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路路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视眼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客观评估被引量:17
- 2017年
- 背景目前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方法多基于单一的散射、衍射或像差因素,因此不能对角膜光学质量进行全面和客观评价,而调制传递函数(MTF)及斯特列尔比(SR)综合了上述多因素评价方法,是评估术后角膜光学质量方法学的研究方向。
目的利用角膜MTF及SR客观分析SMILE术后术眼在明视和暗视环境下(分别为3 mm和6 mm瞳孔直径)角膜光学质量的变化。
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和术眼手术前后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SMILE的患者32例63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记录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有效性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分别于上述时间点对术眼行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仪验光,记录手术前后术眼屈光度变化;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3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不同空间频率(10、20、30、40、50和60 c/d)角膜前表面MTF和SR值,并测定术眼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以评估术眼SMILE手术前后角膜光学质量变化。
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UCVA(LogMAR)≥0.8者分别为59、62和63眼,分别占93.65%、98.41%和100%,术眼上述时间点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104±0.128、1.126±0.145和1.158±0.208。术眼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度和柱镜度均在正常范围。术眼术后各时间点3 mm瞳孔直径垂直及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下MTF值较术前均明显增加,6 mm瞳孔直径下垂直子午线10、20、30和40 c/d空间频率MTF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6 mm瞳孔直径下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MTF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各时间点3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的SR与术前相比呈上升趋势,差异均
- 徐路路王雁吴雅楠吴文静李晓晶窦瑞张佳媚
- 关键词:调制传递函数
- SMILE与FS-LASIK术后散射变化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4
- 2015年
-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及近视散光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8例127眼,其中SMILE组35例64眼,FS-LASIK组33例63眼,使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测量散射光计量值,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不同时间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改变,并分析2种手术因素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关系.结果 FS-LASIK组术后1周、1个月时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1.03±0.19)D和(0.95±0.16)D,明显高于术前的(0.88±0.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而SMILE组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8±0.16)、(0.95±0.14)和(0.94±0.16)D,与术前的(0.91±0.1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术眼散射光计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77,P=0.781).术后不同时间点FS-LASIK组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均高于SMILE组(F分组=14.798,P<0.001),术后1周时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个月、6个月SMILE组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与切削比均呈负相关(R^2=0.123、0.145、0.098,均P<0.05).结论 SMILE手术前后术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不明显,而FS-LASIK术后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增加,尤以早期最为显著.2种手术后的散射光计量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
- 徐路路王雁刘洋辰吴文静
- 关键词:散射
- 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SMILE术后眼内散射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7例(67眼),应用C-quant散射仪分别测量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并与年龄、球镜度、等效球镜度、CCT、角膜平均曲率值(Km)、角膜曲率半径等做相关分析,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角膜帽直径、小切口大小、切削深度、切削比、剩余角膜厚度(RBT)、RBT/CCT、能量等关系。结果SMILE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3±0.16、0.97±0.14、0.94±0.17、0.94±0.17、0.90±0.17,术后1周散射光计量值较术前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散射光计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53,P〉0.05);术后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与术中相关参数无明显相关性,仅在术后3个月散射光计量值与切口大小呈较弱正相关(r=0.356,P〈0.01)。结论SMILE术后散射光计量值较术前虽有变化,但变化不明显。术后由散射变化造成视觉质量下降的可能性较小。
- 徐路路王雁吴文静刘洋辰张慧祖培培
- 关键词:飞秒激光散射视觉质量
