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玉
- 作品数:81 被引量:3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露头区与井下古岩溶充填物包裹体特征对比研究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储层经历多期水-岩作用改造,其分布发育规律异常复杂,古岩溶充填物中包裹体特征对古岩溶作用环境和期次具有较好的指示性。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露头区和井下古岩溶充填物中包裹体进行测试,系统总结了两个地区包裹体的...
- 曹建文张庆玉梁彬淡永
- 关键词:包裹体特征风化作用
- 文献传递
- 云南昌宁橄榄河温泉特征及成因模式
- 橄榄河温泉海拔1096m,泉温80℃,热水循环深度约2114m.该温泉地处柯街断裂东侧约3km处,受侵入接触面和韧性剪切带双重控制,是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且该区经历过多期次构造运动,断裂切割较深,因此,为深部热流向浅部运...
- 郝彦珍张发旺吕勇潘明张庆玉淡永李景瑞
- 关键词:温泉热储温度
- 文献传递
- 古今湿热气候条件下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结构模式及发育特征被引量:2
- 2015年
- 碳酸盐岩地层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可形成典型的裂缝-溶洞系统。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存在3大构造隆起,与上覆志留系、石炭系地层存在沉积间断,具备了岩溶缝洞形成的基础条件;在泥盆纪、志留纪时塔里木古陆位于低纬度地区,具有与现代中国南方相似的热带、亚热带湿热海洋性气候条件,岩溶作用强烈,为大型岩溶缝洞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水热条件。为了更好地揭示塔河油田岩溶缝洞储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文章基于对塔北露头区古岩溶的调查分析,结合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并与我国西南岩溶区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相比较,总结了古今湿热气候条件下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的空间结构和发育特征,将其划分为地下河、岩溶洞穴、溶蚀孔洞、溶蚀缝等4种缝洞类型,地下河又细分为单支管道、多支管道、廊道型管道3个亚类,洞穴细分为厅堂型、溶洞型和竖井型洞穴3个亚类,分别建立了这些缝洞类型的地质结构模式,并对其发育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归纳,为深入认识岩溶缝洞储层油气富集规律和油田地质建模提供科学依据。
- 曹建文夏日元张庆玉
- 关键词:湿热气候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塔里木盆地
- 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可发育溶蚀孔洞或具有规模的溶洞,这对于认识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内幕岩溶区孔洞成因与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在我国现代岩溶发育较少,研究程度低。文章通过总结国外在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形成机理及孔洞发育特征的研究成果,探讨早成岩岩溶的油气地质意义:(1)成岩早期碳酸盐岩胶结程度差,岩石疏松,孔隙度、渗透率极高,介质空间较均匀;(2)早成岩岩溶作用与海平面升降具有明显的关系,尤其海岛或滨岸地区的淡水-海水交互带,以混合水岩溶为特征的岩溶作用较强烈;(3)早成岩岩溶孔洞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岛屿岩溶以发育侧面边缘洞穴为特征,而滨海岩溶以发育混合带管道为特征;(4)孔洞的发育主要受淡水中CO2含量、水流通过混合过渡带的水动力及海平面变化速率控制;(5)早成岩岩溶为研究我国地质历史时期碳酸盐岩短期暴露岩溶作用提供借鉴,对其孔洞发育分布特征的认识,将促进碳酸盐岩内幕区孔洞型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指导内幕区孔洞储层分布预测和油气勘探。
- 淡永梁彬曹建文张庆玉郝彦珍李景瑞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 依据锶同位素比值判断麦盖提斜坡东缘晚奥陶世海平面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对采自麦盖提斜坡M2井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23个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以此判断研究区晚奥陶世海平面变化。分析结果表明,^87Sr/^86Sr值为0.708 51~0.709 13,平均为0.708 78,这一比值明显高于全球正常海水的锶同位素比值,但与柯坪、巴楚和塔中地区同一层位的锶同位素比值较为一致。依据^87Sr/^86Sr值,获得了良里塔格组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曲线与全球晚奥陶世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与巴楚地区、波罗的古陆和劳伦古陆地区的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较好地反映了该时期海平面的变化特征。这一认识对于研究整个盆地晚奥陶世的沉积物变迁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郝彦珍潘明梁彬张庆玉淡永孙成杰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良里塔格组锶同位素海平面变化
- 中古8井区断裂与鹰山组岩溶储层成因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中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多期次不同类型岩溶作用叠加改造是形成塔中古岩溶储层的主要动因,断裂是影响岩溶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中古8井区加里东期发育北西-南东逆冲断裂带,海西期发育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带,组成网状断裂系统。岩溶储层发育于鹰山组顶面0~120m深度范围内,类型细分为:孔洞型、洞穴型、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4种,以裂缝-孔洞型和孔洞型为主。加里东至海西期多期、多组断裂及伴生的裂缝网状系统形成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促进缝洞系统的形成与埋藏溶蚀作用及内幕白云岩化的发生,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形成碳酸盐岩孔-洞-缝复合型储集体。
