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宏

作品数:3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奥氏体
  • 6篇贝氏体
  • 5篇合金
  • 5篇残留奥氏体
  • 4篇韧性
  • 4篇珠光体
  • 4篇冲击韧性
  • 3篇低合金
  • 3篇碳钢
  • 3篇碳化物
  • 3篇铁素
  • 3篇铁素体
  • 3篇强磁场
  • 3篇中碳
  • 3篇相变
  • 3篇化物
  • 3篇钢铁材料
  • 3篇高强度钢
  • 3篇高碳
  • 3篇贝氏体钢

机构

  • 3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荆楚理工学院
  • 3篇江苏华能电缆...
  • 2篇武汉钢铁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武昌船舶重工...

作者

  • 33篇张国宏
  • 20篇吴开明
  • 9篇胡锋
  • 8篇成林
  • 7篇张莉芹
  • 7篇黄刚
  • 5篇万响亮
  • 4篇李钰
  • 4篇李云宝
  • 3篇熊祖钊
  • 3篇魏然
  • 3篇童明强
  • 3篇彭顺金
  • 2篇周尽晖
  • 2篇张晶晶
  • 2篇汪汝武
  • 2篇范薇
  • 2篇侯廷平
  • 2篇周珍妮
  • 1篇李新

传媒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物理实验
  • 2篇材料工程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金属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特殊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湖北省物理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b对高碳钢珠光体球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设计了2种不同Nb含量的高碳珠光体钢(0.025Nb和Free-Nb),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硬度测试仪对两种试验钢珠光体球化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球化后的硬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Nb元素可以细化高碳珠光体钢的片层间距,相同条件下具有更多的铁素体-渗碳体界面,在球化退火的第一阶段提供大量的位错和亚晶界使片状珠光体快速熔断,同时也给第二阶段碳的扩散提供高速扩散通道;细小的片层间距缩短了碳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距离,使球化转变速度加快,促进了高碳珠光体的球化。Nb元素的添加获得了细小片层间距以及更多的合金碳化物使试验钢的初始硬度偏高,球化退火前4 h硬度值下降幅度较大,球化退火4 h后对试验钢硬度的影响不大。
冯路路吴开明乔文玮谢兴张国宏
关键词:NB球化退火片层间距亚晶界
Fe-C-Mn-Si合金中先共析铁素体长大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的比较
在钢铁生产中控制微观结构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控制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过程,而其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通常是钢铁材料冷却过程中最先发生的固态相变,铁素体晶粒尺寸和形态对钢的淬透性和机械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了Fe-0.1C-1.5M...
张国宏魏然吴开明
关键词:铁素体钢先共析铁素体长大动力学
文献传递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中残留奥氏体的调控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由微纳结构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塑性。如何细化块状残留奥氏体并提高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含量,来实现精细组织和优良塑韧性,成为重要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贝氏体转变及其对残留奥氏体形成与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韧贝氏体钢中的塑韧化机理,从而为开发超高强度高韧性的贝氏体钢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胡锋张国宏万响亮周雯吴开明
关键词:贝氏体钢残留奥氏体合金元素
残留奥氏体对微纳贝氏体钢塑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采用高碳和中碳低温贝氏体转变工艺(0.95C钢为200℃等温10 d,0.30C钢为320℃等温1 d)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对微纳结构钢塑韧性的影响,对不同试样的显微组织、各相体积分数、伸长率和冲击韧性进行观察、检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碳钢贝氏体转变的塑韧性明显高于高碳钢贝氏体转变,主要原因是中碳钢贝氏体转变中存在一定的亚微米级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在拉伸或冲击过程中引起的残留奥氏体的塑性变形,使断裂的能量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样品的塑韧性。
万响亮胡锋成林黄刚张国宏吴开明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伸长率冲击韧性
高碳铬轴承钢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5年
叙述了高碳铬轴承钢中Mn、Si、Cr、Mo和Al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包括马氏体淬火-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贝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贝氏体淬火以及纳米贝氏体钢的研究进展。近10年发展的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纳米贝氏体钢,因其由纳米尺寸的超细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和板条间富碳的残余奥氏体薄膜组成的特殊组织结构导致其在耐磨和接触疲劳性能方面也具有优越性,该纳米贝氏体轴承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国宏张志成吴开明
关键词:高碳铬轴承钢
海洋耐蚀钢的国内外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随着陆地资源日趋枯竭,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列为2l世纪的重点目标之一。耐海水腐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海洋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其中海洋耐蚀钢研究应用成为热点。海洋耐蚀钢主要指应用于原油运输船、海洋平台、海底油气管线和大型跨海桥梁等领域的一类低合金高强度钢,在海洋开发和利用领域应用量大、涉及面广。结合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海洋耐蚀钢的需求作了简要分析;在总结油船货油舱内部腐蚀环境及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日本、韩国、乌克兰、俄罗斯和中国在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方面的研究开发现状;比较了美国、日本、法国和中国研发的耐海水耐蚀钢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在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及耐海水腐蚀钢方面存在的问题、差距和对策;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耐蚀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与核心科学问题。
张国宏成林李钰伊萨耶夫.欧列格吴开明
关键词:钢铁材料低合金高强度钢
材料物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2017年
材料物理专业是材料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课题组对现有材料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材料物理专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平台+模块的框架下提出了材料物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并将材料物理课程设置分为五个层次探讨作为高新材料研发理论和技术基础的材料物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张莉芹彭顺金李云宝张国宏范薇
关键词:材料物理课程设置
两步贝氏体转变对中碳微纳结构钢韧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采用一步(300℃等温6 h)和两步(300℃等温2 h+250℃等温24 h)低温贝氏体转变工艺,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对中碳微纳结构钢冲击韧性的影响,对不同热处理试样的显微组织、各相体积分数、大小角度晶界、有效晶粒尺寸与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一步贝氏体转变相比,两步贝氏体转变试样的冲击性能明显提高,-40℃冲击功从31 J提高到42 J,主要原因是第二步贝氏体转变时新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分割细化块状未转变奥氏体,减少贝氏体等温后淬火过程中块状马氏体形成,在冲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使裂纹分叉甚至阻止裂纹的扩展,显著提高样品的韧性。
万响亮胡锋成林黄刚张国宏吴开明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冲击韧性
一种刃具用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刃具用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刃具用含氮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45~0.70wt%;Cr为13.0~17.0wt%;N为0.10~0.25wt%;Si为0.50~...
张莉芹吴开明张国宏成林黄刚张弦童明强吴光辉雷金薇
文献传递
强磁场对Fe-0.4%C亚共析钢等温珠光体转变的影响
2017年
研究了8 T强磁场对Fe-0.4%C亚共析钢在共析温度以下等温转变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8 T强磁场促进了Fe-0.4%C亚共析钢中珠光体相变,但降低了完全转变后珠光体面积分数。这是由于强磁场提高了Fe-C钢A3温度,从而提高了亚共析钢中先共析铁素体的百分比,降低残留奥氏体面积分数,导致完全转变后珠光体百分比更小。强磁场能升高共析转变温度,降低转变温度和共析转变温度之比,从而使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
李菁张国宏
关键词:强磁场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