- 不同侧切角对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评价不同侧切角对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S-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作用。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中进行筛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选取自愿接受FS-LASI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97例(97只右眼)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两种侧角FS-LASIK 90°侧切角组48例,FS-LASIK 130°侧切角组49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和3个月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观察术眼手术前后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滞后量(CH)及37个角膜生物力学波形参数值。两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各时间点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CRF、CH及角膜生物力学波形参数parea、h、dive1、dive2、w11、w21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组:CRF 10.49、6.85,CH 10.02、7.55,p1area 3537.54、1918.07,h1404.74、283.25,dive1350.63、243.33,w1110.50、7.58;130°组:CRF 10.14、6.38,CH 9.93、7.13,p1area 3498.93、2038.74,h1411.93、304.49,dive1352.51、265.12,w1110.55、7.78,P〈0.001);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CRF、CH及角膜生物力学波形参数中parea、w、h、dive1、dive2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组:CRF 10.49、6.60,CH 10.02、7.65,p1area 3537.54、2042.91,h1404.74、307.77, dive1350.63、263.33,w1110.50、7.58;130°组:CRF 10.14、6.45,CH 9.93、7.67,p1area 3498.93、2187.97,h1411.93、327.39,dive1352.51、284.26,w1110.55、7.61,P〈0.001);两组术后1和3个月与术前相比path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组:path123.14、30.50、30.79;130°组:path124.12、32.18、31.49,P〈0.001)。术后1个月两组间aplhf、bindex、dive2、path2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9,7.482,5.238,4.885;P〈
- 李华王雁窦瑞王璐徐路路李晓晶张佳媚
- 关键词:角膜生物力学
- 评价SMILE术后视觉质量与光学调制传递函数的关系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光学调制度传递函数(MTF)特点,并探究术后裸眼视力(UCVA)、对比敏感度功能(CSF)与MTF的关系。方法:横断面选取2015-06/11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矫正近视患者34例68眼,术后眼部情况稳定3mo以上且术后残余屈光度均小于±0.50D。在明视觉下,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UCVA,用CSV-1000E测量CSF。用WaveScan测量全眼的波前像差,经Matlab编程,将像差进行公式转换成MTF,取3、6、12、18c/d四频区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在3、6、12、18c/d频区,CSF值分别为:63.19±3.18、110.25±5.22、57.65±3.76、16.15±1.04;MTF值分别为:0.80±0.02、0.56±0.03、0.30±0.02、0.19±0.02。在6、12、18c/d频区,UCVA与CSF具有相关性(r=0.548、0.337、0.324,P<0.01、=0.005、0.007);而在18c/d频区,CSF与MTF具有相关性(r=0.241,P=0.048)。结论:SMILE手术矫正后光学质量(MTF)的变化规律不同于视觉质量的变化规律,不同于视力和对比敏感度,虽然屈光系统发生像差等变化,但最终手术对全眼CSF无影响,说明视神经大脑通路对视觉质量具有补偿作用。计算MTF对评价手术后光学质量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 张旭王雁徐路路王伟
- 关键词:调制传递函数
- 近视人群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全眼、角膜前表面及眼内散光的差异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近视人群中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全眼、角膜前表面及眼内散光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3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38例276眼,采用卡洞法测定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分别采用显然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获得球镜度、等效球镜度、全眼及角膜前表面散光。采用矢量分析法将全眼散光及角膜前表面散光分解为J0和J45,并计算出眼内散光值。结果主导眼的分布以右眼居多,占61.6%(85/138)。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全眼及角膜前表面散光值、J0、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导眼眼内散光值为0.607(0.451,0.808)D,明显低于非主导眼的0.701(0.497,0.9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结论在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无明显差异的近视人群中,主导眼眼内散光明显低于非主导眼,低眼内散光可能是主导眼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 张悦王雁徐路路邹昊翰
- 关键词:主导眼近视角膜前表面矢量分析
-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背景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的视觉效果和角膜生物力学改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在临床上显示了较好的术后视觉效果,但其对角膜生物力学的长期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的患者58例100眼,患眼术前平均球镜度为(-5.00±1.55)D,平均柱镜度为(-0.98±0.87)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时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进行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测量,包括角膜阻力因子(CRF)和角膜滞后量(CH)。术眼按切削比(LTR)、术前CRF值和术后残余基质床厚度(RST)的不同分为低、中、高组,分析3种不同因素与术后△CRF和ACH的关系,并分析术前相关参数,如年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与柱镜度之和、透镜厚度、RST/术前中央角膜厚度(CCT)、术前CCT、术前Km与术后△CRF和ACH的关系。结果SMILE术后1个月CRF和CH值分别为(7.12±1.20)mmHg(1mmHg=0.133kPa)和(7.90±0.97)mmHg,均明显低于术前的(10.17±1.46)mmHg和(10.00±1.1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52,P=0.000;t=13.411,P=0.000)。术后3、6和12个月术眼CRF值分别为(7.06±0.90)、(6.98±1.11)和(6.87±1.07)mmHg,CH值分别为(8.12±0.84)、(8.12±0.97)和(8.14±0.86)mmHg,与各自前-时间点CRF值和C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RF:P=0.848、0.992、0.270;CH:P=0.370、0.791、0.777)。△CRF和ACH与LTR、术前CRF值及术前CH值均呈正相关(LTR:r=0.468,P=0.000;r=0.299,P=0.004;CRF:r=0.696,P=0.000;r=0.590,P=0.000;CH:r=0.576,P=0.000;r=0.690,P=0.000)。术后12个月术眼2±CRF�
