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博佳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塞
  • 4篇梗塞
  • 3篇神经功能
  • 3篇体积
  • 3篇模型大鼠
  • 3篇急性
  • 2篇针刺
  • 2篇神经功能恢复
  • 2篇神经损伤
  • 2篇头穴
  • 2篇头穴丛刺
  • 2篇头针治疗
  • 2篇年龄
  • 2篇年龄组
  • 2篇缺血
  • 2篇脑梗塞体积
  • 2篇脑缺血
  • 2篇井穴
  • 2篇梗塞体积

机构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1篇徐博佳
  • 3篇张秀花
  • 3篇孙世晓
  • 3篇郑祖艳
  • 1篇李崖雪
  • 1篇任那
  • 1篇时国臣
  • 1篇马志新
  • 1篇刘潇
  • 1篇张海芳
  • 1篇蒋鹏
  • 1篇郑晓旭
  • 1篇宋楠楠
  • 1篇周丽颖

传媒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穴点刺出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影响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观察井穴点刺出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方法 :将 4 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井穴治疗组、假手术组 ) ,并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永久性栓塞模型 ,通过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井穴点刺出血可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 ,其疗效肯定 (P <0 .0 1) ,而早期采用体针治疗作用不明显。
张秀花孙世晓徐博佳
关键词:脑梗死体积
头穴丛刺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证明头穴丛刺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3月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法造模,给予模型组和针刺组14天随机不同应激刺激,之后对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选"百会""神庭"及"四神聪",留针20 min,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治疗14天。在实验前1天、实验的第14天、21天、28天对大鼠进行测量体重、open-field评分及糖水消耗试验。结果:造模后14天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造模后21天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针刺组大鼠仅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糖水消耗量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不明显(P>0.05);造模第28天模型组大鼠体重、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糖水消耗量均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法制造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有治疗作用。
徐博佳郑祖艳蒋鹏张海芳
关键词:头穴丛刺
头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S100B蛋白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观察头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血清S10 0B蛋白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 8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头针组及对照组 ) ,利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 ,测定其血清中S10 0B蛋白含量治疗前后的变化 ,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 :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降低血清S10 0B蛋白浓度 ,其疗效好于对照组 ,P <0 .0 1。
孙世晓张秀花徐博佳
关键词: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S100B蛋白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塞体积及脑水分含量的影响
目前针刺对中风的治疗多局限于疾病后期的康复辅助治疗,还未完全发挥针刺对中风病的治疗作用。为此,本文将重点观察针刺对急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本文实验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造局部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
徐博佳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脑梗塞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
文献传递
针刺背俞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背俞穴组,以钳夹伤大鼠坐骨神经方法制作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后采用针刺背俞穴方法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P<0.05)。
徐博佳孙申田
关键词:针刺背俞穴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针刺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一直是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针刺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段,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促进周围神经...
徐博佳
关键词:针刺周围神经损伤年龄因素
头穴丛刺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CR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应激刺激模型大鼠下丘脑CRF的影响。方法:将64只3月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盐酸氟西汀组,每组16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法造模14天,头穴丛刺组进行针刺治疗,选"百会"、"神庭"及"四神聪",留针20 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14天;盐酸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1 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开野实验,末次治疗结束后24 h将大鼠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CRF阳性细胞比,RT-PCR法检测下丘脑CRFmRNA表达。结果:治疗前模型组、头穴丛刺组、盐酸氟西汀组大鼠开野实验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头穴丛刺组、盐酸氟西汀组无明显差别(P>0.05),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头穴丛刺组、盐酸氟西汀组(P<0.05),头穴丛刺组与盐酸氟西汀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可以纠正慢性应激刺激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抑制慢性应激刺激模型大鼠下丘脑CRF的表达,效果接近阳性对照组盐酸氟西汀治疗。
郑祖艳徐博佳周丽颖吴明娟
关键词:头穴丛刺抑郁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井穴刺血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张秀花孙世晓徐博佳
关键词:IL-8水平刺血疗法井穴脑梗塞体积去白细胞溶酶体酶
头针治疗对不同年龄组Bell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对不同年龄组Bell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位患者按年龄分为幼年、成年及老年组,再将各年龄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头针组,利用面神经运动功能量化评分及面神经功能分级的方法,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论:头针治疗可促进Bell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减轻年龄因素,特别是幼年因素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徐博佳孙申田
关键词:不同年龄组神经功能恢复
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电针夹脊穴法和传统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时国臣郑祖艳徐博佳郑晓旭宋楠楠
关键词:电针夹脊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