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侠

作品数:29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菌根
  • 13篇菌根真菌
  • 13篇丛枝菌根
  • 12篇丛枝菌根真菌
  • 7篇土壤
  • 6篇微生物
  • 5篇植物
  • 4篇氮素
  • 4篇玉米
  • 3篇土壤理化
  • 3篇土壤理化性
  • 3篇土壤理化性质
  • 3篇群落
  • 3篇理化性质
  • 3篇教学
  • 2篇氮素吸收
  • 2篇氮形态
  • 2篇氧化亚氮排放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机构

  • 25篇山西大同大学
  • 18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太原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生态与...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9篇李侠
  • 7篇张俊伶
  • 4篇张永芳
  • 3篇韩志平
  • 3篇苏世鸣
  • 2篇甄莉娜
  • 2篇张巽
  • 2篇杨改强
  • 2篇王润梅
  • 2篇霍丽娟
  • 1篇张海霞
  • 1篇杨俊霞
  • 1篇周凤
  • 1篇于肯明
  • 1篇张英俊
  • 1篇刘建霞
  • 1篇张东旭
  • 1篇王明明
  • 1篇郭少青
  • 1篇李利

传媒

  • 3篇土壤通报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安徽化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Agricu...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真菌调控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自Haber-Bosch反应以来,氮肥的生产和施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然而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利用率低,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氮沉降、硝态氮淋洗以及N_(2)O排放等。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氮素循环,固氮微生物、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分别在土壤固氮、铵态氮转化和硝态氮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类共生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最新的研究表明,AMF显著影响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以及N_(2)O排放过程。本文重点阐述了菌根真菌对N_(2)O排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菌根真菌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N_(2)O减排:(I)影响氨氧化微生物活性,降低了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_(2)O;(II)菌丝分泌物缓解了N2O还原酶在电子竞争中的劣势,促进完全反硝化过程(N_(2)O→N_(2));(III)促进宿主植物吸收土壤氮素,降低氮素有效性,并减少N_(2)O排放。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强化土著菌根真菌实现N_(2)O减排,为应用菌根真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调控土壤N2O排放和氮循环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何广李侠赵若桐张俊伶
关键词:氮素丛枝菌根真菌硝化反硝化
AM菌丝在2种培养基质中的生长状况比较
2018年
菌丝是丛枝菌根吸收传递养分的主要部分,传统采用玻璃珠培养收集菌丝法,虽然可以收集到纯净的AM菌丝,但收集到的菌丝量较少。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单用玻璃珠(对照)或以玻璃珠(2 mm)与沙子(0.25~1.00mm)混合作为培养基质,分别接种Glomus mosseae或Glomus intraradics进行AM菌丝收集。结果表明,接种G.mosseae的植株根系侵染率显著低于G.intraradics处理,而收集到的G.mosseae根外菌丝量却显著高于G.intraradics。玻璃珠和沙子混合培养基质收集到的G.mosseae根外菌丝干重可达24.4 mg/kg,约为玻璃珠基质的4.7倍。
李侠李侠戎婷婷白静韩志平
关键词:菌丝玻璃珠沙子丛枝菌根真菌
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应用。为解决减少N<Sub>2</Sub>O排放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反硝化细菌经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
张俊伶赵若桐李侠李丹丹贝水宽
丛枝菌根真菌对氮素的吸收作用和机制被引量:17
2008年
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共生,它可以吸收铵态氮、硝态氮、一些氨基酸和一些复杂的有机氮素,吸收的氮素在根外菌丝中转化成精氨酸,并以这种形式运输到根内菌丝,在根内菌丝和根细胞界面,精氨酸再进一步转化为NH4+后转移到宿主植物体,参与植物氮素代谢,而转移的氮量及对宿主植物氮营养的贡献与宿主植物、真菌以及基质养分和水分条件有关.
李侠张俊伶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氮素吸收丛枝菌根
一种用于植物修复的土壤原位淋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植物修复的土壤原位淋洗装置,包括淋洗筒,淋洗筒上设有上盖,上盖分为左右两半,二者之间通过磁铁连接,上盖顶部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渗水孔,中心设有植物栽培孔,淋洗筒内部套设有第一放置筒,第一放置筒内部套...
李侠
文献传递
丛枝菌根根外菌丝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能力被引量:39
2007年
本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Glomus mosseae和Glomus intraradices为接种剂,采用空气隔板分室-半液培系统,在植株收获前48h向菌丝室供应15^N标记的不同形态氮素,探讨丛枝菌根根外菌丝吸收传递不同形态氮素的能力。结果表明,丛枝菌根根外菌丝吸收传递15^N能力因菌种和氮素形态而异。丛枝菌根真菌G.intraradices吸收传递15^N的能力高于G.mossea,根外菌丝吸收传递不同形态15^N的能力为15^NH4^+N-Gln〉15^N-Gly〉15^NO3^-。根外菌丝吸收传递的15^N对植株氮营养的贡献仅为0.004%~0.032%.
