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鹏

作品数:3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硅藻
  • 8篇海底
  • 7篇沉积物
  • 5篇地理实体
  • 5篇海域
  • 4篇西沙海槽
  • 4篇海槽
  • 4篇表层沉积物
  • 4篇沉积硅藻
  • 3篇软泥
  • 3篇气候
  • 3篇古环境
  • 3篇海平
  • 3篇海平面
  • 2篇地震
  • 2篇地质
  • 2篇第四纪
  • 2篇有机碳
  • 2篇砂矿
  • 2篇砂矿资源

机构

  • 22篇广州海洋地质...
  • 12篇国土资源部
  • 5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1篇张金鹏
  • 14篇朱本铎
  • 5篇张伙带
  • 5篇陈炽新
  • 5篇黄文星
  • 4篇万荣胜
  • 4篇李超
  • 3篇邓希光
  • 3篇蔡观强
  • 2篇吕文超
  • 2篇祝跃
  • 2篇彭学超
  • 2篇张江勇
  • 2篇刘丽强
  • 2篇陈泓君
  • 2篇杨胜雄
  • 2篇苏丕波
  • 2篇韩冰
  • 2篇罗时龙
  • 1篇吴聪

传媒

  • 3篇第二届深海研...
  • 3篇2013年全...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地质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福建地质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平面上升压力下厦门大学白城湾整治的探析
2009年
厦门大学白城湾为福建厦门岛南部、九龙江口外的一个小型海湾,水动力环境复杂。在海平面上升压力下,该区域的环境地质问题会进一步的突显。结合前人在此区域的研究成果,详细阐明海湾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探讨有效合理防预整治措施,应对海平面上升而产生的影响,以期构建和谐的海湾环境。
张金鹏罗时龙李超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环境地质
南海西沙海槽近120ka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对南海西沙海槽83PC柱状样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分析鉴定和氧碳同位素测试,结合碳酸盐含量及AMS14C测年,并采用古生态转换函数FP—12E计算了表层海水古温度,揭示了该海区近120ka以来的古环境气候特征。浮游有孔虫分析显示冰期丰度低而间冰期丰度高,暖水种的百分含量随冰期一间冰期旋回而变化,温凉水种MIS5期以来百分含量逐渐降低。转换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冬季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1.3~26.4℃,夏季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8.2~29.5℃,季节温差为2.7~6.9℃。与南海南部转换函数古温度对比表明,MIs2-MIS5期南海南部和北部的温差较明显,反映北半球冰盖扩张和东亚季风强盛,冰期时南海南北的温差梯度进一步增大,指示冰期时冬季风增强。研究区在末次冰期以来出现短期气候快速变冷的新仙女木事件和多次Heinrich事件,说明全球性气候变化事件在南海也有沉积记录。
庄畅陈芳张金鹏周洋程思海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气候变化晚第四纪
南沙海域海底浅层第四系地震地层结构与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科技进步使得地震采集数据量及其精度实现质的飞跃,南沙海域的地震调查,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等离子震源,获得地震剖面精度优于3m局部甚至可在1m之内,为科学研究、工程、浅层资源、地质灾害预警等研究奠定基础.在南沙第四系识别出了七个地震反射界面,确定500ms至海底沉积区间内地震层序与三期海平面升降并与冰期、间冰期对应,典型地震剖面展示第四纪至少有三套完整的具有三角洲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的地震相证据,与全球的第四纪海平面的变化一致.精细的浅层地震结构表明:南沙的地质现象丰富,浅层断层非常发育,下切河谷、泥石流、滑坡等地质遗迹的形成的地震相清晰,是地质活动频繁的地区.
陈洁万荣胜万荣胜张金鹏韩冰
关键词:海平面升降
海洋沉积物^(32)Si测年方法研究
2019年
天然^(32)Si是宇宙射线成因的,随着降水进入湖泊或海洋,被硅质生物摄取后最终存在于生物硅中。^(32)Si来源单一,生产速率相对恒定,半衰期为150 a,可测年的时间尺度为100~1 000 a,是该时间尺度最合适的测年核素,填补了百年到千年时间尺度测年方法的空白。本文建立了海洋沉积物^(32)Si的测量方法,主要步骤为:(1)样品前处理;(2)生物硅的分离与纯化;(3)生物硅样品中磷的分离与纯化;(4)^(32)P的制样与β计数测量。全程通过硅钼蓝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监测实验过程硅和磷的损失情况,对南沙海域采集的沉积物岩心进行研究,得到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32)Si的平均活度为16.60 mBq/kg,范围值为8.39~33.34 mBq/kg;^(32)Si在SiO_2中的平均比活度为0.356 Bq/kg,^(32)Si的核素丰度平均值为1.29×10^(-16 )(^(32)Si/SiO_2);根据岩心^(32)Si活度估算得深水区(水深1 335~1 537 m)和浅水区(121~141 m)岩心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106 cm/a、0.191 cm/a;根据^(32)Si活度计算^(32)Si的平均沉降通量为2.14×10^(-6 )Bq/(cm^2·a),与参考文献的结果较为吻合。
