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清
- 作品数:33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改良双回波成像对肝脏脂肪测量的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30°小翻转角射频脉冲,通过短回波时间(TE:2.1ms)成像,校正同相位图像信号强度,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双回波技术、改良双回波技术及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1H-MRS)分别测量肝脏左右叶脂肪含量,计算脂肪酸含量分数%F、%F_(corrected)与%F_(MRS);以%FMRS为标准,评价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比较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_(corrected)与%F_(MRS)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6、0.911,(P均<0.0001);Kappa值分别为0.865(95%可信区间0.676~0.903)、0.901(95%可信区间0.816~0.937),一致性均较好;%F_(corrected)与%F_(MRS)的一致性较%F与%F_(MRS)的高。结论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能够纠正T_1偏倚,减少T_2*衰减及脂肪峰多重性/J耦合的影响;能更准确半定量评价肝脏脂肪酸含量。
- 张德清王东东姜春晖黄钟情胡云方张红萍程英孟志华
- 脂肪组织和脂肪肝中多模态MRI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分析脂肪组织和脂肪肝中多模态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60名疑似脂肪性肝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多模态MRI组和常规MRI组,每组各30例。常规MRI组采用常规MRI扫描技术进行扫描,多模态MRI组采用MRI改良双回波成像的多模态MRI扫描。以两组患者的肝脏组织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多模态MRI组患者中30例患者全部经肝脏活检确诊为脂肪性肝脏病变患者,经多模态MRI全部得以检出,检出率为100.00%;常规MRI组患者中28例患者经肝脏活检确诊为脂肪性肝脏病变患者,经常规MRI检查18例患者影像学诊断为脂肪性肝脏病变,检出率为64.2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非脂肪性肝脏病变患者被误检。结论:多模态MRI能够提高脂肪性肝脏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张俊安张德清欧阳石连廖学清唐念
- 关键词:脂肪肝
- MRI增强3D-FLAIR序列显示耳眩晕内耳内淋巴积水的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3D-FLAIR序列在耳眩晕内耳内淋巴积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3例自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且明确诊断的耳眩晕患者,给予全部患者MRI造影检查,对患者实施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并于注射6h后对患者实施增强3D-FLAIR序列内耳MRI成像检查,对前庭与耳蜗积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部63例患者中轻度积水患者28例,检出率达44.44%,重度积水患者13例,检出率达20.63%,无积水患者共计22例,阳性检出率为65.08%。患耳耳蜗积水患者共计11例,占17.46%,轻度积水患者7例,检出率达11.11%,重度积水患者4例,检出率达6.35%,明确阴性患者共计15例,占23.81%,37例患者无法判断,占58.73%,明确耳蜗积水阳性患者前庭积水同为阳性。结论:MRI增强3D-FLAIR序列在耳眩晕内耳内淋巴积水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临床评估内耳内淋巴积水严重程度,其中,MRI增强3D-FLAIR序列前庭积水显示较好,针对耳蜗积水显示不佳,故而为了提高疾病检出率和确诊率有必要联合应用其他检查手段。
- 黄辉孟志华张德清黎丽陈琳廖学清张俊安周懿君袁晓茜罗许勇
- 关键词:耳眩晕
- MRI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躯体化障碍患者小脑微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是否存在双侧小脑,尤其是小脑齿状核微观结构异常。方法应用3.0T MRI成像仪对28例躯体化障碍患者(SD组)及2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MRI弥散张量成像,测量2组双侧小脑髓质、齿状核表观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分数值,比较2组左右侧小脑差异。结果 SD组右侧小脑齿状核各向异性分数值较左侧升高(P<0.05),右侧表观弥散系数与左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右侧小脑髓质和齿状核表观弥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右侧小脑髓质、齿状核表观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分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患者双侧小脑齿状核不对称性较正常人增强,存在小脑结构侧化性类型异常。
- 程晓阳张泉王俭姜春晖马娟张德清刘文亚母代斌
-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齿状核
- 脑泡型包虫病MR质子波谱特征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脑泡型包虫病(CAE)的1H MRS特点。方法 13例经病理诊断(7例)和临床诊断(6例)为CAE患者(共33个病灶),应用3.0T双梯度超导MR仪,进行常规MR和2D多体素1H MRS检查,检测病灶实质区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实质区胆碱(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脂质+乳酸(Lip+Lac)、肌醇(mI)等代谢物的浓度,并计算Cho/Cr、NAA/Cr、(Lip+ Lac)/Cr、mI/Cr值,对各组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泡型包虫病(病灶实质区)的谱线特点表现为Cho、NAA峰不同程度地降低,明显的Lip峰伴或不伴Lac峰.CAE病灶实质区和正常脑实质区Cho/Cr、NAA/Cr、(Lip+ Lac)/Cr、ml/Cr值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范围分别为1.88(1.24 ~2.23)、1.32(1.07 ~1.58)、32.96(24.59~ 47.30)、0.91(0.67~1.08)和0.84(0.70~ 0.98)、2.00(1.80 ~2.18)、0.90(0.74 ~0.99)、0.26(0.18 ~0.31),NAA/Cr明显下降,Cho/Cr、ml/Cr轻度升高,(Lip+ Lac)/Cr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932、-6.086、-6.946、-6.984,P值均<0.01).结论 多体素1H MRS检查可以反映CAE的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代谢信息,是常规MR检查的必要补充.
