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连海
- 作品数:38 被引量:2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重点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天舒胶囊对脑梗死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治疗;观察组加服天舒胶囊。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天舒胶囊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结论:天舒胶囊对防治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 朱连海丁莉董政协朱向阳
- 关键词:脑梗死天舒胶囊血液流变性甲襞微循环
- 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对于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入院时及入院24 h对86例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头颅CT,根据有无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早期血肿扩大组及血肿稳定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根据有无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早期血肿扩大组22例及血肿稳定组64例。早期血肿扩大组[(52.75±27.59)mg/L]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血肿稳定组[(19.69±11.56)mg/L](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与早期血肿扩大呈正相关(r=0.544,P〈0.01)。早期血肿扩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95%CI:0.752-0.968,P〈0.0001)。Youden指数显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58%,hs-CRP16.65 mg/L为最佳。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可以预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16.65 mg/L为最佳,且敏感性较高。
- 李新玲黄怀宇朱连海朱向阳陆珍辉汪志峰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
- 急性和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误诊原因分析
- 2006年
- 董政协朱向阳朱连海
- 关键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误诊原因分析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症状CIDP误诊误治
-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疗效.方法:对40例合并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加以普拉克索,一组加以氟西汀.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分别在治疗前、7天、30天和60天对所有患者评分...
- 朱连海黄怀宇
- 甘松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行为学表现及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甘松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的疗效。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和4个青霉素致痼模型组,即单纯模型组(Ⅱ组)、用甘松预处理组(Ⅲ组)、用丙戊酸钠预处理组(Ⅳ组)和用甘松合并丙戊酸钠预处理组(Ⅴ组)。甘松预处理组灌服甘松62.5mg/(kg·d),丙戊酸钠预处理组灌服丙戊酸钠0.64mg/(kg·d),甘松合并丙戊酸钠预处理组灌胃剂量为甘松62.5mg/(kg·d)加丙戊酸钠o.32nag/(kg·d),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大鼠每天灌胃一次,连续14d。灌胃第14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腹腔注射青霉素500万U/kg诱导大鼠急性癫痫发作,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及脑电图变化。结果:与单纯模型组比较,甘松预处理组、丙戊酸钠预处理组、甘松合并丙戊酸钠预处理组可延长癫痫大鼠惊厥发作潜伏期,明显减轻大鼠痫性发作程度,改善大鼠大脑皮层脑电图,其中以甘松合并丙戊酸钠预处理组最为明显。结论:甘松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具有一定的抗癫痫作用,与丙戊酸钠联用有协同作用。
- 丁莉李新玲邵良朱连海
- 关键词:癫痫青霉素癫痫模型
- 一种老年痴呆患者记忆力训练用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年痴呆患者记忆力训练用具,包括底座,底座顶端面的前端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展示框,展示框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内嵌腔,且展示框的前侧壁上嵌设有透明板;展示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防护筒,防护筒内均...
- 朱向阳朱连海沈海林
- 文献传递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24 h内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24 h内发生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unexplained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Unexplained END)后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后24 h内发生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进行干预分为应用替罗非班干预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2组患者在干预后第24 h、第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于出院后第90 d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mRS评分较出院时>2分为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住院期间评估所有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出院后90 d是否存在死亡病例。结果共纳入73例经静脉溶栓后发生不明原因EN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53(72.6%)例,女20(27.4%)例,平均年龄(63.33±4.53)岁,治疗组31(42.5%)例,对照组42(57.5%)例。治疗组在干预后的第24 h和第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后90 d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2例出血转化,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出现的END及时应用替罗非班进行干预安全有效。
- 曹志勇丁妹朱连海李新玲汪涵朱向阳
-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替罗非班
- 氯沙坦对实验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清ICAM-1、VCAM-1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雄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治疗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组喂以高脂饲料,治疗组为高脂饲料加用氯沙坦25mg/(kg.d)。分别于实验开始前、开始后第4、8、12周清晨空腹取各组实验动物耳中央静脉血0.5ml,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空腹状态下ICAM-1、VCAM-1。于第12周末放血法处死全部动物。将两侧颈动脉取出,苏丹Ⅲ染色测主动脉斑块面积,HE染色观察。结果:实验后不同时间点各组间ICAM-1、VCAM-1水平的比较显示,高脂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均较高脂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斑块面积治疗组明显<高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分析,高脂组内膜明显增厚,治疗组较高脂组减轻。结论:氯沙坦明显抑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产生并能显著降低黏附分子的表达。
- 朱连海黄怀宇顾承志
- 关键词:氯沙坦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达比加群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信号的干预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信号(micro embolic signals,MES)的影响。方法选择MES阳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达比加群酯,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d检测MES。结果与对照组治疗7d和14d比较,治疗组微栓子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MES阳性例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分别为28例和21例,治疗组ME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72.4%vs 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MES阳性例数分别为27例和13例,治疗组MES阳性率仍低于对照组(44.8%vs 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4d与治疗7dMES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14d与治疗7dME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指标异常。结论达比加群酯能显著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ES。
- 朱连海黄怀宇顾承志李新玲汪芳
- 关键词:卒中抗凝药血小板计数血栓形成
- 脑梗死急性期高压氧治疗对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高压氧治疗对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本院2017年1-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成2组,治疗组于住院期间除常规脑梗死治疗外并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入院时行NIHSS评分、MoCA评分.随访6个月,剔除再发脑梗死、死亡、失访病例4例,共纳入研究90例,每组45例,再次行NIHSS评分、MoCA评分,并行mRS评分.2组一般资料及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 2组一般资料及入院时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后6个月治疗组NIHSS洋分、转归良好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6.7%vs 48.9%,P<0.05)、病后6个月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1.52 vs26.2 ±1.95,P<0.05).高压氧治疗组患者脑梗死6个月后视空间/执行功能与记忆力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4(4,5)vs 4(4,4),P<0.05;4(4,4)vs 4(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年限(OR=0.711,95% CI0.556 ~0.910,P=0.007)、同型半胱氨酸(OR=1.271,95% CI1.015 ~ 1.591,P=0.037)及脑白质疏松(OR=2.854,95% CI 1.327 ~6.147,P=0.007)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并非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高压氧治疗对病后6个月的转归影响不大,但能显著降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提高视空间/执行功能与记忆力.
- 陆珍辉李新玲丁莉丁妹李嘉朱连海
- 关键词:高压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