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冠南

作品数:36 被引量:2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直肠
  • 14篇手术
  • 13篇腹腔
  • 13篇肠癌
  • 12篇腹腔镜
  • 11篇直肠癌
  • 10篇肿瘤
  • 9篇切除
  • 9篇肠肿瘤
  • 8篇结肠
  • 7篇直肠肿瘤
  • 7篇系膜
  • 7篇结直肠
  • 6篇肠系膜
  • 5篇新辅助治疗
  • 5篇术后
  • 5篇切除术
  • 4篇外科
  • 4篇结直肠癌
  • 4篇并发

机构

  • 35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市中医院

作者

  • 36篇张冠南
  • 26篇邱辉忠
  • 25篇肖毅
  • 17篇林国乐
  • 17篇孙曦羽
  • 16篇吴斌
  • 15篇徐徕
  • 14篇陆君阳
  • 11篇牛备战
  • 9篇周皎琳
  • 5篇王保华
  • 2篇吴文铭
  • 2篇胡克
  • 2篇张宁
  • 2篇熊光冰
  • 2篇仲光熙
  • 2篇周炜洵
  • 2篇肖剑春
  • 1篇张太平
  • 1篇吴东

传媒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2篇协和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2009'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76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5例,女性81例,年龄(62.4±12.7)岁.采用Clavien-Dindo分级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右半结肠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1.1%),39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22.2%),其中10例患者发生两种以上并发症,共发生53例次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Ⅲ、Ⅳ级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41.5%(22/53)、49.1%(26/53)、7.5%(4/53)、1.9% (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近1年吸烟史、术中联合器官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CME)、吻合方式(腹腔内吻合)及术前血AST和血钙水平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方式(腹腔内吻合)(95% CI:2.46~12.85,P=0.00)和术前血AST水平(95% CI:-0.018~0.00,P=0.04)和血钙水平(95% CI:0.08~0.95,P=0.02)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时需谨慎选择腹腔内吻合,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徐徕邱辉忠吴斌林国乐陆君阳张冠南孙曦羽肖毅
关键词:结肠肿瘤结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掌握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技术——从起步到熟练的个人经验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具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外科医生如何过渡至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一位具有一定腹腔镜基础和年手术量的胃肠外科医生连续、非选择地实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189例,选取其中的170例规范化结直肠癌根治术,按右半结肠癌、乙状结肠癌、上段直肠癌、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等进行分类。根据前后时间段将每种术式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获取率,以及术中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根治性右半结肠手术,前期实施的D2手术在手术时间方面与其后实施的D3手术没有差异,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淋巴结获取数量较少。前期实施的高位直肠前切除术,耗时明显长于其后的手术,术中出血量没有区别。按TME原则实施的低位前切除术,后期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出血少。乙状结肠癌手术和Miles手术,手术时间在前后时间段有缩短的趋势。所有的术式在前后时间段所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未发现有差异。中转开腹率为1.05%。有8例患者在术中发生了不良事件,包括肠管损伤3例、远切缘不足2例、术中出血2例、阴道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尿潴留5.82%,肠梗阻4.76%,吻合口漏4.24%,会阴部感染23.08%(6/26),伤口裂开2.65%,消化道出血1.59%,腹腔内感染1.06%。其中尿潴留和吻合口漏主要发生在低位直肠手术中,近期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几率有减少的趋势。结论具有一定腹腔镜技术基础和年结直肠手术量的结直肠专科医生,对不同结直肠手术方式,再经过15—25例的独立操作后可以达到较为熟练的稳定阶段。
肖毅孙曦羽牛备战郑毅熊光冰玄之玄张冠南周皎林吴斌林国乐邱辉忠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结直肠外科手术
妊娠合并幽门梗阻的进展期胃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1例
2022年
患者 女性,32岁,主因“妊娠剧吐2个月,发现胃腺癌1周”于202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孕8周时发生呕吐,与妊娠反应类似,未予重视。孕16周起呕吐明显加重,进食后即呕吐,体重进行性下降12 kg,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提示“胃癌并幽门完全梗阻”,活检提示“低分化腺癌”;尝试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失败。遂于我院急诊就诊。体检:身高160 cm,体重31 kg,体重指数12.1 kg/m ^(2),慢性病恶病质,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妊娠腹型;血红蛋白89 g/L,白蛋白29 g/L,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为4分。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幽门部梗阻,十二指肠未显影,考虑完全性幽门梗阻(图1A、1B)。入院后,行补液等对症治疗,我院介入科尝试行空肠营养管置入再次失败。于11月13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空肠造瘘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窦,环周生长侵透浆膜,侵及横结肠系膜,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40 cm小肠壁见长约0.5 cm白斑,手术顺利,留置空肠营养管一根、胃管一根。术后予补液、抑酸、补钾、补充白蛋白、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1月19日行羊膜腔穿刺注射乳酸依沙吖啶,11月20日行引产、超声监测清宫术,术后予头孢美唑+甲硝唑抗炎、甲磺酸溴隐亭退奶。12月7日查甲胎蛋白192 μg/L。12月15日腹盆腔CT增强扫描胃重建示:胃窦部占位,相应胃腔变窄,考虑胃癌可能;胰头受压向右后方移位;病变前缘局部紧邻肝左内叶后缘(图1C)。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为cT4bNxM0,至少ⅢA期。后予禁食、禁水,胃管置入引流胃液,经空肠造瘘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1 000~1 200 ml/d,总能量1 000~1 200 kcal/d(1 cal=4.185 J)。
蔚田于健春张冠南赵林张宁陈曙光
关键词:幽门梗阻羊膜腔穿刺横结肠系膜妊娠剧吐睑结膜小肠壁
临时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现状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临时造口患者的造口接受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行临时造口患者126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中文版造口接受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时造口患者中文版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为(33.52±2.92)分,条目均分为(2.79±0.73)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保留造口时间、主要照顾者及有无合并症对患者造口接受度有影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造口接受度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其5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589、0.617、0.178、0.235、0.416、0.30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有无合并症及自我管理行为中造口护理维度是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临时造口患者回归社会后的心理状态是医护人员亟待关注的问题,其造口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可根据影响因素构建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造口接受度,促进自我管理行为,帮助其顺利适应造口生活。
