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小朝
- 作品数:31 被引量:156H指数:9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某金矿点控矿因素及资源量估算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近4年的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某矿权内发现了一个金矿化点,该矿点由两条石脉(带)组成,矿化不同期次的构造控制。初步认为,早期近EW向断裂构成了深部热液向上运移的通道,在晚期NE向断裂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近EW向石英脉,深部热液沿早期近EW向断裂运移至浅部,在晚期的近EW向石英脉中形成金矿化。通过资源量估算获得金金属量为871kg。
- 刘郁韩效忠吴兆剑惠小朝张斌赵永安王明太
- 关键词:金矿资源量
- 陕西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黑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8
- 2016年
- 笔者采用Ar-Ar测年技术,获得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碳酸岩中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132.58±0.70 Ma,等时线年龄133.01±0.74 Ma,含黑云母闪石硫化物伟晶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93.72±2.38 Ma,等时线年龄91.49±1.97 Ma。镜下特征显示,铌钛铀矿的形成晚于碳酸岩中的黑云母及含黑云母闪石硫化物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因此,铌钛铀矿的形成时间应晚于93.72±2.38 Ma。这表明成矿带内除了已知存在三叠纪碳酸岩型Mo-Pb矿和白垩纪斑岩型Mo矿的成矿过程之外,还存在早白垩世之后的岩浆热液型U-Nb-Ti成矿过程。
- 何升李子颖惠小朝郭建
- 关键词:碳酸岩伟晶岩AR年龄
- 鄂尔多斯盆地皂火壕-纳岭沟地区铀矿含矿砂体矿物特征与成矿机理探讨被引量:13
- 2017年
- 利用皂火壕-纳岭沟地区111个全岩和矿物扫描电子显微镜、部分全岩和矿物衍射分析的形态、形貌特征以及常量元素等化学分析结果,结合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理论,分析了研究区直罗组下亚段铀矿化岩石与围岩的物性、黏土矿物及铀矿物形态形貌、黏土矿物的分量及其成矿溶液酸碱度识别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顶部地层存在长期沉积间断以及古气候演化对该区铀成矿具有积极意义,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预富集为该区铀成矿富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铀在碳酸盐溶液从U^(+6)还原成U^(+4)过程中,要在还原性更强的电位值条件下进行;钙质砂岩在该区铀成矿中扮演成矿溶液通道的角色,矿化砂岩、灰色砂岩、绿色砂岩、灰绿色砂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中,氧化-还原过渡带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主要部位。
- 刘正义李西得赵兴齐蔡亚王明太惠小朝张斌赵永安
- 关键词:成矿机理鄂尔多斯盆地
-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地区富钍岩体钍元素赋存形式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内蒙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内蒙古白云鄂博外围新发现的热液型钍矿成矿远景区之一。为了研究新忽热地区钍的赋存形式及富钍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富钍样品进行岩矿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以及主微量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内主要钍矿物类型、赋存形式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内钍元素主要以钍石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副矿物(主要为独居石、磷灰石)中。富钍花岗岩具高SiO2(73.20%~76.09%)、高K2O(2.66%~7.12%)、低P2O5(0.01%~0.09%)特征,富Rb、Th等,亏损Nb、Ta、Sr、P、Ti等,弱负Eu异常,A/CNK比值为0.95~1.20,属钾玄岩系列、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其成因可能在后造山阶段背景下,深部地壳(>50 km)加厚部位,幔源物质底侵于地壳熔融部分进而混合,并经高度结晶分异过程而形成。
- 俞嘉嘉邱林飞周万蓬孟艳宁范洪海陈金勇惠小朝张振森李铭鲲
- 关键词:赋存形式地球化学特征
- 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成矿模式被引量:26
- 2010年
-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成矿阶段;③后期剥蚀矿体改造阶段。指出火山期后的岩浆侵位为铀成矿准备了含矿热液流体,NE、NNE向深大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NW向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岩浆侵位和不同规模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含矿热液形成、运移和富集的完整过程。本区铀成矿在时间上可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为125~115Ma,晚期为90.9~70.2Ma,两期铀成矿与两期岩浆侵位相对应;在空间上呈"三层楼式"分布:即浅部为与砾岩层和隐爆有关的"白鹤岩式"铀矿化,中部为与赤铁矿化、萤石化、金属硫化物化有关的"大桥坞式"铀矿化,深部为与钠交代、硅化有关的"杨梅湾式"铀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为:距NE、NNE向深大断裂出露线2km范围内上盘,且NWW向次级断层和水云母化蚀变强烈发育的地区;已知矿区深部找矿层位为:大桥坞矿床深部的"杨梅湾式"铀矿化、白鹤岩矿床深部的"大桥坞式"和"杨梅湾式"铀矿化。
