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75 被引量:34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肝炎
  • 20篇病毒
  • 19篇乙型
  • 18篇肝炎病毒
  • 17篇乙型肝炎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疗效
  • 8篇疗效观察
  • 8篇慢性
  • 8篇HBV
  • 7篇细胞
  • 7篇基因
  • 7篇核苷
  • 6篇耐药
  • 6篇丙型
  • 6篇丙型肝炎
  • 5篇饮片
  • 5篇中药
  • 4篇药物
  • 4篇指纹

机构

  • 32篇解放军第81...
  • 2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广州市恺泰生...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南京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北京昭衍新药...

作者

  • 75篇李平
  • 28篇汪茂荣
  • 18篇杨志国
  • 18篇张馨
  • 10篇许家璋
  • 9篇高蕾
  • 7篇陆兔林
  • 7篇毛春芹
  • 7篇熊熙
  • 6篇常静霞
  • 5篇盛云峰
  • 5篇谢琴秀
  • 5篇于乐成
  • 4篇季德
  • 4篇王春根
  • 4篇阎玺庆
  • 4篇郑文凯
  • 4篇郝敏
  • 3篇徐静
  • 3篇张玥

传媒

  • 7篇实用肝脏病杂...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江苏医药
  • 4篇肝脏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优化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处方
2012年
目的:优化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甘露醇含量(A)、人血白蛋白含量(B)和pH值(C)为因素,活性、水分和外观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处方,制备3批优化处方制剂并测定其活性、水分、pH值等。结果:优化处方为A4%、B0.5%、C7.4;3批制剂冻干后活性约为8400、8111、8511u.μg-1,水分<3%,pH值约为7.35~7.42,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批间比较P>0.05)。结论:以优化处方制备的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活性较高,工艺重现性好。
李平叶英传汤俊荣李水生张宜俊王翠玲陈志良
关键词:处方正交试验活性
筛查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全长约9.6 kb,开放读框区编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献血者中进行HCV筛查是防控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检测HCV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抗HCV抗体检测、HCV抗原检测、HC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胶体金法快速检测、HCV分子核酸检测等。抗体检测应用最早,但窗口期较长;抗原检测能缩短窗口期,敏感性高,但易受到体内因素的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一些快速检测方法不需要任何设备,且简便易行,但其敏感性较差。分子检测使用的HCV RNA扩增技术(NAT)是目前最敏感的检测技术,能大大缩短窗口期,但其检测成本较为昂贵。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血液中心采用至少两种不同试剂检测抗HCV以进行血液的安全筛查。
张佳娟李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输血后肝炎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载量结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李平许家璋杨志国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病毒载量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病毒复制
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预后等方面的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重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者32例,其中好转者12例,恶化者20例;非重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18例,全部好转出院。HAV相关者5例,全部好转;HBV相关者36例,好转25例,恶化11例;HEV相关9例,全部恶化,其中6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重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预后明显差于非重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HEV相关感染合并急性胰腺炎预后亦差于HAV及HBV相关感染合并急性胰腺炎。
邵珺何长伦于乐成汪茂荣李平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急性胰腺炎预后
HBV逆转录酶区181位点变异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核苷类药物的广泛使用,HBV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位于HBV逆转录酶区rt181位点是一个特殊的变异位点,其变异后不仅对大部分核苷类药物耐药,而且对病毒的复制、蛋白分泌等都有影响,甚至还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重点介绍了HBV rt181变异的发生机制、变异的表现、生物学特点和变异对策等,以加深对其认识。
李平汪茂荣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交叉耐药核苷(酸)类药物
49例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病理分析的启示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和病理分析进一步阐明重视急、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肝功能检测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同时调查患者是如何发现慢性丙型肝炎的及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在急性期因有症状被及时发现者占6.1%(3/49),病程中因有肝炎相关症状及时检查得以发现者有30.6%(15/49),因体检或其他医疗相关因素偶尔知道者占了大部分,其比例达63.3%(31/49);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轻微,大多仅有轻-中度血清转氨酶的增高,49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轻度38例,中度11例;15例患者接受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慢性轻度11例、中度4例。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很少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黄疸,但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为使丙型肝炎得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建议:有感染HCV可能的高危人群在体检项目中应增加抗HCV;曾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应定期检查HCV相关标志物(抗HCV及HCVRNA);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或滥用毒品等人群也应定期监测HCV相关标志物;对HCV感染者应及时治疗。
杨志国许家璋李平韩振红郭银燕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理
