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瑞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ic,ERCP)患者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9例ASAI~Ⅲ级、年龄70~89岁拟在清醒镇静下实施ERCP的患者,首先以0.2μg/(kg·nlin)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5rain,手术开始后减为0.15μg(kg·min),未复合其他麻醉药物。观察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开始后5min(T1)、和10min(T3)以及术毕(rr4)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相比较,患者在T2时的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在T1、T2、T3、T4时升高显著,SpO2值T4时降低明显,BIS值彳FT1、T2、T3和T4时均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操作过程中5例患者血氧饱和度降至90%以下,无1例需要面罩辅助通气或气管插管发生。插入十二指肠镜时发生恶心5例,取石操作中引起轻微疼痛但能忍受的6例,疼痛评分小于3分。8例对镜干入口和取石操作无记忆,19例对镜干入口有记忆,62例对镜干入口和取石操作都存在记忆。术毕取出镜干时9例处于睡眠状态,其他患者均清醒;术后恶心、呕吐的25例,操作者满意度评分为97.1±2.8。结论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高龄ERCP患者清醒镇静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好。
- 索利斌刘鲲鹏李成辉张金华李少伟李昭陆承李卫霞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高龄患者
- 再议围术期容量管理
- 2011年
- 背景围术期液体治疗一直是一个广受争论的临床难题。尽管有较多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观察,但围术期最佳补液方案仍是临床上悬而未决的难题之一。目的总结目前液体治疗相关的证据,分析不同液体治疗方案对术后预后的影响。内容在围术期应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的相关情况,采取目标导向性补液方案,而不是根据固定的补液公式来制定治疗方案。输注的液体种类取决于需要补充的特定生理间隙和不同溶液的药代学特性。趋向未来研究的关注点在于特定手术患者的具体液体治疗方式,液体给予时机以及诊断容量不足和指导液体治疗的监测方法的改进。
- 李卫霞刘鲲鹏李成辉
- 关键词:晶体液胶体液手术
- 单纯输注瑞芬太尼及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清醒镇静的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常导致各种不良刺激,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断操作,甚至拒绝再次诊疗,在老年患者还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的意外,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满足临床需要。
- 索利斌李成辉张金华李昭陆承李卫霞袁玉静刘鲲鹏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瑞芬太尼咪唑安定清醒镇静老年患者
- 1例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并发气体栓塞的急救护理被引量:4
- 2016年
-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外交感神经系统发生的肿瘤,随着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技术及护理配合的不断积累,以及麻醉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临床多将腹腔镜技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但腹腔镜技术也随之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心脑血管意外、气肿、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空气栓塞等。其中气体栓塞是围术期紧急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常较为突然,病情凶险,救治不及时易危及生命。
- 张颖王娟庞浩欣赵诗斌李卫霞
- 关键词:气体栓塞肾上腺外麻醉技术嗜铬细胞瘤空气栓塞心脑血管意外
- 术中单肺通气期间吸入一氧化氮对患者氧合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开胸手术患者侧卧位单肺通气(OLV)期间持续吸入一氧化氮(iNO)对氧合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全身麻醉下侧卧位OLV的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NO组20例,OLV期间吸入100%氧气同时持续吸入20ppm NO;对照组20例,仅吸入100%氧气。常规静脉全身麻醉,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实现OLV。在入手术室尚未吸氧时(T1)、摆放侧卧位后双肺通气(TLV)20min后(T2)、OLV 15min后(T3)、OLV 30min后(T4)、OLV结束时(T5)抽取桡动脉血1ml。于T2~T5取中心静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在T2、T4、T5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IL-8和IL-10的浓度。结果:2组患者OLV期间T3~T5与T2相比,Qs/Qt均显著增高,PaO2均显著降低。T4时NO组Qs/Qt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IL-10水平在T4、T5 NO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OLV期间iNO可以减少OLV初期的肺内分流并改善氧合,对OLV期间肺损伤相关全身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 李卫霞李成辉刘鲲鹏李昭赵晶
- 关键词:单肺通气一氧化氮氧合肺内分流率炎性反应
-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糖波动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嗜铬细胞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位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瘤。作为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大量合成并分泌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最常见症状为高血压,同时伴或不伴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1,2]。另外,20%~50%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可出现糖耐量异常或诊断为糖尿病[3]。
- 李昊李卫霞李卫霞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副神经节瘤血糖波动围术期