- 韩效忠刘蓉蓉刘权王明太腰善丛惠小朝
- 关键词:地质学火山岩
- 陕西华阳川铀、铌、铅多金属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陕西华阳川铀、铌、铅多金属超大型矿床具有矿量大、矿种多、易开采等特点。为了给该资源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对有代表性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矿物为铌钛铀矿,其次为方铅矿、独居石、褐帘石、重晶石、天青石、锆石等。②矿石中88.03%的UO2赋存于铌钛铀矿中,其余的铀以类质同象或吸附的形式赋存于独居石、褐帘石、磷灰石、榍石中;95.22%的Nb2O5赋存于铌钛铀矿中,其余以类质同象或吸附的形式赋存于褐帘石、磷灰石、榍石矿物中;89.00%的Pb赋存于方铅矿中,其余的铅以白铅矿的形式存在。③矿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包裹结构、环带结构、溶蚀结构、镶嵌结构和交代结构,细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和斑点状构造。④铌钛铀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侵入方解石和斜长石的裂隙中,与褐帘石、磷灰石等堆积共生,其嵌布粒度主要集中在0.15~1.5mm;方铅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嵌布于方解石、斜长石中,粒径集中在0.3~1.2mm;褐帘石、独居石、磷灰石等矿物往往共生在一起,沿脉石矿物的裂隙充填,粒度变化较大。基于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较宽,建议考虑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回收。
- 惠小朝何升
-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嵌布粒度
- 浙江衢州大茶园铀矿床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
- 大茶园铀矿床是大洲矿田的典型层状火山熔岩型矿床,位于江山-绍兴深断裂带南侧的大洲火山断陷盆地内,属于赣杭铀成矿带。矿体以似层状为主,矿石以显微浸染状、浸染状、角砾状为主,铀矿物有沥青铀矿和铀石,其共生矿物有赤铁矿、黄铁矿...
- 惠小朝李子颖
- 关键词:矿化特征控矿因素
- 文献传递
- 陕西省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 本文首先介绍了陕西省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其次分析了成矿过程,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为太古宙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元古代的白云岩、大理岩;随着板块的继续挤压,地壳抬升,太古宙地层出露地表,元古代地层被剥蚀;...
- 惠小朝
- 关键词:成矿作用地质特征
- 文献传递
- 浙江新路盆地九华山火山-侵入杂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为探究新路火山岩盆地产于不同围岩的铀矿床成因机制,查明构造地质背景与铀成矿的关系,以浙江衢州九华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为对象,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SHRIMP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花岗岩与火山岩可能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加权平均年龄为~134.9-~137.8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九华山花岗岩和火山岩均具有高铝(11.96%~14.59%),高全碱(7.35%~9.30%),Ga/Al×10 000>2.6,Zr+Nb+Ce+Y>350,FeO*/MgO>10等特征,指示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而岩石尤其是SiO_2含量更高的岩石,表现出更强烈的Eu亏损,Ba、Ta、Nb、Ti负异常,Zr、P含量低等特征,指示岩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地结晶分异作用.同位素分析显示九华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具有εNd(t)值变化较大且部分为正(2.26^-6.16),相对年轻和分散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等,暗示岩浆源区可能发生了新老物质不同比例的混合.这表明本区花岗岩与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为拉张背景下经历了壳幔组分混合和不同程度分离结晶作用的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工作区已知铀成矿年龄与成矿特征认为,早白垩世NW向拉张构造体制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为本区早期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热源.从一个侧面证实本区主干铀矿床虽然含矿围岩具多样性,但从成因上来讲均为热液型铀矿床,均为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 韩效忠吴兆剑刘蓉蓉刘权惠小朝金淼张汤江伟
- 关键词: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SHRIMP锆石U-PB年龄A型花岗岩铀成矿
- 基于铁价态比确定热液铀矿分布情况的方法
- 本申请涉及借助地质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分析地质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铁价态比确定热液铀矿分布情况的方法,包括:采集勘查区中不同深度处的矿石样品;拟合矿石样品的铁价态比与矿石样品所在深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函数关系确定...
- 李子颖刘军港聂江涛郭建惠小朝林锦荣赵宇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