- 王俭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姜春晖姚卫宏田兄玲张德清柳琛刘文亚温浩
- 关键词:棘球蚴病磁共振波谱学
- 磁共振成像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20例临床疑诊为CVST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作常规MRI、MRV扫描及DSA检查。比较不同的成像序列对CVST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组除两例经DSA确诊的CVST在MR图像上未显示外,其余12例CVST在MR图像上均显示;MRV显示12例23个病灶,表现为受累静脉窦管腔的狭窄、中断、充盈缺损及属支的迂曲扩张,MRV显示的病变静脉窦数目多于其他检查方法,MR(包括常规MRI及MRV)对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85%。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CVST的有效手段。
- 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巴哈提.哈立亚王俭张德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
- 常规MRI阴性HIV感染者无神经症状期脑~1H-MRS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常规MRI阴性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无神经症状期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资料与方法搜集无神经症状期HIV感染者28例,HIV阴性健康自愿者30名,行MRI平扫、点分辨波谱(PRESS)1H-MRS扫描。测定脑皮质、深部核团及白质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NAA/Cho、(NAA+Cho)/Cr及(Cho+Cr)/NAA值。结果无神经症状期HIV感染者脑皮质、深部核团及白质NAA/Cr值均降低,(Cho+Cr)/NAA值升高,Cho/Cr值无明显变化。额上回皮质NAA/Cr、NAA/Cho、(Cho+Cr)/NAA值,额上回白质NAA/Cr、(NAA+Cho)/Cr、(Cho+Cr)/NAA值,顶叶白质NAA/Cho、(Cho+Cr)/N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V感染无神经症状期,常规MRS阴性时,1H-MRS可以检测到脑早期代谢异常。额上回皮质、尾状核头部、额上回、顶叶白质NAA/Cr、NAA/Cho、(Cho+Cr)/NAA值有明显变化。
- 张德清王俭买买提艾力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潘珂君肖琳张跃新
- 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无神经症状
- 泡状棘球蚴脑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建立泡状棘球脑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颅骨穿刺直视下脑内不同深度接种及经颈内动脉注入接种的方法建立三组动物模型,混悬液分别制备为每毫升含约3~5×103个及5~10×103个原头节。结果:高浓度接种液、颅骨穿刺直视下脑内不同深度的两种方法接种成功,接种率分别为26.32%及5.56%。结论:泡状棘球蚴脑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具有可行性;颅骨穿刺直视下脑内接种方法更易成功,接种点应靠近脑膜,血管丰富的区域。
- 张黎敏王俭张德清姜涛
- 关键词:泡状棘球蚴兔脑动物模型
- AIDS局灶脑炎MRI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AIDS局灶脑炎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综合诊断为AIDS局灶脑炎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钆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结果 AIDS局灶脑炎病灶95.23%多发,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及皮髓交界区;形态为环状或不规则状,少数为结节状。MRI平扫病灶实质区主要为等T1WI等T2WI信号,坏死区为稍长T1WI长T2WI信号,T2 Flair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可呈环状、结节状、"靶征"样强化。DWI上病灶主要为高信号。结论 AIDS局灶性脑炎MRI平扫、钆对比剂增强、DWI成像特征明显;综合各种检查信息能为病灶定性诊断、区分各种成份及确定病程提供有力依据。
- 张德清杨成新王俭宋玉霞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焦玉梅
- 关键词: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边缘带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胶质瘤边缘带的ADC值变化特点,评价其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边缘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切片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其中高级别(WHOⅢ-Ⅳ级)胶质瘤25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15例,分别进行常规MR平扫、DWI检查及钆对比剂增强扫描。DWI梯度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0 s/mm21、000 s/mm2,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区及水肿区周围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及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及水肿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明显高于瘤周水肿区;高级别胶质瘤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明显高于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与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推测胶质瘤肿瘤细胞的浸润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制定。
- 姜春晖王俭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张德清
- 关键词:脑胶质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