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外包中的知识共享博弈与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 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来自环境、技术、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许多因素都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 李平
-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知识共享博弈论
- 文献传递
- 解析诺娜·凯勒《慰安妇》中女性的身份丧失与构建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化身份一直是亚裔美国文学中一个热议的话题。《慰安妇》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文化身份由于她们特殊的历史背景、种族和性别而显得特别复杂。本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借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别梳理《慰安妇》中两位女主人公如何在父权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丧失自己的声音,剖析她们身份剥夺背后的真正根源。同时解析和探索她们如何在历史的叙述和现实的和解中寻找文化的根,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
- 李平胡蕊
- 关键词:文化身份历史叙述身份构建
- 在祖辈史诗的书写中寻找华裔身份——解析《中国佬》中的双重文化身份被引量:1
- 2012年
- 运用主题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研究了汤婷婷《中国佬》中对恢复被扭曲的华裔刻板形象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对种族和性别界限的质疑。小说《中国佬》通过改写历史神话传说的叙事方式,颠覆了美国东方主义话语,重塑了中国人在东方主义话语中的形象,旨在寻求美国华裔身份中的美国属性及族裔属性和谐共生的归属感。
- 李平南希
- 关键词:美国华裔东方主义话语身份
- 歪曲抑或创造?——《女勇士》中历史传说的真伪之争被引量:2
- 2010年
- 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一直备受争议,其中一个焦点是围绕小说中的中国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反对者说她篡改传说故事、歪曲中国文化,是为了迎合白人读者的口胃。支持者却说改写神话、传说并非是对中国文化不负责任的歪曲,而是一种古为今用的写作策略,目的是帮助自己在两种文化的边缘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文赞同第二种观点,即改写并不是歪曲,也不是出卖,而是一种新的创造,目的是探讨处在两种文化边缘的华裔女性的身份困境,以及她们寻求文化认同与文化身份构建的努力。
- 李平
- 关键词:历史传说中国文化文化身份
- 从哥特主义视角解析《慰安妇》中女性的创伤和身份构建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尝试从哥特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诺拉·凯勒的作品《慰安妇》,探析女性在殖民主义和父权主义压迫下所承受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以及自我身份的丧失与构建。同时解析作品中的哥特主义元素在展现和应对创伤,以及探求自我身份构建方面的作用。
- 胡蕊李平
- 关键词:哥特小说创伤身份构建
-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强交际环境与弱交际环境被引量:4
- 2009年
- 强交际环境;弱交际环境;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取向摘要:比较了两种交际模式的差异,并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两种不同的文化如何孕育出两种不同的交际风格。掌握不同文化下的交际风格的差异能够帮助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减少误会,促进沟通。
- 李平
- 文化身份的书写——《孙行者》中阿辛的人物分析
- 2012年
- 在强大的种族主义之下,华裔的双重身份面临着危机和困惑,华裔作家要做的自然首先是改变美国文化和媒体中的华人负面形象,重建华裔的文化身份。《孙行者》是当今美国文坛声誉正隆的女作家汤亭亭的重要作品。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惠特曼.阿辛在主流话语中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和生活奇遇,通过塑造这个独立忠诚、有胆有谋的华人新形象,从而颠覆了主流社会眼中华人的刻板印象,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为华裔寻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位置,从而重新书写了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
- 李平
- 关键词:刻板印象文化身份
- 《女勇士》:美国华裔的文化边际身份之困
- 2012年
-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大获成功而又备受争议的自传体小说。作者打破时空顺序,在小说中加入了改编和再造的中国历史传说、典故、歌谣,目的在于说古论今。改编过的中国历史故事不仅影射出作者在美国的文化边际身份之困境,也反映出华裔美国人在重建自己文化身份及与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斗争的历程。
- 李平祁艳红原一川
- 关键词:《女勇士》华裔美国人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