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ISM
  • 2篇层级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实施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研究生培养机...
  • 1篇研究生培养机...
  • 1篇招生
  • 1篇统筹
  • 1篇统筹推进
  • 1篇培养机制改革
  • 1篇评价指标
  • 1篇终身
  • 1篇终身学习
  • 1篇路线图
  • 1篇教育
  • 1篇课程
  • 1篇课程体系
  • 1篇课程体系建设

机构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李勇
  • 3篇何海燕
  • 2篇刘瑞儒
  • 2篇翟昊
  • 1篇李芳

传媒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成人教育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国内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被引量:13
2017年
分析国内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以问题为导向,从招生制度、培养体系、质量保障、国际交流等方面,探讨国内一流大学如何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重要支撑。
李勇何海燕李芳
关键词:教育招生
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结构分析及启示被引量:10
2017年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教界热议的中心议题。何谓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以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四个一流大学评价机构采用的考核指标为依据;梳理出主要考核指标(因素),通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29个一流大学评价指标进行解构分析,得到了6层递阶模型,通过分析这一模型,得出了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多级递阶层级结构模型;进而分析得到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内在逻辑关系,最后依据该结构图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建议。
刘瑞儒何海燕李勇翟昊
加强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 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论述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及与培养机制改革的关系,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为例,对如何加强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探讨,认为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优化体系结构,加强数理基础,体现学科特色,实施分类培养。
李勇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国外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2年
文章分析了国内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经验,并以日本、美国、欧盟等为例,阐述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成功做法,探讨了其对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启示。
李勇
关键词:终身学习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实施路线图——基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被引量:24
2016年
"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是一流学科建设。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以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一流学科评价考核指标为指南。本文通过梳理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五个学科评价机构采用的考核评价指标(21个),采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法对这21个评价指标进行矩阵运算,得到指标所处的递阶层级表(6层)。通过对该层级表进行分析,获得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多级递阶层级结构模型;进而依据该模型构建出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实施路线图;据此图并结合我国学科发展特点,提出推进我国一流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瑞儒何海燕李勇翟昊
关键词:路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