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
- 作品数:69 被引量:9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应聘者公平知觉影响因素研究新视角
- 2011年
- 公平知觉是指应聘者对甄选过程中人员选拔公平性的感知。在组织公平框架下,影响应聘者公平知觉的因素主要有:选拔之前准备性活动、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材料,测验的方式类型以及施测的手段、内容,选拔之后的结果等。公平期望是应聘者对将要参加的选拔的公平性的预期。公平期望与公平知觉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公平期望在选拔前就已经存在,这为提高应聘者的公平知觉提供了一个早期干预的机会。
- 徐建平杜艳婷武琳
- 关键词:应聘者
- 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被引量:150
- 2006年
-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访谈31名中小学教师,并通过对叙述的180个关键事件的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教师胜任特征的差异比较,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11项鉴别性胜任特征和11项基准性胜任特征前者具有区分能力,可用于制定评优和奖惩标准;后者为教师共有,是教师入职必备品质,可用于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定。经聚类分析,这些特征可分为服务特征、自我特征、成就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特质六大胜任特征群。
- 徐建平张厚粲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行为事件访谈
- 求职者简历作伪行为结构探究
- 求职者简历作伪行为是指求职者在简历投递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高的进入下一轮选拔的机会而在自己简历内容中给出虚假信念或信息的行为。研究利用心理学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等研究和数据处理方法...
- 刘茜徐建平
- 关键词:简历作伪
- 学校: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
- 本论文从学校——政府、学校——市场、学校——社会三对关系切入,在国际比较和实地求证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对学校的外部关系进行解构,梳理和分析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背后的理论知识。
首...
- 徐建平
- 关键词:政校关系政府社会
- 斯-欧非言语智力测验在特殊与普通群体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斯-欧非言语智力测验(SON-R 6-40)是一套以非文字形式个别测量6岁至40岁个体的智力测验,它采用适应性施测程序,能够运用非言语指导施测,非常适于评估特殊群体的智力与认知发展水平。本研究在中国的特殊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随机选取了特殊群体被试66名,其中听障被试38名,智障被试28名,并根据年龄、性别、地区对应匹配选择了普通被试66名。采用SON-R 6-40测验,对其进行了测试。测试过程和结果表明:斯-欧非言语智力测验适用于中国人群中的特殊群体的测量,能够对其智力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估。
- 徐建平张厚粲郭枝刘茜
- 关键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
- 大五人格问卷(BFI-44)信度元分析--基于信度概化方法被引量:15
- 2015年
- 查询了1991-2014近24年发表的782篇BFI-44中、英文文献,最终筛选出85篇英文文献,采用信度概化方法对其进行了元分析。分析考察了BFI-44各维度的α系数值的分布与变化范围,并以样本量、国籍、测验语言版本、平均年龄、男女比例作为预测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了影响BFI-44信度水平的因素。结果显示BFI-44各维度α系数均接近0.8;样本量、国籍、男女比例对各维度的信度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在应用BFI-44测验时,要报告BFI-44当前测试样本的α系数,忌犯“信度引入”错误,同时应注意样本量、文化差异、被试比例对α系数的影响。
- 黎红艳徐建平陈基越范业鑫
- 关键词:人格测验
- 认知诊断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认知诊断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和现代测量学有效结合的产物,是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测量方式和测验设计方法。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认知诊断理论在学业评价和教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认知诊断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模型——规则空间模型,对国内外近年来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并指出认知诊断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陈瑾徐建平赵微
- 关键词:规则空间模型
- 现代学校制度研究述评被引量:11
- 2005年
- 近年来,现代学校制度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专有名词。现代学校制度究竟作为怎样的问题提出?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做了哪些研究?今后应如何深入?本文对10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引起对该问题的关注。
- 徐建平
-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专有名词教育研究
- 重测现象的机制以及复杂警示对其影响的探讨
- 以大学生为被试,借鉴Loftus提出的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在人工条件下模拟了目击者记忆过程。通过前后测2(有警示、无警示)×2(有干扰、无干扰)实验设计,研究事件虚假记忆中的重测现象机制,并在传统指导语作为警示条...
- 闫阅徐建平高梦梓彭宇
- 计算机汉字输入认知过程实验研究
- 2013年
- 使用计算机输入汉字是中小学生及成年人必备的技能之一,目前最常用的输入方案有音码和形码两种。汉字输入是涉及汉字音、形、义等信息并由多个认知环节构成的完整加工过程。在看打、听打、想打等三种不同输入情境下,输入刺激不同,认知过程也不同。研究采用实验法考察了五笔和拼音两种输入方案在不同输入情境下的认知过程。结果表明,两种输入方案的错误率无显著差异;采用音码在看打与听打情境下反应时无差异,采用形码看打时的反应时少于听打。结果证实两种输入方案经历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为开发既能提高中小学生汉字输入能力,又符合汉字字形结构认知规律的输入方案提供了研究依据。
- 周瀚徐建平
- 关键词:计算机输入音码形码汉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