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玉伟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写作
  • 2篇学术
  • 2篇学术成果
  • 2篇语体
  • 2篇支援
  • 2篇知识
  • 2篇知识来源
  • 2篇散文
  • 2篇写景
  • 2篇写景散文
  • 2篇写作教学
  • 2篇开掘
  • 2篇教学
  • 1篇独一无二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语体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思维
  • 1篇意向性
  • 1篇意象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朱玉伟
  • 1篇马国彦

传媒

  • 1篇语文学习
  • 1篇语文月刊
  • 1篇理论界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学语文教与...
  • 1篇中学语文(教...
  • 1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当代修辞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引语和新闻语体的时间性
2011年
时间性是新闻语体的特征,但某些情况下它的实现却和引语发生内在关联。这是因为,新闻时间是二层性的,就报道行为而言时间性表现为及时性;而就新闻事件而言时间性表现为次生性,可以因为修辞意图的增加而逐步变异。在主观真实意图的作用下,长时过去、将来时事件得以进入到新闻报道中,前提是经由权威言者发布并被报道者感知。虽然将来时新闻和长时过去新闻有新闻点游移的共性,但又有控制度和可及度的差别。
朱玉伟
关键词:引语控制度可及度
从谐音到转喻、双关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谐音流行语,前提是对谐音及其与相关修辞手法的关系要有较为清晰的理论认识。本文认为,声音趋同会导致语义所指在联想空间中邻近,在突显动因支配下她可以形成谐音借代这种类型的转喻。受双关原则的支配,它又可以构成谐音双关。谐音借代的语言现象不能被解释为双关。
朱玉伟
关键词:语义联想谐音双关
古典诗词的意象解读:从意向性开始被引量:2
2008年
一、问题与思路 作为对汉语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意象的解读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这里所谓的意象,就是“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中国诗学大辞典》)。衡量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能够准确迅速地解读出特定诗篇中的意象并给予适切的评价。然而,由于古典诗歌语词的陌生、语序的超常以及语义的跳跃、朦胧,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朱玉伟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意向性语文教育中国诗学艺术思维
开掘写景散文的纵深结构——也谈写作教学的知识支援
2009年
《语文学习》2009年第1期刊登了吕茂峰先生的一篇文章《为写作教学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援》。以写景散文为例,吕先生认为,“仅仅停留在概念术语层面的知识对写作的指导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而“切实有效的写作知识来源于教师对文本扎实有效的独立细读,来源于教师亲身历练的写作体验,也来源于教师对前沿学术成果的主动汲取”。
朱玉伟
关键词:写作教学知识来源写景散文支援学术成果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与“独一无二”
2009年
一、“板桥体”作文的命题与审题 200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写作(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朱玉伟马国彦
关键词:作文试题写作高考拟题
开掘写景散文的纵深结构——也谈写作教学的知识支援
2009年
引言 《语文学习》2009年第1期刊登了吕茂峰先生的一篇文章《为写作教学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援》。以写景散文为例,吕先生认为,“仅仅停留在概念术语层面的知识对写作的指导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而“切实有效的写作知识来源于教师对文本扎实有效的独立细读.来源于教师亲身历练的写作体验.也来源于教师对前沿学术成果的主动汲取”。
朱玉伟
关键词:写作教学知识来源写景散文支援学术成果
《荷塘月色》中的空间描写手段
2011年
空间描写手段就是一种修辞手段,在对《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关于修辞的认识。空间描写手段分外围性和本体性两种。《荷塘月色》中,外围性的手段至少包括了叙事抑制和意义离散控制,本体性的手段至少包括了递接和并置两种。
朱玉伟
关键词:并置
图像介入语篇后“这”的指向及功能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使得图像和语篇的关系日趋紧密,也为语体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本文以微信朋友圈的图文社交语篇为样本,先从传介方式变量角度将图像定性为一种模拟实示手段,并考察了交互性变量对模拟实示的利用、对"这"的现场指的种种影响。接着从言语活动层面分析微信朋友圈图文社交的语体特征、从语篇层面分析了语言指示图像的两个层次及图像介入语篇的两种位置关系。最后从和话语指相关的指向、诱发话轮转换、先行语义制约图像的强化三个方面考察了微观层面现场指"这"的指向及功能变化。
朱玉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