詹晓青李超贾磊张金鹏刘广山
关键词:生物硅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
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硅藻的高分辨空间分布及其与现代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通过对南海中北部1266个站位19种硅藻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偏好的研究,查清了南海中北部沉积硅藻高分辨的空间展布特征,并探讨了硅藻分布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南海北部陆架和西部陆架表层沉积硅藻以广温的半咸水潮间带种或沿岸种和咸水半咸水浅海种为主,珠江口以东的粤东北部陆架Paralia sulcata呈集中分布,粤西北部陆架多样性最佳,Cyclotella stylorum相对富集,西部陆架则以Cyclotella striata占显著优势。北部陆坡和西部陆坡以热带浮游远洋种为主,其中Azpeitia nodulifera和Nitzschia marina分别在琼东南陆坡、西部陆坡和东北部陆坡占优势地位,Chaetoceros messanensis、Fragilariopsis doliolus集中分布于北部陆坡。深海盆以热带浮游远洋种为主,A.nodulifera最具优势,其次为N.marina,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Thalassiosira eccentrica在吕宋海峡入口、深海盆东部和东南部礼乐岛坡集中分布。硅藻种和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热带远洋种与表层海水温度显著正相关,广温广布种与温度和盐度呈一定正相关,多数沿岸种和浅海种与盐度显著负相关。硅藻组合与海洋流系控制下的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可分为6个硅藻组合,其中陆架区3个组合主要受到盐度和营养盐(NO3,PO4,SiO4)浓度的影响,陆坡区2个组合主要受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营养盐(PO4)浓度的影响,而深海盆硅藻组合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对比前人研究,本文提高了对南海沉积硅藻空间分布认识的分辨率,充实了研究相对薄弱的西部陆架和深海盆的最新资料,佐证并修正了前人基于少量数据而得出的硅藻组合分区认识,消弭了前人观点的分歧。生物因素和沉积过程会使沉积硅藻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关系更为复杂。
李顺吴聪吴聪荆夏陈炽新蔡观强荆夏张江勇李学杰张金鹏
关键词:南海中北部硅藻环境因子表层沉积物
我国海底命名的新进展(摘要)
海底地理实体是海底可测量并可划分界限的地貌单元,如大陆架、海山、海盆等.如同陆地的自然地理实体必须赋予名称一样,海底地理实体也应该赋予名称,此行为称为海底命名.对已确认的海底地理实体进行正式命名已成为国际惯例,许多海域的...
朱本铎张金鹏黄文星张伙带
关键词:地理实体国际海域近海海域
文献传递
中国近海砂矿资源开发与利用及相关战略建议
文章叙述了中国近海砂矿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近海海砂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了近海海砂勘探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对近海海砂资源的综合利用。
张金鹏万荣胜朱本铎
关键词:资源利用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南海西沙海槽111PC孔的硅藻与古环境记录被引量:1
2012年
对南海西沙海槽111PC孔沉积物中的硅藻化石研究表明,硅藻以热带、亚热带浮游性种类和近岸性种类为主,可划分出6个硅藻组合带,大体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6个期次。结合有地层对比意义的属种及组合,建立了里斯冰期以来本孔的硅藻生物地层框架。硅藻丰度、属种组合变化指示海区气候经历了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及不稳定性波动。晚玉木冰期硅藻丰度高,冰后期、中玉木冰期次之,里斯冰期至早玉木冰期丰度较低,这与南海西南部不同,与南海东北相似但也不尽相同。里斯冰期至里斯玉木间冰期转换阶段,硅藻属种对气候变暖的反应较快。硅藻属种特征显示中玉木冰期气候为弱暖期,且有早晚两个暖湿阶段。硅藻属种的不连续分布也表明沉积环境在部分时段极不稳定。
张金鹏崔兆国彭学超陈泓君蔡观强陈炽新张伙带
关键词:硅藻古环境生物地层西沙海槽
互联网思维下的海洋微体古生物学发展
<正>海洋微体古生物学涉及的门类种类众多,属种分类系统纷繁复杂,专业性强,工作经验即为重要,一般需要从业者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积累,方可在某一门类有所建树。从业者通常是借助专业的显微镜开展化石鉴定与拍片制图,并依赖古书籍、旧...
张金鹏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文献传递
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晚全新世沉积硅藻研究
微体古生物--硅藻是追溯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重要标志性生物,被广泛应用于中新生代沉积层的研究,以判别环境的演化。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是台湾海峡西侧水体较浅而受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气候、构造运动、陆地和海洋水文多要素及人类活动控...
张金鹏
关键词:微体古生物硅藻数量生态学表层沉积物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