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於文辉

作品数:50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地震
  • 7篇页岩
  • 6篇岩心
  • 6篇数字岩心
  • 5篇地震波
  • 5篇震波
  • 5篇盆地
  • 5篇勘探
  • 5篇储层
  • 4篇地层
  • 4篇地震波传播
  • 4篇页岩气
  • 4篇油气
  • 4篇射线追踪
  • 4篇流体
  • 4篇非线性
  • 4篇BIOT理论
  • 4篇波传播
  • 3篇地层压力
  • 3篇地质

机构

  • 3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武汉拓盟能源...
  • 2篇长江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地质矿产部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恒泰艾普石油...

作者

  • 50篇於文辉
  • 14篇王家映
  • 13篇卞爱飞
  • 12篇张丽琴
  • 4篇张世晖
  • 3篇单蕊
  • 3篇刘安平
  • 3篇徐文君
  • 3篇曲赞
  • 3篇朱伟
  • 2篇朱伟
  • 2篇刘德民
  • 2篇杨力行
  • 2篇唐贤君
  • 1篇庞丕堂
  • 1篇朱伟
  • 1篇杨力行
  • 1篇师学明
  • 1篇朱光明
  • 1篇周华伟

传媒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中国石油企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SPG/SE...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纯粹数学与应...
  • 1篇非线性动力学...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SEG北京联...
  • 1篇全国非线性振...
  • 1篇SPG/SE...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散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本构问题被引量:1
2003年
实际地球介质是相当复杂的 .基于均匀的、连续介质模型建立的弹性波动理论可能导致对地球结构地震响应的不当解释 ,有时可能是错误解释 .由于没有更接近实际地球介质模型的波动理论 ,许多有用的地震信息因得不到合理解释 ,被作为噪音处理了 .从等效介质角度来看 ,储层介质可以划分为弹性区、粘性区、空白区 (空白区是由孔隙、裂隙、结构面产生的介质性质弱化区 )组成的离散介质 .在局部平均思想的指导下 ,利用区间内聚定理建立起离散(储层 )介质的本构关系 ,为建立更接近实际地球介质模型的波动理论提供了力学基础 .
於文辉张丽琴王家映周玉琦
关键词:地震波传播地球结构地震信息弹性波本构关系
CPU-GPU异构并行计算在数字岩心线弹性静力学有限元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线弹性静力学有限元模拟是计算数字岩心弹性模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用于研究数字岩心的弹性模量与其微观结构、物质组成之间的关系.若要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计算足够多的数字岩心样本,而有限元模拟的计算量较大,因此并行计算对于该方法的成功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将数字岩心线弹性静力学有限元模拟算法分解为在CPU和GPU上执行的两个部分,由CPU负责协调控制,GPU负责大规模数值计算,实现CPU-GPU异构并行计算,获得计算效率提升.采用该并行算法计算孔隙数字岩心、裂缝数字岩心和裂缝—孔隙数字岩心的弹性模量,得到的弹性模量—孔隙度关系符合一般的岩石物理规律.CPU-GPU异构并行的线弹性静力学有限元模拟能够迅速计算大量数字岩心的弹性模量,提供相当于物理实验的"观测数据",对岩石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伟於文辉
关键词:数字岩心弹性模量GPU并行计算
三维最短路径法射线追踪及改进被引量:6
2006年
射线追踪技术在地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最短路径算法在复杂介质中走时计算稳定性最好。理论上最短路径法的误差来源为速度模型采样误差、空间离散化误差和角度离散化的误差,由此造成网格稀疏时射线路径呈之字形,计算走时比实际走时偏大。弯曲法追踪精度高,但是射线追踪速度受初始路径与真实射线路径逼近程度制约,在复杂介质中可能找不到全局最小走时路径。最短路径法追踪出来的网格射线路径,可以作为较理想的初始路径,供弯曲法迭代优化。将最短路径法和弯曲法结合,通过射线在初始路径附近的扰动得到Fermat原理约束下的最短路径。文章对常速模型的试算,显示了改进方法对射线路径优化的作用,在模型网格稀疏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本算法适用于计算三维任意复杂介质中初至波走时和射线路径,可应用于三维走时层析成像等领域。
卞爱飞於文辉
关键词:地震解释射线追踪法弯曲测线首波
奇异的波至现象被引量:2
2002年
1997年 ,笔者在水力压裂后的砂岩产油井中进行高分辨率VSP工作时 ,除观测到常规纵波及转换波外 ,还观测到来自产油层的几种奇异的慢速波至 .由于该慢速波至的性质不明 ,按视速度从高到低分别命名为W1 、W2 、W3,… (W为wave的第 1个字母 ) .在顺 5井裂隙优势方向 ,12 10m深度上观测到 5种反射波 :反射纵波、反射转换波、W1 、W2 、W3波 ;在裂隙非优势方向上 ,W2 、W3波没有出现 .在顺 4井 15 3 2m深度上观测到 4种反射波 :反射纵波、反射转换波 ,还有 2种慢速波至 ,为了区别于顺 5井中观测到的慢速波至 ,将其命名为W4 、W5波 .结合该区钻井、测井、地面地震、井间地震等资料对观测到的慢速波至进行了详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该慢速波至既不属于不均匀介质产生的绕射波、侧界面产生的反射波、槽波、管波、斯通利波 ,也与Biot慢纵波动力学特征相悖 .现有波动理论不能解释这种慢速波至现象 。
