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津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90项症状量表(SCL-90)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患者人格及防御机制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SAS、SCL-90评分降低,治疗后观察组HAMD、SAS、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9.785,-5.460,-9.5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PI分中疑病、抑郁、癔症、精神衰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8.600,-9.134,-4.530,-7.7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降低,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不成熟、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2.884,2.300,2.488;P <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方式,改变偏激、癔症等不良人格特征,改善抑郁症状,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 徐晓津缪楹徐艳芩房茂胜
- 关键词:心理干预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心理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不同给药方式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 房茂胜陈红辉喻新华蒋进枝刘连忠王力霞李毅周新芳黄卓玮叶萌徐晓津张尧李辉赵贤玲
-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攻击行为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多的危害,多采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肌注的治疗方式不论是在安全性还是在合作程度上都存在不足。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该课题比较了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
- 关键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给药方式安全性
- 抗精神病药物与糖代谢异常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 徐晓津王高华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转运蛋白4
- 艾司西酞普兰单用与合用氨磺必利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重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对照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合用氨磺必利组(研究组)各4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第8周末缓解率分别为57.9%和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4,P>0.05)。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第1、2周末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7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用氨磺必利治疗重性抑郁症起效更快。
- 叶萌周新芳徐晓津房茂胜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氨磺必利重性抑郁症
- 喹硫平、阿立哌唑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比较喹硫平联用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用碳酸锂在治疗双相障碍抑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将我院94例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各47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杨氏躁狂量表(YMRS)得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TESS、治疗总有效率间差异。结果:94例病例中,脱落8例,实际参与研究86例。由HAMD-17结果可知,基线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其在治疗1、2、4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末=5.321,P<0.01;t2周末=4.215,P<0.01;t4周末=2.438,P<0.05),但在第8周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MRS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期间评分均<7;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9,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由TESS结果可知,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1,P<0.05),而在随后治疗时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喹硫平比较,阿立哌唑与碳酸锂联用起效更快,但是两者最终疗效相似,不良反应情况相当。
- 高作惠严峻胡晓华刘连忠周新芳徐晓津彭娟
- 关键词:喹硫平阿立哌唑碳酸锂
- 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1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丁螺环酮30mg/d治疗,于基线、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患者经行DSST、WCST、BPRS评定。结果随访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精神症状稳定,DSST高于基线水平(P<0.05),WCST持续应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丁螺环酮能够改善正在维持AAP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
- 叶萌苏德振周新芳徐晓津胡静房茂胜
- 关键词:丁螺环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注意力
- 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效果及对血清催乳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加用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效果及对血清催乳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200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齐拉西酮及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立派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糖脂代谢指标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和3个月后,对照组血清催乳素含量均高于治疗前和研究组(P<0.05)。治疗后,2组HAMD总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进步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糖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加用阿立派唑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高。
- 徐晓津房茂胜缪楹徐艳芩
- 关键词:阿立派唑精神分裂症抑郁催乳素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甲基苯丙胺成瘾大鼠复吸行为、记忆功能和海马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甲基苯丙胺(MA)成瘾大鼠复吸行为、记忆功能和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将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利用固定比例程序建立MA大鼠自身给药模型,在模型建立后至自然戒断成功过程中,对实验组大鼠进行rTMS治疗7 d,模型组和对照组仅进行假刺激处理,完成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旷野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判断其学习记忆能力;对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给予条件线索诱导后,观察其是否出现复吸行为;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脑海马组织进行切片,经HE染色、尼氏染色及醋酸双氧铀-枸橼酸铅染色后观察各组海马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成功制备MA成瘾大鼠模型,并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rTMS治疗后可有效改善MA成瘾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情况;模型组大鼠自然戒断后给予条件线索会诱导出现复吸行为,而经rTMS治疗后,在条件线索诱导下其有效鼻触碰次数明显减少;MA成瘾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尼氏小体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均降低,CA3区神经突触数量减少,前、后膜有融合情况,突触小体数量减少,rTMS治疗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病理改变。结论 rTMS治疗能够改善MA成瘾大鼠的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损伤,还能抑制条件线索诱导下MA复吸行为。
- 徐晓津房茂胜缪楹徐艳芩
- 关键词:成瘾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复吸
-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38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HR组)和38例健康人(对照组)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病性症状,采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包括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TMT)、精神分裂症简易认知评估测验(BACS-SCS)等,重点评估学习与记忆、注意能力/警觉性、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领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HR组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中的HVLT-R2、Stroop色词测验中的词、色测验以及持续操作测验中的CPT3和CPT均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连线测验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中的BVMT-R2、BVMT-R3、持续操作测验中的CPT1、CPT3、CPT均分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符号编码测验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开始于青少年时期。
- 房茂胜刘岩周亚楠叶萌翟金国缪楹徐晓津陈敏刘桥李毅赵靖平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社会支持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为临床降低其自杀意念、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阶段调查法,以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1135例MD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D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1135例MDD患者中,有688例(60.62%)存在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者PHQ-9评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8±5.02)分vs.(11.07±4.61)分,t=10.497,P<0.01]。有自杀意念者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SSRS总评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PHQ-9评分为自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0.286+0.026X1-0.035X2-0.063X3+0.128X4,其中主观支持和抑郁均对自杀意念有预测作用(B=-0.035、0.128,P<0.05或0.01)。结论存在抑郁症状及缺乏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可能是MDD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 缪楹徐晓津周勇杰周欣曹威
-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意念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