- 全身麻醉单肺通气期间氧合状况、肺内分流率和炎性反应的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胸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下侧卧位单肺通气(OLV)期间氧合状况、肺内分流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9~81岁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侧卧位OLV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常规全身麻醉诱导.于麻醉诱导前平卧位吸空气时(T1),侧卧位后双肺通气(TLV)20min (T2)、OLV后15min(T3)、OLV后30min (T4)、OLV结束时(T5)和保持侧卧位恢复TLV后15min(T6)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在T2、T3、T4和T5分别抽取桡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0.5ml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在T2、T4、T5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IL-8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T1相比,T2~T5时SpO2降低,T4时显著下降(P<0.05),T6时SpO2显著高于T2.与T2相比,T3~T5的PaO2显著降低,T5时PaO2显著高于T3和T4;与T2相比,T3、T4的Qs/Qt显著增加,T5时显著低于T3和T4.无一例患者出现SpO2<90%、临时改双肺通气、或通气侧肺加用PEEP等情况.与T2相比,OLV结束时IL-6、IL-10显著升高,且升高水平与OLV时间正相关.结论:随着OLV时间延长,患者氧合状况和肺内分流率会逐渐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 李卫霞刘鲲鹏李昭宋洁曹妍婷王稳刘德若郭永庆李成辉
- 关键词:单肺通气氧合肺内分流率炎性反应
- 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唤醒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对比观察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唤醒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年龄19~66岁拟在经口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择期手术的胸外科患者,分别为常规全身麻醉诱导下直接喉镜双腔气管插管组(T组,20例)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复合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组(E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二重指数(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的变化,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BP和RPP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与麻醉诱导后相比较,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BP、HR和RPP明显升高。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气管插管后E组患者BP明显降低,T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约1 min。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HR均明显升高,T组患者HR增快持续约4 min,E组患者HR增快持续约1 min。与E组相比较,观察期内气管插管后T组SBP、DBP、MAP、HR和RPP均明显升高。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的BIS值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比较,观察期T组SBP大于基础值30%和RPP大于22 000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且E组中未见SBP大于基础值30%和RPP大于22 000的患者。结论:在双腔气管插管期间,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可明显减轻插管导致的剧烈血流动力学变化,但对唤醒反应无影响。
- 刘鲲鹏王宝宁申琰琰李卫霞李卫霞李昭
- 关键词:利多卡因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期
- 糖尿病对大鼠胫骨前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鼠胫骨前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2周组(D2组)、糖尿病4周组(D4组)和糖尿病8周组(D8组),每组12只。取大鼠胫骨前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ε-nAChR、γ-nAChR及α7-nAChR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ε-nAChR、γ-nAChR及α7-nAChR mRNA表达量。采用I^(125)-α-银环蛇毒素对运动终板nAChR进行放射性标记,根据放射性强度值计算运动终板nAChR的数目、密度和终板面积(ESA)。检测罗库溴铵预处理的胫骨前肌运动终板,记录运动终板nAChR与罗库溴铵浓度为2.5、5.0、7.5、10.0μg/ml时的结合力。结果与NC组比较,D2组γ-nAchR和α7-nAchR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ESA明显增大(P<0.05);D4组γ-nAchR、α7-nAchR蛋白含量明显升高,ε-nAchRh、γ-nAchR和α7-nAchR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ESA明显增大,罗库溴铵浓度为2.5、5.0μg/ml时nAChR与罗库溴铵结合力均明显降低(P<0.05);D8组ε-nAchR、γ-nAchR、α7-nAchR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胫骨前肌运动终板nAChR数目明显增多、密度明显增大、ESA明显增大,罗库溴铵浓度为2.5、5.0、7.5、10.0μg/ml时nAChR与罗库溴铵结合力均明显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4组ε-nAchR和γ-nAch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ε-nAchR和α7-nAchR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nAChR数目明显增多、ESA明显增大,罗库溴铵浓度为5.0μg/ml时nAChR与罗库溴铵结合力均明显降低(P<0.05);D8组ε-nAchR、γ-nAchR、α7-nAchR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nAChR数目明显增多、密度明显增大、ESA明显增大,罗库溴铵浓度为2.5、5.0、7.5、10.0μg/ml时nAChR与罗库溴铵结合力均明显降低(P<0.05)。与D4组比较,D8组ε-nAch、γ-nAchR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nAChR数目明显增多、密度明显增大,罗库溴铵浓度为7.5μg/ml时nAChR与�
- 刘孝文宫瑞松李卫霞赵晶
- 关键词:糖尿病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运动终板罗库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