- 李景瑞梁彬于红枫张庆玉曹建文淡永郝彦珍李杰
- 关键词:岩溶储层岩溶作用
- 岩溶缝洞充填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环境意义——以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岩溶缝洞是该地区主要的碳酸盐岩储层,弄清岩溶缝洞充填物特征有利于寻找最优储集体,对该区石油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塔河油田31口钻井岩心观察、描述和充填物类型统计,选取7口典型钻井奥陶系鹰山组岩溶缝洞充填物取样,并对充填物样品δ^(13)C和δ^(18)O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δ^(13)C为0.75‰~−10.14‰,δ^(18)O为−5.94‰~−14.14‰。(2)奥陶系鹰山组岩溶缝洞充填物存在4中不同类型的形成环境:同生期或早期成岩岩溶环境、风化壳岩溶环境、埋藏岩溶环境、较晚期岩溶环境。该研究成果对古岩溶型油气储层研究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董红琪张庆玉梁嘉鹏梁彬梁彬淡永李景瑞季少聪
- 关键词:岩溶储层碳氧同位素塔河油田
- 黔南坳陷丹寨页岩气有利区地质条件与地球化学特征
- 2024年
- 黔南坳陷区域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分布广泛,层厚较大,富集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潜力较好,因此查明不同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层段有利区地质条件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已成为页岩气勘探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沉积学、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综合手段,绘制丹寨有利区分布图,重点探讨了研究区有利区地质条件及优质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丹寨地区有利区显示该区牛蹄塘组页岩主体沉积环境为深水陆棚至深水盆地;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为60~200 m,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厚的趋势;总有机碳含量主要介于4.5%~6.0%,有机质成熟度则主要在2.5%~2.7%之间,且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构造活动对地层保存条件和页岩气富集程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揭示黔南丹寨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进一步深入开展页岩气调查勘探的潜力。
- 刘浩杰张庆玉巴俊杰季少聪聂国权李振
- 关键词:黔南坳陷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
- 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塔中地区在构造上是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的一部分,属于中央隆起带中段的塔中低凸起。良里塔格组沉积之前吐木休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精确雕刻鹰山组顶面古岩溶地貌,对岩溶储层地质建模及有利区块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比了不同古地貌恢复方法:认为印模法可以很好地雕刻微地貌形态,但是区域构造趋势却与实际不符;残厚与残厚趋势面法构建了当时的古构造,但不能刻画微地貌形态。本次研究首次提出"残厚趋势面与印模残差组合法"古地貌恢复技术,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塔中地区古地貌恢复难题,且有利于计算机实现。研究认为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古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三种二级地貌单元: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并给出了不同岩溶地貌单元的划分指标体系。
- 邓兴梁张庆玉梁彬淡永李景瑞郝彦珍
- 关键词:碳酸盐岩古地貌
-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段碳酸盐矿物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 2024年
- 目前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展现出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页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异于国内主要页岩气层的碳酸盐矿物含量,其碳酸盐矿物成因及其对页岩气产气的影响未知。文章以桂融页1井及其野外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X-全岩衍射、岩石薄片鉴定等手段,发现鹿寨组页岩中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含量为5%~80%,平均为30.33%,并含少量白云石(0%~9%),平均为2.1%,碳酸盐矿物主要发育在炭质页岩、钙质泥岩、粉砂质钙质泥岩、生屑炭质泥岩、泥微晶灰岩和泥质灰岩中以及顺层分布的方解石脉、穿层的构造方解石脉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碳酸盐矿物成因主要为海水中原地正常沉积成因,其次为海水中随海浪、风暴流打碎后异地搬运成因以及成岩期重结晶成因,水平脉状方解石的形成可能为埋藏期差异压实收缩缝被地层流体充填后过饱和沉淀,而垂向脉状方解石与多期构造活动有关。
- 淡永邓敏张庆玉闫剑飞聂国权董红琪季少聪熊国庆卢炳雄马小林
- 关键词:页岩气碳酸盐矿物桂中坳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