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茂祥
- 作品数:40 被引量:2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非均相沉淀-热还原制备纳米金属包覆Al_2O_3复合微球
- 2008年
- 采用非均相沉淀—热还原工艺分别制备了纳米Fe、Co、Ni及其合金包覆Al_2O_3微球粉体,并利用SEM、XRD对热还原产物的成分、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VSM对FeNi包覆Al_2O_3复合微球的磁滞行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非均相沉淀—热还原工艺可以制备单分散或连续致密分布的金属包覆型复合微球,包覆层金属颗粒分布均匀、颗粒细小,一次颗粒粒径小于100 nm。包覆层前驱体经H_2热还原由无定型结构分别转变成了纯金属相或固溶体合金。FeNi包覆Al_2O_3微球的饱和磁化强度与纯FeNi相比未发生变化,但矫顽力大幅提高,增强了磁滞损耗,有望成为良好的电磁波吸收剂。
- 景茂祥沈湘黔李东红李旺兴
- 关键词:磁滞回线
- 镍掺杂方式对Al2O3/Ni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07年
- 分别以Ni包裹氧化铝微球、氧化铝包裹Ni微球以及氧化铝/Ni共沉淀复合微球粉体为烧结原料,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Ni质量含量在0%~30%的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利用SEM,TEM,XRD对烧结Al2O3/Ni金属陶瓷的微结构及前躯体、热还原粉体和金属陶瓷的晶相进行了分析,通过阿基米德法测量了金属陶瓷的相对密度,并分别利用三点弯曲法和单边切口横梁法对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3种粉体制备的金属陶瓷分别形成了晶间型、晶内型及晶间/晶内混合型结构,且在烧结过程中,Ni相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致密化速率,也抑制了氧化铝晶粒的长大.同时,Ni掺杂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氧化铝基质的断裂模式及力学性能的变化。
- 景茂祥韩翀沈湘黔李旺兴李东红
- 关键词:金属陶瓷热压烧结
- 纳米TiO2制备技术及其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纳米TiO2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光催化功能材料,其制备与应用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目前纳米TiO2的生产特点及不足,着重介绍了液相法生产纳米TiO2的制备工艺及特点,阐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今后纳米TiO2的研究方向,并指出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焦点,展望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 姜雪芹李东红景茂祥
- 关键词:纳米TIO2液相法光催化技术环境保护
- 有机凝胶-热还原法制备FeNiCu三元合金微细纤维被引量:3
- 2007年
-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还原法制备了FeNiCu合金微细纤维。通过FTIR,XRD,TG/DSC,SEM和VSM对纤维先躯体凝胶的结构、物相组成、热分解过程、热处理后产物的形貌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可单齿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并形成线性分子结构,使凝胶有较好的可纺性;先驱体纤维经氢气和氮气气氛下800℃还原1h后形成了晶粒细小、直径可以小于1μm、长度可达0.5m的均匀Fe0.33Ni0.33Cu0.33合金微细纤维,其饱和磁化强度为82.17A·m2/kg,矫顽力为6.67kA/m。
- 曹凯沈湘黔景茂祥周建新
- 关键词:热还原磁性能
- 纳米α-Fe包覆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微球的制备及磁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硫酸亚铁、碳酸氢铵、空心玻璃珠为主要原料,采用非均相沉淀法,通过控制工艺过程参数制备出水合氧化铁均匀包覆空心玻璃珠的复合微球前驱体,然后在(N_2/H_2)气氛下于720℃保温2 h进行热还原处理,得到了表面光滑、晶粒大小约为50 nm的α-Fe包覆空心玻璃珠复合微球。利用SEM、EDS、XRD对包覆前驱体和热还原产物的表面形貌、成分、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利用TG/DSC研究包覆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纳米α-Fe包覆空心玻璃珠复合微球的磁性能进行测试。得出了制备这种复合微球的优化工艺参数。复合微球的磁性能相比于纯α-Fe微粉,其饱和磁化强度相近,矫顽力增加。
- 刘为沈湘黔李东红景茂祥李旺兴
- 关键词:纳米Α-FE非均相沉淀磁性能