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肝癌细胞Hep G2凋亡的作用。方法 Hoechst33342/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经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的Hep G2细胞凋亡后细胞及细胞核的形态变化;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晚期凋亡形成的"DNA梯带"。结果随着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浓度的增加,Hep G2细胞生长被抑制,凋亡细胞增多。同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的数量增多;30μg/ml的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明显的"DNA梯带"。随着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剂量的提高,DNA梯带更加明显。结论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诱导Hep G2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和时间依存性。
熊熙张馨李平汪茂荣
关键词:南蛇藤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
基于PIVKA-Ⅱ、AFP和AFP-L3不同组合模式的肝细胞癌筛查策略探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PIVKA-Ⅱ、AFP和AFP异质体(AFP-L3)的优化组合对肝细胞癌(HCC)筛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肝病中心118例HCC患者和76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血清,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AFP-L3水平。比较各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对HCC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PIVKA-Ⅱ、AFP及AFP-L3筛查HCC的效能,计算敏感度及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HCC组PIVKA-Ⅱ、AF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组(Z值分别为7.80、3.80,P值均<0.001)。HCC组中PIVKA-Ⅱ、AFP、AFP-L3阳性比例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χ^2值分别为153.36、83.97、168.82,P值均<0.001)。PIVKA-Ⅱ和AFP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6%vs 67.8%,χ^2=0.02,P>0.05),但在肝炎肝硬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vs 51.3%,χ^2=23.37,P<0.001)。PIVKA-Ⅱ和AFP-L3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6%vs 35.6%,χ^2=25.83,P<0.001),但在肝炎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5%vs 9.2%,χ^2=1.01,P>0.05)。AFP和AFP-L3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vs 35.6%,χ^2=24.50,P<0.001),在肝炎肝硬化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51.3%vs 9.2%,χ^2=31.92,P<0.001)。PIVKA-Ⅱ筛查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显著高于AFP的0.662 (P<0.01)和AFP-L3的0.656(P<0.01)。以PIVKA-Ⅱ> 40 m AU/ml、AFP> 10 ng/ml和AFP-L3> 10%作为各自提示HCC可能的阳性界值,在ROC曲线中,PIVKA-Ⅱ和AFP的敏感度均为67.8%,高于AFP-L3的55%。PIVKA-Ⅱ的特异度为85.5%,高于AFP的48.7%和AFP-L3的60%。PIVKA-Ⅱ、AFP和AFP-L3均阳性时,对HCC的筛查敏感度仅为29.7%,但特异度提高至98.7%。PIVKA-Ⅱ+AFP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55.9%,特异度为90.8%。PIVKA-Ⅱ+AFP-L3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30.5%,特异度为98.7%;AFP+AFP-L3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34.7%,特异度为93.4%。结论�
谢芳于乐成薛珠李平盛云峰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
我国东部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调查2010—2014年我国东部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4年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0—2014年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患者252例,其中第一季度140例,第二季度57例,第三季度29例,第四季度26例;男性198例,女性54例;〈20岁者3例,20~39岁者28例,40~59岁者131例,≥60岁者90例;72例合并有肝病基础,其中慢性HBV感染者45例。20例死亡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3例;≥60岁患者14例。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死亡率为3.4%(6/175),有肝病基础患者的死亡率为17.7%(14/79),P〈0.05。20~39岁、40~59岁、≥60岁例群的病死率分别为3.6%、3.8%、25.6%,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合并有慢性肝病基础的人群病死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耿家宝王敏刘倩楠董源徐静李平谢芳盛云峰郑文凯汪茂荣
关键词: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病死率
肿瘤直径及平扫CT值在肾上腺占位良恶性判定中的价值评估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直径和平扫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肾上腺占位的病理特征分布,并分析肿瘤直径及平扫CT值在肾上腺占位肿瘤良恶性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至南京鼓楼医院就诊并行肾上腺占位切除术的1367例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直径与平扫CT值将占位分为4组,分别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直径和平扫CT值与恶性肾上腺占位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者在肾上腺占位肿瘤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随着肿瘤直径或平扫CT值的增加而升高。校正年龄、性别后,肿瘤直径(OR=1.624,95%CI 1.464~1.803,P<0.001)和平扫CT值(OR=1.108,95%CI 1.079~1.138,P<0.001)是恶性肾上腺占位的预测因素。肿瘤直径和平扫CT值诊断肾上腺恶性占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和0.892,最佳切点分别为>3.4 cm和>30 HU时,灵敏度分别为75.5%和83.7%,特异度分别为80.5%和84.4%。肿瘤直径(>3.4 cm)联合平扫CT值(>20 HU)诊断恶性肾上腺占位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0.1%。结论肿瘤直径及平扫CT值在肾上腺良恶性占位的评估中有重要价值。肿瘤直径(>3.4 cm)联合平扫CT值(>20 HU)具有最佳的诊断效率,该联合指标的临床应用在有效诊断恶性肾上腺占位的同时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或手术。
李梦莲张子为刘梦思曾阳杰田朝阳杨帆李平
关键词:肾上腺意外瘤肿瘤直径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