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DDH髋臼盂唇损伤部位及程度评价的意义
- 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对患儿髋关节盂唇损伤的部位及程度进行评价。方法 前瞻性对15例DDH患儿进行超声引导下髋关节MR造影检查,分别对前盂唇、外上盂唇及后盂唇形态进行观察,评价盂唇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并与手...
- 王晓亮孟祥虹王植刘竞艳李晓峰张晓光
- 关键词:DDH
- 磁共振技术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进展研究
- 2024年
- 腕关节损伤是指腕部遭受外力作用或由于过度使用而导致腕关节结构的损伤,常见的腕关节损伤包括扭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治疗腕关节损伤通常包括冷敷、使用止痛药物和绷带、石膏固定以及康复训练等。对于损伤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修复或重建受损的结构。及早的医疗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腕关节损伤的康复和功能恢复,所以腕关节损伤的有效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康复建议和指导。磁共振技术在腕关节损伤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提供详细的结构图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 张晓光王植孟祥红郭林董肖蔓
- 关键词:磁共振技术腕关节损伤
- MRIT2加权像与扩散张量成像量化指标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MRI T2加权像(T2WI)量化指标与扩散张量成像(DTI)量化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天津医院术前行MRI及DTI检查并完成术后随访的140例CSM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系统康复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估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将上述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其JOA评分改善率≥50%)和恢复不良组(其JOA评分改善率〈50%)。比较2组患者MRI T2WI量化指标[包括脊髓受压百分比(MSCC)、脊髓信号强度比值(SCR)和脊髓横截面积(TA)]和DTI量化参数[包括脊髓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RI T2WI与DTI各量化指标对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价值。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与影像学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M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MSCC、SCR、TA、ADC及FA预测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3、0.682、0.706、0.719和0.749,其预测界值分别为44.85%、1.561、0.46cm2、1.339×10-3mm2/s和0.386。DTI各量化参数的AUC均大于T2WI量化指标。MSCC与SCR的预测价值较低(其AUC均小于0.7);TA、ADC和FA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其AUC 0.7-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JOA评分、TA≤0.46cm2和FA≤0.386均为CSM术后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CSM术后预后不良的AUC(0.871)明显高于JOA评分的AUC(0.760),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模型以0.360为预测界值,敏感度为80.39%,特异度为77.53%。 结论 将JOA评分、MRI T2WI与DTI量化指标相结合,可更准确地预测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也�
- 申沧海徐宝山杨强张晓光李晓峰李奇马信龙
-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症
- 骨科牵引钉对MR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 <正>目的:研究骨科牵引钉对患者及MR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定量测量证明部分种类牵引钉可安全用于MR检查。材料与方法:超导型1.5T MR(GE Healthcare)仪,头颅专用线圈,足踝外科常用不锈钢材质0.8mm锥三...
- 张晓光刘竞艳王植
- 文献传递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方法
-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的MRI检查方法,得到最理想的序列组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附着于胫骨髁间前窝,向后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侧髁内面的后份,有制止胫骨前移的作用,大多数人的前交叉韧带是扭曲的,并且较
- 张晓光王直
- 文献传递
- 动态MRI及斜矢状MRI在颈椎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颈椎MR非常规检查技术(动态MRI及斜矢状MRI)在颈椎病M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符合颈椎病症状的门诊患者行常规MRI及动态MR-T2WI(过屈-过伸位)、斜矢状MR-T2WI(与颈椎矢状面呈4...
- 王淑丽张晓林张晓光
- 文献传递
- 颈椎病患者下段颈椎功能单元稳定性与椎管狭窄程度相关性分析
-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下段颈椎功能单元(颈3—6水平)的稳定性与相应节段椎管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选取准备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39例,全部拍摄MRI及动力位颈椎CR片,经下段颈椎功能单元稳定性与椎管狭窄程度分组并进行对比研究...
- 王淑丽潘涛郭林张晓光王林森
- 关键词:颈椎病椎管狭窄病理机制
-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脊柱MRI征象,观察椎体、终板、椎间盘及椎管等变化,并与X线平片及CT片进行比较。结果:椎体结核早期,MRI上可见椎体形态正常,椎体前中部骨质破坏,呈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椎体终板局限性破坏,椎间盘信号不均匀,可见囊状小脓肿形成;椎旁软组织肿胀或少量脓肿形成。MRI对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及椎管受累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及CT(P<0.05)。结论:MRI对病变椎体病理改变具有高敏感性,使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MRI可清晰显示脊柱结核的椎体骨炎、椎旁脓肿、终板破坏及受累椎管狭窄程度,并有助于与椎体肿瘤的鉴别。
- 宋其韬王林森张晓光李晓峰
- 关键词:结核脊柱磁共振成像
- 核磁神经成像术在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核磁神经成像术在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单侧骶骨骨折24例,均为Tile分型C1型,Denis分型Ⅱ型16例、Ⅲ型8例;双侧骶骨骨折16例,均为Tile分型C3型,Denis分型Ⅱ型,均为骶骨"U"形骨折。所有患者均存在腰骶神经损伤表现,采用对比增强三维核磁神经成像术(contrast-enhance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CE-3D MRN)检查明确骶神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将L_(5)及S_(1)~S_(4)神经依据侧别及椎管内(intraspinal type,IS)、椎间孔内(intraforaminal type,IF)及椎间孔外(extraforaminal type,EF)进行分段定位,并判断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将各段神经损伤数量进行整体及两两配对χ^(2)检验。11例患者进行神经探查术,根据术中所见记录神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并与CE-3D MRN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E-3D MRN显示腰骶神经损伤发生侧均存在骶骨骨折,共239段神经发生不同程度及部位的损伤。统计分析显示神经损伤发生由多至少依次为S_(1)、S_(2)、L_(5)、S_(3)、S_(4)神经;除S_(1)、S_(2)间及S_(3)、S_(4)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神经损伤发生例数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例手术患者术中直视下见神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与影像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0)。结论核磁神经成像术能够清晰、准确显示骶骨骨折合并腰骶神经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作为此类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腰骶神经损伤具有S_(1)、S_(2)最为多发,L_(5)次之,S_(3)、S_(4)最少的特征。
- 张晓光贾健陈文欢董潇蔓田维郭林王植
- 关键词:骶骨骨折脊神经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成像
- 骨科牵引钉对MR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 目的:研究骨科牵引钉对患者及MR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定量测量证明部分种类牵引钉可安全用于MR检查.材料与方法:超导型1.5T MR(GE Healthcare)仪,头颅专用线圈,足踝外科常用不锈钢材质0.8mm锥三角刃克...
- 张晓光刘竞艳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