李侠张俊伶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氮形态玉米
一种研究菌丝际氮循环微生物氧化亚氮排放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究菌丝际氮循环微生物氧化亚氮排放的装置,实验箱体通过固定隔板将其内部空间分为根室和菌丝室,在固定隔板上设有粘接第一尼龙网的窗口,在菌丝室内放置有密封瓶,在密封瓶的侧壁上设有粘接第二尼龙网的窗口,而且...
李侠张俊伶赵若桐贝水宽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指标与植物促生效应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为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生长特性与功能(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相关性。采用分室根箱装置,以玉米(Zea may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宿主植物,选取7种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近明球囊霉C.claroideum、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黏屑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 spurca,以不接种为对照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菌根侵染率、根外菌丝密度、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磷/锌吸收量、植物根系AMF gDNA丰度以及玉米根系ZmPht1;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F.mosseae、R.intraradices、G.versiforme、C.etunicatum的玉米和紫花苜蓿根系侵染率及根外菌丝密度较高,对植株生长和磷、锌吸收均表现为正效应;C.claroideum、A.scrobiculata、D.spurca根系侵染率和根外菌丝密度较低,C.claroideum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磷吸收表现为促进效应,而对玉米表现出抑制效应,后两者对植株生长和磷、锌吸收无显著效应或抑制作用;AMF的生长指标(菌根侵染率和根外菌丝密度)与菌根生长效应以及磷、锌吸收效应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根系AMF总侵染率对玉米菌根生长效应、磷/锌吸收效应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9.0%,77.6%和74.1%;菌丝侵染率对紫花苜蓿菌根生长效应、磷/锌吸收效应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6.5%,72.6%和74.0%;此外,仅紫花苜蓿根系AMF gDNA丰度与根系总侵染率显著正相关,玉米根系ZmPht1;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菌根磷吸收效应显著正相关。综上,AMF的侵染指标显著影响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效应,AMF gDNA丰度可作为表示AMF生长的指标,但因植物而异,玉米根系ZmPht1;6的相对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MF吸磷能力。
李侠李侠张俊伶张俊伶王幼珊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
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及其垂直分布特征,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林地、作物旱地和菜园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培养,并统计其数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菜园、作物旱地,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为林地>菜园>作物旱地;放线菌数量表现为林地>菜园≈作物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均是细菌数量最多,占可培养微生物总数量的70%以上;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相近,约占可培养微生物总数量的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尤其是真菌数量的下降较为明显;林地、菜园和作物旱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层化比率在2~2.5之间,土壤质量基本良好。
李侠李侠杜世杰叶诚诚白静王润梅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层深度微生物垂直分布特征
低磷土壤接种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对大田玉米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与多数陆生植物共生,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尤其是磷。解磷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SB)可以活化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本研究采用苯菌灵对田间低磷土壤中土著AM真菌进行灭菌,并接种外源AM真菌(Glomusversiforme,G.v)和PSB(Pseudomonassp.),研究AM真菌和PSB接种对不同生育期玉米生长、磷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苯菌灵能够有效地抑制土著AM真菌对玉米根系的侵染,未施用苯菌灵处理中土著AM真菌促进了玉米前期和收获期的生长,提高了玉米吸磷量;接种Pseudomonas sp.促进了玉米六叶期根系的生长;接种外源AM真菌G.v促进了玉米六叶期和收获期地上部的生长,但降低了玉米产量。双接种Pseudomonas sp.和G.v对玉米生长、吸磷量和产量未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李腾腾傅智峰李侠
关键词:解磷细菌玉米含磷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