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玉
- 作品数:63 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后对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孕 1 4d大鼠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到成鼠半切洞损伤的脊髓中 ,手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DNF)、神经生长因子 3(NT - 3)、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CNTF)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移植组神经营养因子 1周、2周、4周都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 ,4周时移植组BDNF表达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1 )。结论
- 张强廖维宏王正国伍亚民李应玉
- 关键词:胚胎脊髓移植神经营养因子
-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功能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 2005年
- 目的:观察“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脊髓L4节段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形态学改变情况。方法: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模型组,记录正常组和手术后3个月以上模型组大鼠L4节段背侧角和腹侧角的脊髓单位放电(SCUDs)以及在加入乙酰胆碱(ACh)和皮下电刺激的情况下SCUDs情况。同时对L4脊髓和膀胱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背侧角SCUDs的平均频率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1)。在加入过量ACh(0.1mol/L)和连续电刺激(幅度7.6mA,持续200μs,频率4Hz)的情况下,模型组大鼠L4节段脊髓腹侧角SCUDs均受到抑制终止放电。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的左侧前角(以L4节段为主)可见NY单标的神经元,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吻合门神经根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类血管样结构存存。左侧脊髓L4节段前角组织轻度萎缩,部分前角神经元胞浆皱缩,核深染,少量细胞出现空泡样变,部分细胞核边集。部分侧角中间神经元则形态较好。具有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膀胱壁一侧肌层增厚。结论:人工反射弧建立之后,部分中间神经元由于在功能上的可塑性可能替代部分萎缩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乙酰胆碱可能参与了大鼠人工反射弧中L4脊髓节段腹侧角运动神经元网络的信息反馈过程。
- 刘洋伍亚民刘媛龙在云曾琳李应玉杨恒文
- 关键词:人工反射弧
- 妊14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的发育分化被引量:5
- 1997年
- 在光电镜下观察了E14胎鼠脊髓及其被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后7、15、30、60、120和240天时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E14胎鼠脊髓主要由神经上皮细胞和神经母细胞构成.前者的超微结构特征是胞浆内富含游离核糖体,后者是在游离核糖体的基础上出Golgi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胶质细胞和轴突树突等均处于较原始的分化状态.值入后30天以内.胎鼠脊髓经历了由结构松散到逐渐致密为成熟神经组织的分化过程.其内神经元也经历了核糖体减少、细胞器增多、排列规范、核仁出现等发育分化过程.胶质细胞、轴突、树突和突触等渐具典型特征,同时可见大量新生神经纤维.此后,胎鼠脊髓更具成体脊髓的结构特证.直到术后240天,仍可观察到发育完善的胎鼠脊髓组织.作者认为.由于E14胎鼠脊髓的低分化度.将其移植后不但可以存活.也能继续发育分化,从而在成体脊髓损伤中至少起到了机械修补作用.
