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治列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输尿管
  • 5篇尿管
  • 4篇术后
  • 4篇结石
  • 3篇手术
  • 3篇输尿管结石
  • 3篇输尿管镜
  • 3篇碎石
  • 3篇钬激光
  • 3篇钬激光碎石
  • 3篇激光碎石
  • 2篇双J管
  • 2篇碎石术
  • 2篇环切
  • 2篇环切术
  • 2篇包皮
  • 2篇包皮过长
  • 2篇包皮环
  • 2篇包皮环切
  • 2篇包皮环切术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11...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117...

作者

  • 13篇曹治列
  • 11篇林考兴
  • 10篇王鑫洪
  • 7篇符二
  • 6篇陈超
  • 2篇盛茂
  • 2篇李峰
  • 2篇陈超
  • 2篇李峰
  • 1篇徐冬娥
  • 1篇戚晓平
  • 1篇盛茂
  • 1篇陈翔
  • 1篇陈媛
  • 1篇金杭阳

传媒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与开放手术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探讨后腹腔镜术式的技术要点.方法 3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其中2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17例行开放性肾盂成形手术,后腹腔镜术式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开放途径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术中均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及留置双J管.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81±42.8)min长于开放组(130.2±37.4)min(P<0.05),术中出血量80(50~200)ml 少于开放组150(120~400)ml(P<0.05),术后止痛药(曲马朵)用量(60±7)mg、术后住院时间(8.6±5.1)d、腰部感觉异常5%优于开放组 (260±9)mg、(14.2±10.4)d、70.6% (P<0.01).后腹腔镜组术后尿漏(1例与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1例与0例)及肾积水改善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疗效令人满意.其临床价值可与开放途径相比,并且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掌握一定的技巧后能使手术时间缩短,可代替开放手术在临床应用.
陈超王鑫洪曹治列林考兴
关键词: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腹腔镜术式术后住院时间
同侧两根双J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同侧放置两根双J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单根双J管,观察组患者术后留置同侧两根双J管。对比两组患者中、重度肾积水发生率、结石清除率、视觉模拟评分(VAS)、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第15、60天结石清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重度肾积水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输尿管结石尤其是输尿管狭窄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同侧两根双J管可以明显降低中、重度肾积水的发生。
李峰符二曹治列金杭阳戚晓平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双J管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老年人输尿管结石151例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3月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51例老年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手术成功,6例进镜失败,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滑入肾盂。并发症包括输尿管口损伤3例,输尿管黏膜下假道形成3例,严重血尿(出血时间>3d,明显肉眼血尿)8例,发热伴尿路感染5例。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碎石效果好、同时可处理输尿管内息肉、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较好选择。
王鑫洪林考兴陈超曹治列符二
关键词:老年人输尿管结石钬激光输尿管镜
间苯三酚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用于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6例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手术当日起,观察组静滴间苯三酚8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次,1次/d;两组均用药至术后拔除尿管.比较两组TURP术后72 h每天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内、24 ~48 h、>48 ~72 h膀胱痉挛发生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间苯三酚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与索利那新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曹治列林考兴王鑫洪盛茂符二陈超
关键词:膀胱痉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间苯三酚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cro-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出血与患肾积水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4月143例行单侧微通道(F16~18)经皮肾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肾积水的程度分为无积水、轻度、中度及重度4组,比较各组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丢失量以及是否输血、介入栓塞止血等情况的差异。结果143例患者平均年龄50(21~74)岁。4组患者性别构成、手术部位、年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残石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无积水组至重度组分别为17.0±11.9、14.9±10.8、13.5±14.2和11.2±5.9g/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术后无积水组至重度组的输血率分别为7.1%、6.6%、6.3%、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术后需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患者无积水组和轻度积水组各有1例(无积水组3.6%,轻度积水组1.2%),而中、重度积水组没有患者行介入栓塞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结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可能对MPCNL出血没有直接影响。
陈超王鑫洪林考兴李峰盛茂符二曹治列
关键词:肾积水失血量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排石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结石大小4~10 mm,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坦索罗辛+排石颗粒,对照组口服排石颗粒,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药物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有差异性。结论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以提高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徐冬娥曹治列林考兴
关键词:Α1受体阻滞剂输尿管结石排石率
经肘正中静脉入路在精索静脉曲张介入栓塞术的应用
2022年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年男性常见病,也是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在原发性男性不育中占35%~44%,在继发性男性不育中占45%~81%[1,2]。精索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高位结扎、显微外科手术等。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皮经导管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临床上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路径主要是经股静脉穿刺入路[3]。
陈媛曹治列符二曹俊雄吴丹宁陈彧陈翔
关键词:肘正中静脉精索静脉曲张经股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术高位结扎青年男性
异时异位三重复癌1例被引量:2
2011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1岁。1993年5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6 h入院,经检查诊断"左肾占位",行左肾根治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极包块约9.0 cm×8.0 cm×7.0 cm,包膜完整。术后病理报告左肾透明细胞癌。1994年1月因黏液性血便半个月入院,经肠镜检查诊断"乙状结肠癌",即予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乙状结肠中下段可见包块约4.0 cm×3.0 cm×2.5 cm,浆膜光滑,未见肿大淋巴结。
王鑫洪林考兴曹治列
异时多原发恶性肿瘤8例临床分析
2011年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率的不断提高,多原发癌(MPC)的发现也逐渐增多。本文收集我院8例军队老干部泌尿系统伴其他脏器MPC,就其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王鑫洪林考兴曹治列
关键词:多原发恶性肿瘤
双J管长期滞留三例处理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双J管长时间滞留取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双J管长期滞留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2例,女1例,均因肾或输尿管结石留置双J管,后分别因血尿、腰部酸胀不适、尿液有异物排出就诊,发现双J管滞留时间分别为22个月、27个月和8年。经相应治疗,均顺利在输尿管镜下取出导管,并击碎因导管滞留形成的结石,术中无输尿管及肾脏损伤,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碱化尿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配合腔内碎石可有效治疗双J管长期滞留所致结石。
王鑫洪符二曹治列陈超林考兴
关键词:双J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