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鲁阳

作品数:45 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腹腔
  • 15篇腹腔镜
  • 9篇关节炎
  • 8篇肿瘤
  • 8篇胃癌
  • 8篇风湿
  • 7篇切除
  • 7篇疗效
  • 7篇类风湿
  • 7篇脊柱
  • 7篇肠癌
  • 6篇直肠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关节
  • 6篇风湿关节炎
  • 5篇手术
  • 5篇结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直肠肿瘤
  • 4篇入路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烟台市烟台山...
  • 16篇海阳市第三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45篇张鲁阳
  • 18篇马君俊
  • 15篇郑民华
  • 14篇于文广
  • 12篇董峰
  • 12篇臧潞
  • 11篇张学顺
  • 9篇孙晶
  • 8篇孙永华
  • 8篇冯波
  • 8篇尉世同
  • 7篇陆爱国
  • 6篇何子锐
  • 6篇宗雅萍
  • 5篇卢世涛
  • 4篇薛佩
  • 3篇胡伟国
  • 3篇宗世华
  • 2篇吴超
  • 2篇吴超

传媒

  • 6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华航海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风湿病与关节...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全国第十一届...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全国自身免疫...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准实验设计方法,以山东省海阳市东村和方圆两个办事处区域内的轻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东村辖区COPD患者61例(管理组)接受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戒烟宣传、脱离有害环境、使用流行性感冒疫苗、知识教育等。方圆辖区60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管理3年后随访,管理组管理前与管理2年和3年后比较,BODE指数(字母所示依次为体重指数、气流阻塞、呼吸困难、运动能力)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同期(P〈0.01);管理3年后患者年均感冒次数、急性加重次数、因COPD就诊次数明显低于自身管理前和对照组同期(P〈0.05)。在肺功能方面,两组管理前和3年后比较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但二者变化不大(P〉0.05)。结论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对COPD患者进行管理,可以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和就诊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张鲁阳邹德奇张学顺徐艳丽高海赵建伟鲁宁
关键词:疾病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脊柱关节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在治疗脊柱关节病(SpA)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SpA患者接受依那西普50 mg/周+来氟米特20 mg/d联合治疗,所有入组病人每10 d记录一次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患者及医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功能指数(BASFI)、C-反应蛋白(CRP)、血沉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21例入组病人在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患者及医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BASDAI、BASFI、C-反应蛋白、血沉,显示出显著改善。安全性方面,注射部位反应6/21(其中1例出现局部结节红斑,直径超过50mm),头痛2/21,上呼吸道感染3/21例,腔隙性脑梗死1/21(因怀疑可能与应用依那西普有关,该例病人在应用1周后退出观察),血液系统改变中有6/21例,出现淋巴细胞的轻度升高,肝功轻度异常4/2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肾功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在脊柱关节病治疗中,10周时症状迅速得到控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是安全的。
尉世同孙永华邹巧菲张鲁阳卢世涛宗世华
关键词:脊柱关节病依那西普来氟米特
miR-124a、let-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124a和let-7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择期行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化疗前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miR-124a和let-7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化疗疗效将患者分为疾病控制组和疾病进展组,分析外周血miR-124a和let-7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外周血miR-124a和let-7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肿瘤≥3 cm、中低分化、TNM分期Ⅳ期和有淋巴转移的患者外周血miR-124a和let-7表达量更低。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患者外周血miR-124a和let-7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患者,CR 0例(0.0%),PR 12例(12.6%),SD 20例(21.1%),PD 63例(66.3%),ORR为12.6%,DCR为33.7%。疾病控制组化疗后外周血miR-124a和let-7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疾病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miR-124a和let-7相对表达量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rs=0.613、0.574,均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miR-124a和let-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和化疗疗效相关。
董峰马君俊孙晶张鲁阳蔡正昊
关键词:LET-7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经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经尾侧-中间联合入路(简称尾侧联合入路)与传统中间入路(简称中间入路)在手术学、肿瘤学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68例右半结肠癌病人。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尾侧联合入路组37例及中间入路组31例。采用West分级系统评估比较两组的CME完成质量以及手术安全性、术后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病人均经CME完成质量评估。尾侧联合入路组CME完成率为86.5%,中间入路组CME完成率为80.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尾侧联合入路组腹腔镜下解剖时间较中间入路缩短[(62.70±12.22) min比(70.39±11.98) min,P=0.01]。两组病人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远期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经尾侧联合入路可缩短腹腔镜下解剖时间,CME完成质量、安全性、预后两种手术入路相当。
