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军
- 作品数:65 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鞘氨醇激酶对胃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SPK)对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携带人野生型(rAd-SPKWT)及突变体(rAd-SPKDN)SPK的腺病毒,用噬斑分析和快速CPE法测定病毒感染滴度。以腺病毒为载体将SPK基因导入胃癌细胞BGC-823。分别以Westernblot、酶活性法检测外源基因表达和SPK酶活性。结果:获得了高滴度的rAd-SPKWT、rAd-SPKDN腺病毒;腺病毒能高效感染胃癌细胞BGC-823;外源SPK在胃癌细胞能有效表达,rAd-SPKWT增强SPK活性,rAd-SPKDN抑制SPK活性;高表达SPK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阻断SPK可以增强其对5-FU的敏感性。结论:SPK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凋亡,SPK有可能成为胃癌新的治疗靶点。
- 郭强李荣李庆芳杜晓辉易军王立生
- 关键词:鞘氨醇激酶胃肿瘤细胞凋亡
-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同种异体ADS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扩增,在大鼠AMI区域周围进行心外膜下移植。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为AMI模型组,只给予前降支结扎;B组为细胞培养基(DMEM)移植组,结扎后心外膜注射DMEM;C组为ADSCs治疗组,结扎前降支后接受ADSCs移植治疗。术后7 d、28 d各组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28 d超声检测后行血流动力学测量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评价ADSCs移植对AMI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心脏组织行TTC染色,观察AMI面积。结果与AMI模型组比较,ADSCs治疗组的LVEF、F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提高(P<0.01)。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ADSCs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 ADSCs可减少AMI的面积,改善心功能。
- 李佳丹易军陈江田洪榛陈光辉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 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被引量:2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G蛋白β3 亚单位基因C82 5T多态性与国人原发性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 (PCR RFLP)检测 79例健康人和 146例高血压患者的G蛋白 β3 亚单位C82 5T多态性、体重指数 (BMI) ,并测定 12 8例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 (TG)、空腹血糖 (Glu)及肌酐 (Cr)浓度和 10 3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质量指数 (LVMI)。结果 (1)高血压组G蛋白 β3 亚单位基因型频率 (CC2 4.7%、CT6 9.2 %、TT6 .2 % )、等位基因频率 (C5 9.2 %、T40 8% )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 (CC2 2 .8%、CT6 3.3%、TT13.9% )、等位基因频率 (C5 4.4%、T45 .6 %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CC基因型患者与CT +TT基因型患者比较 ,BMI、LVMI、血脂水平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G蛋白 β3 亚单位基因C82 5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LVH。
- 张明华刘国树石岩史军陈燕刘文玲骆雷鸣王丽易军
- 关键词:G蛋白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
- 坎地沙坦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来观察和界定不同剂量坎地沙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探讨坎地沙坦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制作全心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坎地沙坦三个剂量组对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坎地沙坦100nmol/L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家兔的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脏的左室压以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dp/dt),减低其每分钟博出量的下降幅度,加速心脏节律的回复。通过提高家兔心肌缺血缺氧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水平、增强心肌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是坎地沙坦保护心肌的作用途径之一。
- 黄晓舞周践王亮易军刘国树
- 关键词:坎地沙坦血流动力学
- 导管电击犬房室交界区的病理变化
- 1993年
- 对34只做了心腔内导管电击房室交界区实验的犬进行了病理检查。大体解剖见房室交界区存在近似圆形的损伤区,电击后6h为红白相间充血区,半月后为黑褐色疤痕,其直径与每次电击功率大小呈正相关。少数犬在非靶区有电击疤痕及附壁血栓。未见三尖瓣损害、腱索断裂、房间隔穿孔、心包填塞或肺大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光镜下见电击后6h靶位以出血坏死为主,半月后以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和纤维化为主。上述病理改变累及房室传导系统的范围越大,房室传导阻滞程度越严重。
- 李越黄大显韦立新易军王思让
- 关键词:房室交界区病理
- 预激综合征与7q3 D7S505假名基因相关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寻预激综合征的遗传基础。方法 预激综合征 4 4例 ,正常人 5 3例 ,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以 7q3上D7S5 0 5 ,D7S6 88和D7S4 83为候选位点 ,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上述位点短片段重复序列 (STR) ,PCR反应产物经 1 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成功者以 8%聚丙烯酰胺电泳 (PAGE)分离。应用基因分型的方法 ,对预激综合征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D7S5 0 5位点等位基因A2、A3、A4和A6的相对风险率 (RR)分别为 1 0 5 16、3 4 32、1 5 6 31和 1 714 3,均大于 1,但经 χ2检验仅A3(2 6 6bp)等位基因的RR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说明A3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分布显著高于正常人 ,与预激综合征呈正关联。D7S4 83各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预激综合征患者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说明预激综合征与之不相关。结论 预激综合征与D7S5 0 5关联 。
- 刘文玲刘国树胡大一戚豫单兆亮骆雷鸣张明华王莉易军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遗传学
- 一种双模式心脏原位灌注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心脏原位灌注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灌注导管、输液连接管、压力传感器、液压泵、生理记录仪和信号甄别器;灌注导管直段部分两个内管的末端通过输液连接管分别连接液压泵和压力传感器,末端封闭且侧...
- 何昆仑陈韵岱易军
- 文献传递
- 导管电击房室连接部的病理变化
- 1992年
- 对34只犬在心腔内导管电击房室连接部半月后做病理检查,肉眼见该部出现近似圆形的损伤区,其直径与电击功率有关。少数犬在非靶区有电击疤痕及附壁血栓。未见三尖瓣损害、腱索断裂、房间膈穿孔、心包填塞、肺大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 李越黄大显韦立新易军王思让
- 关键词:病理
- 葛根总黄酮上调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保护内皮细胞损伤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PR)对H_2O_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检测PR对PI3K和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细胞自噬荧光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PR+H_2O_2组相比,PR+H_2O_2+LY294002组的A_(570nm)值显著降低[(2.07±0.08)vs(1.69±0.04),<0.05]。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25.47%)和PR+H_2O_2组(13.26%)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与H_2O_2组相比,PR+H_2O_2组的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25.47%vs 13.26%;P<0.05)。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和PR+H_2O_2组的自噬荧光强度均显著增高(P<0.05),PR+H_2O_2组的自噬荧光强度显著低于H_2O_2组(P<0.05)。H_2O_2+PR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R+H_2O_2+LY294002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显著低于H_2O_2+PR组(P<0.05)。结论PR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和凋亡,促进内皮细胞存活,对H_2O_2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表达上调相关。
- 易军李泱朱庆磊尹彤杨洁刘杰赵晓静周浩陈光辉
- 关键词:葛根总黄酮内皮细胞损伤凋亡自噬
- 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鞘氨醇激酶途径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阐明鞘氨醇激酶(SPK)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携带野生型SPK(SPKWT)及负显性SPK(SPKD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ECV304细胞,检测感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表达;以32P标记产物S1P测定细胞内SPK酶活性;用扩散盒技术观察高表达SPKWT及SPKDN对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野生型SPK基因表达可明显增强细胞内SPK的活性,并促进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而SPK负显性基因则显著抑制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结论:HGF通过SPK调控内皮细胞的迁移。
- 易军鲁茁壮段海峰盖鲁粤王立生
- 关键词:腺病毒鞘氨醇激酶肝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细胞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