於文辉张丽琴王家映周玉琦
关键词:产油井VSP双相介质纵波转换波
过程法数字岩心建模与弹性参数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在数字岩石物理中数字岩心是弹性参数模拟的基础,现有的数字岩心建模方法虽然较多,但一般不能满足弹性参数模拟对骨架所提出的要求.过程法以岩石粒径分布曲线为约束条件构建数字岩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数字岩心建模方法.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在过程法的压实过程中用一面状像素层表示颗粒与颗粒间的接触边界,使相邻的骨架颗粒能够相互区分,提高了数字岩心骨架结构的精细程度.在弹性参数模拟中,当变化数字岩心中的颗粒、颗粒接触边界和胶结物的弹性模量时,数字岩心的弹性模量发生相应的变化.数字岩心弹性模量的变化量与组成物质的体积含量及其弹性模量赋值有关.这说明能够利用数字岩石物理研究各种地质和环境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认为,目前的建模方法对数字岩心的定义还不够充分,利用数字岩石物理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尚有难度.
朱伟於文辉
关键词:数字岩心过程法地质规律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中生代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现状与问题被引量:11
2010年
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的碰撞形成大别-苏鲁造山带,这一碰撞结合带过黄海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于这一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类:①沿临津江带或沃川带或京畿地块进入朝鲜半岛;②没有延入朝鲜半岛。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区内两板块深部结合带位置可能与表层存在较大差异,这更加深了板块边界划分研究的复杂程度。本文总结了上述两个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的各类观点,回顾下扬子上、下地壳归属特征差异的主要研究进展,认为产生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区内中新生代整体地质演化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足够可靠的深部信息,从而提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是今后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方向,指出黄海地区海-陆构造关系为国内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唐贤君於文辉单蕊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中生代深部构造
广角反射特征及正演模拟
本文利用几种带有各向异性参数的高阶动校正公式和常规动校正公式分别对两个有代表意义的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与常规动校正比较,带有各向异性参数的高阶动校正对水平层状不均匀介质表现出更好的适应...
徐文君於文辉
关键词:广角地震正演模拟
文献传递
由透明地球物理学原理看地球磁场与地震的成因
於文辉朱伟陈瑶张世晖
从多相介质的角度看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波动方程的差异被引量:2
2003年
勘探地震以研究储液构造为目的,开发地震以研究储液构造细节及构造内流体储存特征为目的。本文在正确阐述地层压力物理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二组分复合不均匀介质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的位移运动方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预应力项的不同,勘探地震的预应力是多相介质中弹性波传播中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所引起的等效阻尼力梯度对第二相介质做的“功”,开发地震的预应力是孔隙压力梯度对第二相介质做的“功”。
於文辉张丽琴王家映周玉琦
关键词:储集层地震勘探多相介质
基于体元模型的三维VSP射线追踪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基于费马原理,利用全路径迭代算法实现体元模型中的三维VSP两点射线追踪。体元模型由块体组成,块体之间界面采用连续函数或离散点插值表示。射线追踪过程中先对中间路径点给一初始值,通过迭代求解有关路径修正量的矩阵方程,得到满足精度的路径点信息。文中对三维VSP观测系统采集进行正演,并针对目的层的反射P波和P-SV波射线追踪结果说明该方法对块体模型的适应性,射线追踪精度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确定,可作为三维VSP观测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的辅助手段。
卞爱飞於文辉陈国金
关键词:射线追踪三维VSP体元模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