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强 作品数:26 被引量:9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应用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的价值。方法:以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2月-2018年5月,其均接受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00%的脑梗死患者经CTA检查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其中23.60%为轻度狭窄,31.46%为中度狭窄,16.85%为重度狭窄,28.09%为血管闭塞;5.62%患者为颅外动脉单纯狭窄,26.97%为颅内动脉单纯狭窄,67.42%为颅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83.15%为责任血管,其中35.14%为轻度狭窄,24.32%为中度狭窄,16.22%为重度狭窄,24.32%为闭塞;5.41%患者为颅外动脉单纯狭窄,18.92%为颅内动脉单纯狭窄,75.68%为颅内外动脉串联狭窄。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256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可较好对其脑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反映,意义重大。 李振强 廉丽敏 田茜 张岩关键词:脑梗死 血管狭窄 增强磁共振直方图鉴别中枢神经细胞瘤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增强MRI直方图分析鉴别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23例,室管膜瘤20例。收集该两种肿瘤的T1、T2加权和增强T1磁共振图像,用软件MaZda提取肿瘤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针对肿瘤最大层面的感兴趣区进行直方图分析,利用平均值、方差、偏斜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特征,找出两种肿瘤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果利用直方图提取出的9个参数特征中,平均值、方差及第50、90、99百分位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度、峰度及第1、10百分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绘制相应ROC曲线,其中第99百分数鉴别性最好,ROC曲线下的最大面积为0.72,最佳阈值取145.5时,敏感性为65%,特异性75%。结论直方图分析可以提供更多量化信息特征,可用于鉴别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 李东 焦俊 荆利民 李振强 廉丽敏关键词:侧脑室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瘤 CT和磁共振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对比评价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别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的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予以MRI检查、CT检查,分析MRI与CT影像学表现,对比其诊断价值。结果MRI确诊率为100%、病灶显示率为100%;CT确诊率为88%、病灶显示率为60%,两者比较,MRI明显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MRI,还是CT,都能够有效诊断肝门部胆管癌,但是MRI对于门静脉侵犯、病灶部位、肿瘤大小具有更高的检查优势,值得临床将其作为首选。 廉丽敏 李振强 郭子祺 田茜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肝门部胆管癌 头颅CT血管造影联合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头颅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0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均接受头颅CTA与MRA检查,观察患者入院时的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并记录患者缺血发作后卒中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各影像学方法单独与联合应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的价值。结果经诊断,101例患者在住院治疗1周内发生缺血发作后卒中的患者15例;经CTA、MRA结果显示,住院7 d内发生卒中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率均高于未发生卒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MRA单独与两者联合检查检出的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高于未检出狭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A、MRA单独检查与两者联合检查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的AUC分别为0.875、0.897、0.900,且联合检查的AUC值较单独检查的预测价值高。结论入院时头颅CTA与MRA检查短暂性脑出血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可用于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预测,而联合检查的预测价值更高。 李振强 马明辉 郭子琪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血管造影 头颅CTA联合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后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头颅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出结果,分析头颅CTA与MRA联合用于缺血后卒中预测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全部患者在入院时均接受头颅CTA与MRA检查,观察患者入院时的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参照相关标准,记录患者缺血后卒中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各影像学方法单独与联合检查用于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后卒中的价值。结果101例患者在住院治疗1周内经诊断发生缺血后卒中15例;入院当天,经CTA、MRA结果显示,住院7 d内发生卒中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率均高于未发生卒中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A、MRA单独与联合检出狭窄患者的卒中发生率高于未检出狭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结果显示,CTA、MRA单独联合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后卒中发生的AUC分别为0.875、0.897、0.900,均>0.850,预测价值均理想,且以联合预测的AUC值最高,较单独预测价值高。结论入院时头颅CTA与MRA检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可以用于缺血后卒中风险预测,尤以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李振强 马明辉 郭子琪关键词: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成像在临床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9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给予入选者MSCT肺动脉成像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肺动脉成像及MRI对栓塞部位、间接征象的检出率及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与扫描时间。结果 MS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发生部位总检出率为96. 10%(74/77),高于MRI检出率[87. 01%(67/77)]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及胸腔积液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MSCT肺动脉成像对肺段梗死检出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SCT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等级评分高于MRI,且扫描时间短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MRI检查相较而言,MSCT肺动脉成像可准确判断肺栓塞的发生部位,图像清晰,且扫描时间较短,临床可推广使用。 李振强 马明辉 郭子琪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磁共振成像 CT灌注成像、CT增强检查在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CT增强检查在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共计98例,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CT灌注组(n=52)以及CT增强组(n=46);以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测报告为金标准,分析上述两种检测方案应用于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在CT灌注组确诊的24例低级别患者与28例高级别患者中,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以及脑血容量(CBV)水平在健侧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区,高级别组的CBF与CBV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增强组确诊的21例低级别与25例高级别患者中,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患者的CT增强值在健侧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区,高级别组的CT增强值显著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应用于脑胶质瘤患者诊断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6.15%、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0.5、Kappa值为0.649;CT增强应用于脑胶质瘤患者诊断的灵敏度为52.50%、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58.7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0.24;Kappa值0.224。CT灌注组术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增强组。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提高术前分级诊断的准确性,然而不同级别组的CT灌注与CT增强参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脑胶质瘤恶性病变风险评估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小艳 王梦 王举华 张岩 李振强关键词:脑胶质瘤 CT灌注成像 CT增强检查 一种影像诊断会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诊断会诊装置,涉及影像诊断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柱,所述驱动组件上安装有调节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调节架相对立柱水平移动,所述调节架上竖直固定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上通过阻尼连接组件安装有... 韦华 李东 李振强文献传递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及磁共振成像特征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特点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MRI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主要分析MRI图像发现与手术病理特征的鉴别符合性。结果 25例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检查。T1WI像20例呈低信号,5例呈等信号;T2WI像20例高信号,5例呈混杂高信号;T2FLAIR像18例高信号,7例混杂稍高信号;DWI像21例呈明显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20例明显强化,5例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MRI诊断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李东 焦俊 荆利民 李振强 廉丽敏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MRCP联合CECT对胆道狭窄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联合动态增强CT(CECT)对胆道狭窄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胆道狭窄患者,均接受CECT和MRCP检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MRCP和CECT对胆道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良性胆道狭窄38例,恶性胆道狭窄28例;CECT检查胆道狭窄结果显示真阳性26例,真阴性33例;MRCP检查胆道狭窄结果显示真阳性24例,真阴性31例;CECT诊断恶性胆道狭窄的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86.84%,准确度为89.39%,MRCP诊断恶性胆道狭窄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2.11%,准确度为83.33%(P>0.05);经一致性检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CECT诊断胆道狭窄结果一致性良好,其Kappa值为0.786,95%可信区间为0.546~1.026,MRCP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89,95%可信区间为0.446~0.932。结论:MRCP和CECT对恶性胆道狭窄患者诊断准确率均高,MRCP联合CECT有助于提高胆道狭窄患者诊断准确率。 王建洲 李振强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动态增强CT 胆道狭窄 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