13篇侯军红
  • 9篇关立
  • 8篇王阔
  • 3篇薛鑫
  • 2篇李改叶
  • 1篇肖敬德
  • 1篇李海燕
  • 1篇郭鹏飞
  • 1篇庞铁栓

传媒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种业导刊
  • 2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小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系谱研究及核心种质利用被引量:23
2009年
对河南省近20年小麦品种系谱分析表明,在河南省小麦品种选育中起骨干作用的亲本基本为三大系:地方品种辉县红及其衍生系、意大利"St"系统及其衍生系、意大利阿夫及其衍生系。并对主要系统衍生品种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说明加强对地方品种和从意大利引进品种的收集、鉴定与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指出了豫麦2号、周麦9号、豫麦49等作为亲本和品种的双重利用价值。为在小麦新品种选育上有所突破,今后必须注重收集小麦近缘植物,同时对地方品种作深入的鉴定分析,并进行远缘杂交和特殊性状材料的复交,以创造出更多的优异种质,供育种和生产利用。
杨春玲侯军红宋志均李晓亮李改叶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谱分析种质利用
基于小麦与黑麦1BL/1RS易位的小麦染色体易位研究
2009年
综述了小麦基因组,染色体和染色体转移,小麦-黑麦1BL/1RS易位,以及利用1BL/1RS易位进行育种的研究进展。
杨春玲李海燕王俊超李晓亮薛鑫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易位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被引量:44
2007年
研究表明,近期育出小麦品种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更加接近,之间的换算系数应以0.95为宜;经对新育出的品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穗数(r=0.3389)>穗粒数(r=-0.3346)>千粒重(r=0.3256);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数,以穗数与之最大为0.6052,其次是千粒重为0.5198,最小的是穗粒数为0.1988;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数,又一次说明了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的负相关性。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数,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
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关键词: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黄淮麦区通径分析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过程及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运用中国农科院朱希刚研究员1991年提出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小麦品种安麦七号的效益进行了计算。同时又对同一作物不同年份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比对研究,对其它学者就这一问题的探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的效益分析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杨春玲韩勇李晓亮李改叶薛鑫王俊超
关键词:计算方法
小麦田间及时去杂技术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研究,从小麦田间杂株的种类、特别是野生麦田间危害特点、发生蔓延的原因、去除技术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做为全国优质麦基地技术依托单位和研究室,必将对当地小麦生产和加工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应从加大优良种子的供应面积、研究一整套小麦良种生产加工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小麦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春玲侯军红关立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关键词:种子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安麦七号的选育与推广”成果研究
2008年
文章中的研究成果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课题组历经15年获得的,本成果的核心技术是自有创新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安麦七号。本文从该项目的立项、选育目标、选育和推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选育体会。在推广过程中进行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为该品种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杨春玲侯军红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以2005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各试点产量数据为依据,对产量性状作诸多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和准确评价参试品种提供依据。
杨春玲侯军红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关键词:小麦品种稳定性分析
小麦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品种选育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从小麦品质育种的角度,根据麦谷蛋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淀粉糊化特性、含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改良途径。
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关键词:小麦品质品质性状品种选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优素对小麦产量因素及容重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优素对小麦产量因素及其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盛期末喷施丰优素可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对穗粒数、单穗重和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田间观察表明,喷施丰优素对延长小麦后期叶片功能,抵御干热风有一定作用。
关立韩勇李晓亮庞铁栓侯军红郭鹏飞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容重
麦苗旱情分析及早春田间管理被引量:1
2009年
2008年麦田干旱属秋冬连旱,并可能冬春连旱,旱情十分严重。农技部门与农业科研部门技术人员的通过调查,提出“坚持肥水齐攻”的麦田管理措施。在以三类苗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一、二类苗的管理,旱区群体不足的一、二类苗麦田均需浇水施肥。从总体上看,抗旱工作应包括2个阶段,一是抗旱保苗阶段,二是后续管理、促苗增(或保)产阶段。
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薛鑫
关键词:麦田管理旱情分析早春麦苗浇水施肥抗旱工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