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 作品数:43 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林改错》与中医神志病浅议被引量:6
- 2012年
- 《医林改错》是清代中医大家王清任所著。其书不拘古训,重视解剖,立法创方,在中医神志病证上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认为脑具有产生感觉和支配语言的功能,记忆功能,管理躯体运动等;其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神志病证至今影响久远。
- 胡浩程瑛张彬杨晓华
- 关键词:《医林改错》神志病活血化瘀
- 清热解毒中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靶点研究
- 中风病的病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这是中风病治疗方法变化的根源所在。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分析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分析,来论证热毒内郁是中风病发病的重要病机。
- 曹晓岚张彬
-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治疗发病机制清热解毒中药
- 炎性因子与进展性卒中发病机制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进展性卒中(PS)是一种包括多种原因(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深部小梗死、脑出血等)、多种病理机制参与的复杂状态。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该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25%,因其在起病6h以后病情仍逐渐加重。
- 毕德荣张彬胡浩韩梅玲曹晓岚
-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发病机制炎性因子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脑深部
- 进展性卒中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作为客观存在的临床现象,进展性卒中(SIP)尚缺乏符合逻辑学的、具有严格内涵和外延的、一致公认的科学定义,其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呈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并除外占位效应(血肿或水肿)所致,仅提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不完全的,应该以“症状和体征”为判断标准更为合理。②对于具有不同病因学、不同危险因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临床亚型的个体来说,要明确界定一个时间段来定义SIP是武断的。
- 张彬胡浩
-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炎症反应
- 论化瘀通络法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基本治疗方法
- 缺血性中风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化瘀通络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而具有防治中风病的确切疗效,对于...
- 张彬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化瘀通络法
- 文献传递
- 从循证医学看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国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及其科学依据。
- 陈泽涛张彬
- 关键词:循证医学高血压病症防治
- 论痰为瘀之先被引量:6
- 2013年
- 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两种病理产物,痰、瘀同属阴津为病,二者均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引起疾病或导致疾病加重。同时,这两种致病因素以其胶着、黏滞之性而缠延难去,并易于或先或后相继产生而成为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历代对此多有论述。多数医家根据其性质、致病特点,认为痰瘀同源、痰瘀同病,且痰瘀可以同治。文章从文献、临床症状、舌苔脉象以及治疗原则、方剂等方面对痰、瘀进行论述,提出痰之产生在瘀之前,即痰为瘀之先。
- 张彬
- 关键词:痰瘀相关
-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病变,其运动症状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目前尚无可以根治的药物,随着西医的治疗的有限及其不良反应的显现,中医治疗成为一大热点,尤其是针灸治疗的优点越来越显现。文章综述近年针灸治疗帕金森的现状,为针灸治疗帕金森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
- 王迎丽张彬
-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治疗
- 浅谈老年病之心脑同治-论藏象体系心脑子系统之框架构建被引量:3
- 2009年
-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藏象学说将心与脑从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方面联系起来。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体内部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以阴阳学说为经纬,其间充斥五行学说的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个巨系统中,其核心思想是辨证的与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心与脑作为两个重要的脏器,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是,其功能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完全可以将二者纳入一个崭新的系统,那就是心脑子系统。这个系统中,心与脑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平行或者隶属关系来形容,二者之间有着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是藏象体系中重要的物质与功能子系统。而正是这些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构成了心脑同治的理论基础。
- 张彬曹晓岚
- 关键词:心脑同治
- 基于斑马鱼模型水合橙皮内酯增强免疫作用及基于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 2024年
- 目的 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枳壳的活性成分水合橙皮内酯增强免疫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种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以雷帕霉素建立尾部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模型,以酒石酸长春瑞滨建立静脉血管中巨噬细胞荧光强度减弱模型,检测水合橙皮内酯(10、20、50、100、200μg·mL^(-1))各给药组斑马鱼尾部中性粒细胞数目、斑马鱼尾部静脉血管中巨噬细胞荧光强度,计算中性粒细胞增长率和巨噬细胞改善率。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水合橙皮内酯增强免疫作用的机制,使用Pharm Mapper、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水合橙皮内酯靶点筛选,运用Gene 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增强免疫相关靶点,运用Venny2.1将上述两组靶点取交集后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在Cytoscape3.9.1软件中构建水合橙皮内酯的增强靶点PPI网络,并以节点度值的中位数筛选关键靶点。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水合橙皮内酯可显著增加斑马鱼尾部中性粒细胞数目(P<0.01、0.001)、静脉血管中巨噬细胞荧光强度(P<0.05),证明水合橙皮内酯具有抗雷帕霉素、酒石酸长春瑞滨引起的免疫力低下作用,呈剂量相关性。水合橙皮内酯增强免疫的作用机制可能与AKT1、EGFR、SRC、MMP9、ESR1等关键靶点及PI3K-Akt、Rap1、AGE-RAGE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水合橙皮内酯具有增强免疫作用,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Rap1、AGE-RAGE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于子翔吕婧刘璐张冠群张彬高燕赵渤年
- 关键词:枳壳增强免疫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