- 核壳结构石墨/磁性纳米合金复合微球的制备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硫酸亚铁、硝酸钴、硫酸镍、碳酸钠和石墨微球为主要原料,利用非均相沉淀工艺分别制备出水合氧化铁、碱式碳酸钴和碱式碳酸镍包裹石墨微球的前驱体复合微球;然后将前驱体复合微球于600℃热还原处理2 h,分别得到了钴铁、铁镍和钴镍磁性纳米合金颗粒层均匀包裹石墨微球的粉体材料。利用SEM,EDS,XRD对前驱体复合微球和核壳结构石墨/磁性纳米合金复合微球的形貌、成分、物相进行了表征,利用VSM对核壳结构石墨/磁性纳米合金复合微球的磁性能进行了研究。这些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磁性合金颗粒层分别由晶粒为37.9 nm的Co_(0.5) Fe_(0.5)、38.5 nm的Fe_(0.5)Ni_(0.5)和38.2 nm的Co_(0.5)Ni_(0.5)组成,相应的矫顽力分别为36676,20972,16894A/m。
- 沈相黔陈栋李东红景茂祥李旺兴
- 关键词:核壳结构非均相沉淀
- 铝酸锂纳米棒改性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电化学稳定窗口窄是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制备了一种铝酸锂(LAO)纳米棒填充聚碳酸亚丙酯(PPC)的复合固体电解质薄膜(LAO-CSE),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LAO纳米棒和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LAO纳米棒后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达到5.0×10^(-4)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大于4.8 V,LAO-CSE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室温电化学性能,填充8%(质量分数)LAO的NCM622/LAO-CSE/Li固态电池的首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180 mA·h/g,在0.5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3%。LAO纳米棒的增强效果归因于棒状填料提供了连续的锂离子传输路径。该LAO-CSE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望在高压固态锂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
- 康乐景茂祥李东红扈鑫雨贾春燕
- 关键词:固态电解质电化学离子电导率
- 纳米铁磁性合金包裹氧化铝复合微球的制备被引量:6
- 2006年
- 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了CoFe,CoNi,CoFeNi包裹氧化铝3种微球前驱体,在还原气氛中于720℃焙烧2h获得了包裹层颗粒分布均匀的纳米多元铁磁性合金/氧化铝复合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量散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前驱体及热还原产物的成分、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还分析研究了前驱体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包裹层CoFe,CoFeNi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70~80nm,CoNi合金粒子小于50nm。前驱体的包裹层分别为无定型Fe2O3·nH2O,NiCO3·2Ni(OH)2·2H2O,Co2(OH)2CO3的混合物,热处理后这些无定型结构分别转变成了CoFe,CoNi和CoFeNi固溶体合金。
- 景茂祥沈湘黔李东红李旺兴
- 关键词:非均相沉淀
- 有机凝胶-热还原法制备FeNiCo三元合金微细纤维被引量:1
- 2008年
-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了FeNiCo合金微细纤维。通过FTIR,XRD,TG/DSC,SEM和VSM对纤维先躯体凝胶的结构、物相组成、热分解过程、热处理后产物的形貌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凝胶的可纺性主要与凝胶中金属羧酸盐分子结构有关。柠檬酸根阴离子单齿配位于Co^(2+),Ni^(2+)和Fe^(3+)离子形成线型分子[(C_6H_6O_7)_5(FeNiCo)_2]_n,由这些线型分子组成的凝胶显示出了良好的可纺性。在柠檬酸铁镍钴凝胶中,主要是通过金属离子架桥作用,桥联着柠檬酸根形成线性分子结构。先驱体纤维经800℃氢气和氮气气氛下还原1h后形成了晶粒细小、直径均匀的Fe_(0.33)Ni_(0.33)Co_(0.33)合金微细纤维。合金微细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30.17 A·m^2·kg^(-1),矫顽力为4129A·m^(-1)。
- 曹凯沈湘黔沈绛英景茂祥
- 关键词:热还原磁性能
- 镍掺杂方式对Al2O3/Ni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分别以 Ni 包裹氧化铝微球、氧化铝包裹 Ni 微球以及氧化铝/Ni 共沉淀复合微球粉体为烧结原料, 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 Ni 质量含量在0%~30%的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利用 SEM,TEM,XRD 对烧结 AlO/N...
- 景茂祥韩翀沈湘黔李旺兴李东红
- 关键词:金属陶瓷热压烧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