- 李兵仓王正国廖维宏刘枚李应玉
-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移植胚胎分化
- 梭形双通道桥接管的研制及其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通过研制新型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建立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理想实验研究模型 ,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方法 利用医用乳胶管制成梭形双通道桥接管 ,桥接管以中轴左右对称 ,垂直长度为 10mm ,管外径 2mm ,内径 1.8mm。用其桥接 6 0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只 ,A组 :空白对照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10 0 μl;C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10 0 μl+2 0ng/ μl神经生长因子 (NGF) 5 μl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10 0 μl+6 0ng/ μl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 5 μl。通过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坐骨神经的再生情况。 结果 桥接管无移位、变形、塌陷及裂开 ,且桥接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轻 ,病理学检查为网状纤维和新生血管 ;术后 4 ,8,12周时 ,A组和B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无显著性差异 ,而C组CNTF侧再生纤维明显优于NGF侧。 结论用新型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
- 李强伍亚民李民刘媛杨恒文李应玉曾琳
- 关键词:坐骨神经缺损神经生长因子组织病理学
- 带血运的组织并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带蒂的大网膜、椎旁肌并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 ,将动物分为胚胎脊髓移植 +大网膜组、胚胎脊髓移植 +椎旁肌组、胚胎脊髓移植组、损伤对照组。移植后 1、2、4、8、12周 ,进行HE、Nissl、嗜银染色、电镜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 ,观察移植物存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结果 提供血运的胚胎脊髓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后 ,移植物逐渐增大 ,充满损伤的洞腔 ,并可在宿主脊髓内继续分化发育 ,与宿主脊髓形成部分纤维和血管联系。结论 带蒂的大网膜和胚胎脊髓组织联合移植能较好地修复损伤的脊髓。
- 张强廖维宏王正国伍亚民陈恒胜李应玉
- 关键词:胚胎脊髓脊髓移植大网膜椎旁肌
- 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功能和超微病理变化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GF)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再吻合后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验证外周神经损伤后的NGF对神经元存活及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10mm处完全切断,将两断端用10-0无损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对称缝合4针,实验分为NGF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后,每日给肌注NGF(5mg/L共20μl)和生理盐水(20μl)。结果诱发电位判断运动电位(MEP)损伤后30d观察,治疗组(5.8±1.7)ms,对照组(17.5±2.4)ms,治疗组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潜伏期缩短(P<0.05,t=43.5)。感觉电位(SEP)损伤后30d观察,治疗组(9.4±2.8)ms,对照组(19.1±2.7)ms,治疗组比对照组潜伏期缩短(P<0.05,t=5.1)。光镜观察髓鞘肿胀变性,炎细胞浸润再生纤维增多。电镜:损伤组脱髓鞘变化轴浆基质变性,线粒体肿胀较重,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理变化程度减轻,但仍有脱髓鞘和结构排列紊乱等变化。结论NGF可促进神经膜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再生提供有效的微环境。
- 杨恒文曾琳刘媛龙在云李应玉伍亚民
-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吻合术生理盐水
- 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00,300,100,50n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μL。术后1个月活杀动物,观察坐骨神经近、远心端,新生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电镜结果显示300和500ng治疗组,新生雪旺细胞及神经纤维较多。单个雪旺细胞内夹有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均匀。其他各组有少许髓鞘样结构。新生神经纤维细小。光镜观察发现:300,500ng治疗组新生神经纤维较成熟,排列整齐。对照组新生的坐骨神经细小,远端有变性改变。结论: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有促进再生作用,用量最好是300~500ng。
- 杨恒文曾琳刘媛李强李应玉陈恒胜龙在云伍亚民
-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再生
- 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损伤脊髓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脊髓 (2 5cmg) ,将实验动物分为 5组 ,A组 :单损伤组 ;B组 :损伤 +NGF组 ;C组 :损伤 +CNTF组 ;D组 :损伤 +NT 3组 ;E组 :损伤 +BDNF组。手术后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 ,应用尼氏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元的大小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元萎缩。图象分析发现其作用为E >D >C >B >A ,E组效果最好 ,可以较好地恢复损伤神经元的形态。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神经营养因子能维持神经元的细胞形态 。
- 张强廖维宏伍亚民陈恒胜李应玉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
- 大鼠胚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光电镜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大鼠胚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光电镜观察李兵仓,廖维宏,刘枚,李应玉一、材料与方法以体重200g左右的Wistar大鼠脊髓为受体,以同种妊14天(E14)的胎鼠脊髓为供体。移植时先半切受体脊髓腰膨大左侧并吸出局部脊髓组织,然后由孕鼠作者单位:6300...
- 李兵仓廖维宏刘枚李应玉
- 关键词:脊髓损伤光电镜
- 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对大鼠损伤脊髓神经元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对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脊髓 (2 5cmg) ,将实验动物分为单损伤组 (A组 ) ,损伤 +上下神经根吻合组 (B组 )。手术后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 ,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 ;应用尼氏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元的大小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 ,可以防止成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元萎缩 ,图像分析发现B组效果较好 ,可以较好地恢复损伤神经元的形态。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能维持神经元的细胞形态 。
- 张强廖维宏王正国伍亚民陈恒胜李应玉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