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衰竭
  • 6篇充血性
  • 6篇充血性心力衰...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重症
  • 3篇疗效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肌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疗效
  • 2篇重症充血性心...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17篇朱宇清
  • 12篇傅研
  • 9篇王瑾
  • 4篇赵相印
  • 4篇王旭东
  • 3篇翟艳玲
  • 2篇付研
  • 2篇樊峥
  • 2篇祁雅慧
  • 2篇段秀卿
  • 2篇王旭东
  • 2篇许政刚
  • 1篇殷红
  • 1篇张京秀
  • 1篇付妍
  • 1篇崔敏
  • 1篇白红颖
  • 1篇王晨
  • 1篇王辰
  • 1篇段丽军

传媒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2
  • 8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报告
2001年
何禹付妍朱宇清
关键词:氨力农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报告
硝普钠合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71例被引量:3
2001年
傅研朱宇清王瑾
关键词:硝普钠多巴胺充血性心力衰竭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院前急救对策及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 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急性加重期采用硝普钠或压宁定合并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 ,心功能改善后进入远期治疗 ,根据个体差异逐渐调整悦宁定、倍它乐克剂量至最大耐受量 ,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噻小剂量应用。随访观察两年。结果 对重症CHF急性加重期、长期治疗随访结果显示 ,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0 1) ,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较正规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0 1) ,病死率下降。悦宁定与安体舒通长期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把握及时有效的近期治疗及重视正规的远期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 ,提高生存质量。
傅研朱宇清王旭东王瑾段秀卿
关键词: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院前急救远期疗效
IL-2/IL-2R系统与急性心肌梗死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综述了中外学者近年来有关IL2/IL2R系统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变化方面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急性心肌梗死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
朱宇清
关键词:心肌梗死AMI白细胞介素2受体
亚胺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时并发真菌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合细菌学检测 ,找出并证实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易患因素 ,指导临床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方法 对 5 2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应用亚胺培南 2 0 m g/kg治疗 ,平均 5 d,治疗前、后 5 d行细菌培养+药敏 ;治疗前及后 3、5、7d行真菌培养 +药敏 ,按病种分组对其临床资料及细菌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2例患者中 2 0例并发真菌二重感染 (占 38.5 % ) ,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2 1例中 ,11例出现真菌二重感染 (占5 2 .4% ) ,P=0 .0 2 9;糖尿病患者 17例中 ,10例出现真菌二重感染 (占 5 8.8% ) ,P=0 .0 35 ;恶性肿瘤患者 2例均发生真菌二重感染 ,P=0 .0 2 3;2 9例曾应用过其他广谱抗生素者 (其中三代头孢 2 1例、左旋氧氟沙星 8例 ) ,有 13例出现真菌感染 (占 39.1% ) (三代头孢 11例 ,左旋氧氟沙星 2例 ) ,P=0 .2 89。结论 恶性肿瘤及糖尿病患者在重症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真菌二重感染 ;亚胺培南治疗同时并用糖皮质激素或治疗前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
朱宇清付研王瑾王旭东董云秋李克勤
关键词:亚胺培南重症细菌感染
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40例联合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联合用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4 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根据个体差异逐渐调整地高辛、依那普利、美托洛尔、氢氯噻嗪、螺内酯的用药剂量 ,长期随访观察两年。结果 :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联合用药治疗 ,随访显示 ,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0 1) ,未加重肾功能损害 (P >0 .0 5 ) ,病死率下降。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长期联合用药治疗 ,并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及地高辛浓度调整用药剂量 ,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不加重肾功能损害 。
段秀卿傅研朱宇清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联合用药远期疗效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94例的诊断治疗探讨
1999年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急性出血综合征[1],是急诊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的一大综合征,提高对DIC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10年间94例DIC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DI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1资料与方法1...
朱宇清傅研许政刚王瑾
关键词:血管内凝血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
2001年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 ,检测了 1 2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 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 1 (PAI 1 )基因 ,并同时测定血液PAI 1质量浓度和活性 ,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探讨了PAI 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冠心病组的缺失型纯合子 4G/4G型 ( 47.2 %)明显多于对照组 ( 2 2 .1 %,P <0 .0 5) ,4G/4G组的PAI 1质量浓度〔( 40 .87± 0 .99) μg/L)〕和PAI活性〔( 750± 350 )U/L〕均高于 5G/5G组〔( 38.1 4± 1 .0 ) μg/L ,( 650± 2 70 )U/L ,P <0 .0 5〕。提示PAI 1基因 4G/5G多态性与PAI 1质量浓度及活性具有相关性 。
傅研王旭东翟艳玲樊峥杨玲朱宇清祁雅慧赵相印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多态性
复苏研究进展
本文对50年代开始的复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与评价,指出近期国内外院外复苏成功率为15%,能复苏有效自主循环的为30%,并就除颤、心脏按压、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
朱宇清付研王瑾
文献传递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与冠心病发病关系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PAI)与冠心病 (CHD)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化学方法观察测定 145例CHD患者和 1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PAI、纤溶酶原激活物 (PA)活性和胆固醇、甘油三酯 (TG)的血清水平。结果 :CHD组的PAI/PA比值 (1.83± 0 .5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1.17± 0 .48) ,P <0 .0 5 ],PAI与TG具有显著相关性 (r =0 .45 ,P <0 .0 5 )。结论 :PAI与TG相关性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旭东王瑾翟艳玲朱宇清傅研赵相印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冠心病疾病发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