王汐嬅绳宇李敏程悦郭淑丽肖毅侯文红张冠南牛备战
关键词:接受度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护理
经肛门括约肌直肠外科手术(Mason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邱辉忠林国乐肖毅吴斌徐徕张冠南于新明周皎琳牛备战王保华
该项目为临床医学外科学肛肠科学技术领域。该课题组自1990年8月开始,将Mason手术大规模地应用于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课题组不仅在手术技术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和创新,还在确保手术安全的...
关键词: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并发症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TEM治疗的135例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病变治疗中的主要适应证和常见并发症。结果本组1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EM,其中行直肠壁全层切除115例,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20例。平均手术时间(66.5±25.0)min(25~12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5±5.5)ml(3~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直肠腺瘤60例,直肠腺瘤癌变(p Tis期)10例,早期直肠癌(p T1期)11例,进展期直肠癌(p T2期)10例,直肠癌经术前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yp T0期)2例,直肠类癌或类癌内镜电切后残灶24例,直肠胃肠道间质瘤5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非肿瘤性息肉10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术中3例上段直肠前壁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入腹腔,即刻行腔内缝合修补成功,未并发腹膜炎或盆腔感染。术后继发肛门出血2例,肺部、泌尿系感染和尿潴留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8/135)。术后平均住院日(2.5±1.2)d(2~8 d)。术后平均随访15.5个月(6~36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局限性肿瘤是TEM的主要适应证。严格选择没有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直肠癌行TEM是安全有效的,已成为直肠局部切除术的首选方式。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仍然有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林国乐邱辉忠周皎琳牛备战孙曦羽陆君阳张冠南
关键词:肛管适应证并发症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术后围手术期腹腔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孙曦羽邱辉忠费凯伦徐徕陆君阳张冠南肖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合并十二指肠腺瘤的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家族性息肉病合并十二指肠腺瘤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癌变情况、随访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45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合并十二指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病理结果、随访及治疗方法。结果15例(33%)患者合并十二指肠腺瘤,年龄(46.8±12.8)岁,较不合并十二指肠腺瘤者平均年长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者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4)。内镜随访时间(35.5±22.1)个月,有3例在内镜随访过程中Spigelman分期升级。有5例腺瘤直径>20 mm,其中有4例累及十二指肠乳头。2例诊断为壶腹癌,1例接受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接受了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他需治疗的病例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论十二指肠腺瘤在家族性息肉性腺瘤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对于确诊为家族性息肉性腺瘤病的患者,应该常规行严密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合Spigelman评分,腺瘤的部位及大小是癌变的高危因素。手术切除和内镜下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高翔肖剑春杨庭楷谢勇张冠南洪涛曲强
关键词:十二指肠腺瘤十二指肠腺癌
腹腔镜与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9月~2015年9月我科行腹腔镜(腹腔镜组,n=32)或经骶尾部入路(经骶尾入路组,n=36)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对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骶尾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4±54)、(105±45)min,无统计学差异(t=-1.582,P=0.118);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0 ml(5~200 ml)、50 ml(10~800 ml),无统计学差异(Z=-1.575,P=0.115);迟发性直肠穿孔发生率分别为6.3%(2/32)、0(0/36),无统计学差异(P=0.218)。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0(0/32),明显低于骶尾入路组16.7%(6/36)(P=0.026);术后住院时间(6±3)d,明显短于骶尾入路组(9±5)d(t=2.953,P=0.004)。2组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率分别为9.4%(3/32)、5.6%(2/36),无统计学差异(χ~2=0.019,P=0.891)。结论对于经过筛选的良性直肠后肿瘤,腹腔镜手术为传统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术式,具有肿瘤头侧显露好、解剖更精细、切口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周皎琳吴斌邱辉忠王琦璞肖毅林国乐陆君阳孙曦羽牛备战张冠南徐徕
关键词:骶前肿瘤腹腔镜经骶尾部入路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后会阴切口处理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对比研究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骶前腔隙的自然引流或持续灌洗对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实施Miles术的7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后3 d将患者随机分为骶前持续灌洗组和骶前自然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积液、延迟愈合等情况.将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三种.结果 共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入组持续灌洗组37例(含术前放疗12例),入组自然引流组37例(含术前放疗10例).持续灌洗组会阴切口出现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3例,甲级愈合32例;自然引流组则分别为8例,3例,26例;两组间丙级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比21.6%,P=0.042).本研究中行术前放疗者22例,3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4例乙级愈合,15例甲级愈合;直接手术患者52例,7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43例甲级愈合,两组间乙级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比3.9%,P=0.039).结论 持续骶前灌洗明显改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后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前50 Gy的长程放疗可明显提高会阴切口乙级愈合的比例.
肖毅张冠南吴斌林国乐吴文铭徐徕邱辉忠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手术切口愈合术前放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