- 窦瑞王雁吴文静李晓晶徐路路张佳媚
-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前后主导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主导眼变化和分布特点,并分析主导眼转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12例224眼,其中男42例,女70例,年龄(25.1±5.4)岁。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卡洞法检查患者主导眼;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行主、客观验光和裸眼视力检查。根据术后3个月主导眼是否发生转变将患者分为转变组和未转变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主导眼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时,转变组18例(16.1%),未转变组94例(83.9%);转变组中男7例(38.9%),女11例(61.1%),未转变组中男35例(37.2%),女59例(62.8%),2个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柱镜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1.95,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术前等效球镜度[比值比(OR)=0.47,95%置信区间(CI):0.35~0.66]和双眼屈光参差(OR=3.04,95%CI:2.12~4.36)与主导眼转变有显著关系。结论SMILE术后16.1%患者发生主导眼转变,主导眼转变与术前较高的等效球镜度和较大屈光参差有关。
- 邹昊翰王雁崔彤张琳张佳媚徐路路
- 关键词:主导眼屈光参差
- 角膜前、后表面像差在近视及近视散光人眼中的分布特点及补偿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近视及近视散光人群角膜前后表面像差的补偿机制及其与角膜表面曲率、眼压、中央角膜厚度(CCT)的相关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61例(300只眼),应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直径为2、4、6mm区域内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像差,计算二阶到七阶各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补偿因子(CF).并将其分为纯角膜散光和非纯角膜散光两组,比较两组间的CF.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不同像差及两组间CF的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像差值与最平角膜曲率(K1)、最陡角膜曲率(K2)、眼压及CCT的相关性.结果 各像差均方根值随分析区域的增大而增大,二阶到七阶像差值随阶数的增大而减小.越向周边,以叠加为主,补偿机制所占的比例越低,而同一区域内,随着像差阶数的增高角膜前后表面像差逐渐由叠加机制向补偿机制转变.角膜中央区球差(Z40)表现为叠加,周边区表现为轻度的补偿机制;彗差(Z3±1)中央区(2mm)为补偿机制,但周边(6mm)无补偿;各分析区域下,角膜像散(Z2±2)CF接近于0,仅周边区表现为轻度的补偿;三叶草(Z3±3)始终表现为叠加,但越向周边,叠加作用逐渐减小;各个区域内角膜前后表面次级球差(Z60)均表现为补偿.左右眼在不同区域下角膜前后表面各像差的补偿作用基本相同.角膜Z2±2、Z3±4、Z40与角膜K1、K2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整体角膜6 mm区域内彗差(Z3±1)和球差(Z40)与眼压呈负相关(r彗差=-0.188,P<0.05;r球差=-0.147,P<0.05),不同区域下不同位置各像差与CC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角膜中央区像差主要以补偿为主,越向周边,补偿所占的比例逐渐减低.角膜前后表面像散和球差在周边区表现为轻度的补偿作用,或许有益于夜间视觉质量的提高.角膜像差与角膜曲率、眼压均有一定�
- 李晓晶王雁吴雅楠吴文静于长江徐路路
- 关键词:近视散光角膜地形图眼内压
- 配戴角膜塑形镜早期角膜高阶像差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早期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4月在保定鹰华眼科医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46例46眼,分别进行戴镜前及戴镜后1个月的角膜像差、角膜离心率e值测量。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分析角膜形态,记录6 mm内角膜前后表面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方向e值,Zernike分析计算以角膜顶点为中心6 mm直径范围内的前表面、后表面和全角膜Z33、Z3-3、Z31、Z3-1和Z40值。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和球差的值向正向漂移,角膜后表面水平彗差、球差的值向负向漂移,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前eNf、eTf、eIf、eSf、eMf分别为0.580(0.450,0.670)、0.455(0.378,0.513)、0.485(0.268,0.553)、0.665(0.578,0.740)、0.505±0.015,戴镜后分别为0.285(-0.635,0.665)、-0.605(-0.813,-0.335)、-0.545(-0.765,0.305)、-0.335(-0.705,0.423)、-0.247±0.058,戴镜后各个方向角膜前表面由陡峭变为平坦,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全角膜球差与角膜e值、初始屈光度均呈中度负相关(rs=-0.626、-0.450,均P<0.05),水平彗差与颞侧e值中度负相关(rs=-0.391,P=0.004);戴镜后角膜前表面球差与角膜e值、初始屈光度呈中度负相关(rs=-0.612、-0.432,均P<0.05),水平彗差与颞侧e值中度负相关(rs=-0.400,P=0.003);戴镜后角膜后表面水平彗差与角膜前表面水平彗差呈负相关(rs=-0.380,P=0.009)。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全角膜和前表面球差、彗差正向漂移;角膜后表面球差、水平彗差负向漂移。戴镜前屈光度和角膜前表面变化大小是引起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 张旭王雁徐路路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高阶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