刘海山蔡正昊马君俊孙晶何子锐臧潞董峰冯波宗雅萍薛佩张鲁阳陆爱国郑民华
关键词:结肠癌
靶向干扰DNMT1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结肠癌SW620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干扰DNMT1基因的慢病毒并感染结肠癌SW620细胞株,观察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合成DNMT1 shRNA寡核苷酸链,与p CDH-CMV-MCS-EF1-cop GFP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包装后的病毒感染SW620细胞,分为3组:Lentivirus-DNMT1组(LV-DNMT1)、Lentivirus-vector组(LV-vector)、空白对照组(Blank)。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DNMT1及T-cadherin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干扰DNMT1的慢病毒载体。与LV-vector组和Blank组比较,LV-DNMT1组DNMT1 mRNA(0.49±0.09)和蛋白(0.39±0.11)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T-cadherin mRNA(0.74±0.12)和蛋白(0.69±0.13)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LV-vector组和Blank组比较,LV-DNMT1组第12 h、24 h、36 h、48 h、72 h时的OD(570)值降低(P<0.05),细胞总凋亡率(26.06%)增加(P<0.05),穿膜细胞数目[(21.33±8.02)个]和细胞迁移距离[(303.27±47.58)μm]减少(P<0.05)。结论 DNMT1慢病毒载体可有效敲减DNMT1表达和上调T-cadherin表达,抑制SW62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其侵袭、迁移能力。
董峰马君俊何子锐张鲁阳洪希周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1慢病毒结肠癌生物学行为
腹腔镜进展期胃癌D2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与疗效——基于韩国COACT1001研究的思考被引量:5
2018年
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这一微创技术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亦成为当前外科的一大热点。早期胃癌接受腹腔镜根治手术已成为共识。2014年.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已将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作为I期胃癌患者的常规手术方式。目前的争议主要在于腹腔镜进展期胃癌的肿瘤根治性以及远期疗效。
马君俊张鲁阳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技术远期疗效淋巴结清扫远端胃癌根治术
健康教育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6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入组后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包括LEF,MTX和非甾体抗炎药等;观察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
于文广张学顺张鲁阳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类风湿性关节炎
仰卧位ERCP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俯卧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仰卧位ERCP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本中心行ERCP的52例病人,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ERCP各步骤(进镜显示乳头、插管、取石和鼻胆管引流)的操作时间,Freeman插管难度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病人的主观感受。结果:仰卧位组男11例,女15例;俯卧位组男14例,女12例,两组基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Freeman评分(P=0.601)及操作时间(P=0.54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操作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显示,进镜阶段两组心率(仰卧位组P=0.010,俯卧位组P=0.027)及平均动脉压(仰卧位组P=0.001,俯卧位组P=0.021)均有显著升高,和基础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仰卧位ERCP操作与俯卧位有同样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张鲁阳毛志海郑民华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仰卧位安全性有效性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白塞病1例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并发白塞病(BeheetS disease,BD)临床较少见。我们遇到 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5岁。因“严重头晕、黑便4天”入院。1992年出现...
尉世同孙永华邹巧菲张鲁阳
文献传递
头侧中间入路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头侧中间入路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术后短期疗效以及手术技术上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12月32例头侧中间入路保留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史资料,并与同期29例传统中间入路保留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人均成功接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头侧中间入路组手术时间(103.6±16.9)min,淋巴结清扫时间(17.2±2.7)min,术中出血(95.3±21.5)m L和总淋巴结清扫数(17.1±7.2)枚,与传统中间入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头侧中间入路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3.3±1.2)枚,与传统中间入路的(1.9±1.2)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侧中间入路用于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在不延长手术时间的基础上,达到较彻底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第253组淋巴结清扫。尚需更多病例以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胡伟国张鲁阳洪希周马君俊董峰臧潞冯波陆爱国宗雅萍孙晶郑民华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入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