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磊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2篇腰椎滑脱
  • 2篇异体
  • 2篇异体骨
  • 2篇同种异体
  • 2篇同种异体骨
  • 2篇缺损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间孔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胫骨
  • 2篇胫骨近端
  • 2篇微创
  • 2篇螺钉
  • 2篇瞄准器
  • 2篇近端
  • 2篇滑脱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8篇于磊
  • 8篇张迪
  • 8篇李志磊
  • 8篇镐英杰
  • 4篇刘涛
  • 4篇李莹
  • 4篇张岩
  • 1篇李甲振
  • 1篇马草源
  • 1篇刘亚伟
  • 1篇李继锋

传媒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螺钉置入椎间融合:早期腰椎滑脱纠正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腰椎滑脱常规修复方案创伤大、出血多,治疗后易遗留腰背痛。近年来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对于滑脱椎体的复位、融合有了新的认识。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1年随访的腰椎滑脱纠正情况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23例,观察治疗后3个月、1年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了解椎间融合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脱、断裂。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损伤,治疗后1例患者切口感染、抗生素治疗10 d后感染控制,余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3个月及1年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1年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为(65.3±14.8)%,1年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为(58.2±12.0)%。提示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安全可行,不仅能有效的纠正腰椎滑脱畸形、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改善患者症状,还能降低治疗后患者腰背痛的发生率,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镐英杰李志磊于磊张迪刘涛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滑脱QUADRANT通道螺钉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通过与自体骨比较,评价同种异体骨在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34例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例,行病灶彻底清除、灭活、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术,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组(A组)和自体髂骨组(B组)。A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 9~38岁,平均27岁,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B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18~39岁,平均28岁,术中取自体髂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两组术后均支具外固定辅助活动12周。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骨折。所有骨移植X线片上显示理想的愈合形态。疗效评定采用Mankin评定标准,A组:优14例,良3例,优良率100%;B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100%。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骨相比,同种异体骨在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治疗中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值得提倡的移植材料。
镐英杰于磊李志磊张迪张岩李莹李甲振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同种异体骨自体骨
新型同种异体骨在颈椎前路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新型脱细胞同种异体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3例行ACDF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所用植骨材料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22例取自体髂骨移植,B组27例使用新型脱细胞同种异体骨——拜欧金移植,C组24例使用普通同种异体骨——鑫康晨移植。3组患者性别、年龄、颈椎病分型、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摄X线片及CT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计算改善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供骨区疼痛、麻木12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B、C组术后分别出现伤口红肿渗液1例和6例;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2,P=0.00)。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6个月A、B组患者均达骨性融合(100%),C组23例达骨性融合(95.8%),3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P=0.36)。术后6个月3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前及术后6个月3组间比较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JO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9%、88.9%、87.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93)。结论 新型脱细胞同种异体骨用于ACDF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其是否存在慢性排斥反应和延迟排斥反应。
镐英杰张迪李志磊刘涛于磊李莹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颈椎病
经皮椎弓根瞄准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制一种经皮椎弓根瞄准器,用于C型臂X线照射下定位椎弓根进针点,辅助进行经椎弓根的手术操作,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自制经皮椎弓根瞄准器(国家专利号:ZL 2013 2 0055077.X),根据术中C型臂照射下用克氏针通过瞄准器孔的位置定位椎弓根进针点。应用瞄准器对42例(64个椎弓根)进行定位手术,总结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手术时间、C型臂X线照射次数,并与传统的徒手方法 52例(64个椎弓根)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瞄准器组和非瞄准器组穿刺手术时间分别为(13.7±7.8)min和(28.4±16.3)min;应用瞄准器的穿刺优良率为92.2%,应用传统徒手方法的穿刺优良率为57.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经皮椎弓根瞄准器应用方便,能提高经椎弓根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C型臂X线照射次数,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镐英杰于磊李志磊张迪张岩李莹
关键词:椎弓根瞄准器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
自制椎弓根瞄准器引导T1椎体成形术9例报告被引量:3
2014年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自1984年被首次报道[1],现已广泛应用于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4]。该术式一般用于颈椎、腰椎或中下段胸椎[5-6],而上胸椎较少,T1更为罕见。T1椎弓根较细,位于椎体上缘,毗邻肺、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又有肩胛骨的遮挡,透视困难,穿刺难度大,手术风险高,T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一直是骨科手术的难题。
镐英杰于磊李志磊张迪张岩李莹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椎弓根瞄准器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
Luxor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Luxor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Luxor通道下TLIF联合Mantis钉棒系统治疗的32例中重度LS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6-69岁,平均48岁。L4、5滑脱17例,L5、S1滑脱15例。Meyerding分级标准,Ⅱ度18例,Ⅲ度14例。病程8个月-6年,平均3.5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1年摄X线片,测量患者滑脱角、椎间高度,计算滑脱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120-300 mL,平均21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X线片示滑脱复位满意,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植骨均于术后3.8-6.0个月达融合,平均4.0个月。术后1周及1年时患者JOA评分、滑脱角、椎间高度及滑脱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1年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xor通道下TLIF结合Mantis钉棒系统是治疗中重度LSL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镐英杰于磊张岩张迪李志磊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微创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植入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摘除突出髓核联合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以下简称Coflex)植入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_DH)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5年3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摘除突出髓核联合棘突间植入Coflex治疗的52例青年L_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L_4、530例、L_5、S122例。L_(4、5)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34岁,平均25岁;病程6~16个月,平均10个月。L_5、S1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19~32岁,平均25.5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X线片测量病变节段椎体间腹侧高度(ventral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VH)、椎体间背侧高度(dorsal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DH)、椎间孔高度(intervertebral foramen height,IFH)、椎间活动度及其上位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_4、5患者手术时间(89.7±16.5)min、术中出血量(42.7±11.3)mL,L_5、S1患者分别为(94.6±18.2)min、(47.6±13.4)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其中L_(4、5)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L_5、S1患者为12~20个月,平均17个月。末次随访时,L_4、5及L_5、S1患者ODI、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患者均未出现Coflex松动、棘突骨折、关节突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L_4、5及L_5、S1患者病变节段VH、DH、IFH均较术前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节段椎间活动度较术前降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年L_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联合棘突间植入Coflex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但远期疗效仍需要随访观察。
镐英杰刘涛于磊马草源刘亚伟李志磊张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式
成人胫骨近端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成人胫骨近端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是否选用内固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具新鲜成年人下肢标本,其中男性12具,女性9具。将42只胫骨标本制成胫骨平台负重区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A1、A2、A3、B1、B2、B3和C组,每组6只。A1、A2、A3组制成胫骨近端内侧圆形骨缺损,直径分别为10、15、20 mm。B1、B2、B3组制成胫骨近端外侧圆形骨缺损,直径分别为10、15、20 mm。C组胫骨标本不作处理,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行轴向压缩、三点弯曲及扭转力学实验。结果:A1、A2、B1、B2、C组胫骨平台均无塌陷,A3、B3组分别出现1例胫骨平台塌陷。各组中胫骨标本物理特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和B3组的轴向压缩刚度、三点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较C组降低(P<0.05),A3组的轴向压缩刚度、三点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较A2组降低(P<0.05)。结论:成人胫骨近端内侧骨皮质缺损≥15 mm或外侧骨皮质缺损≥20 mm时生物力学性能降低,临床治疗其骨缺损时需要辅助固定材料。
李继锋刘涛张迪李志磊于磊镐英杰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肿瘤骨缺损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