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辨治思路
- 2023年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属于中医“肝癖”“积聚”等疾病范畴。文章以黄帝内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理论为指导,深入阐释其理论钩玄,援物比类,据象而思,认为川海激活赖九窍注之气,海纳百川功在运抵肠胃,川海相通反映疾病传变,并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辨析MAFLD的发病机制,指出临证应逆疾病形成的途径分层梳理辨治,采取“洁流”“复旧”“澄源”的治疗策略,着重缓和胃肠以祛瘀源,固本善后以复川海之功,疾病当愈,为中医辨证论治MAFLD拓宽治疗思路,并提供理论支持。
- 张伟卢秉久张艳何佳刘悦张瀚文
- 基于铁稳态代谢探讨铁死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心脏及血管病变的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种繁多,迁延难愈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铁死亡是一种有别于细胞自噬、凋亡的具有铁依赖性且伴随脂质过氧化物堆积等特点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发生机制复杂,新近研究表明铁稳态代谢对铁死亡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其可能从铁摄入、利用及输出、铁相关蛋白合成等多方面诱导铁死亡发生。此外铁稳态代谢和铁死亡已被证实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因此调节心肌细胞铁稳态、改善铁死亡可能成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靶点。中医药疗法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方式,其独特的辨证体系、治疗方法等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及临床诊疗当中,具有独特优势。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可特异性调节心肌细胞铁稳态影响铁死亡,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效果。该文从铁稳态代谢出发探讨铁稳态代谢调控铁死亡的作用机制,并对铁稳态代谢介导的铁死亡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进行系统综述,同时结合中医药调节铁稳态代谢介导铁死亡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从铁稳态调控铁死亡角度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袁子阳张艳张伟
- 关键词:铁代谢中医药心血管疾病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治疗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资料筛选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然后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HF的靶标;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网络;再利用Cytoscape3.6.0软件对人参抗心力衰竭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人参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得到人参有效化学成分22种,人参治疗HF的靶基因有50个,如半胱天冬酶9、半胱天冬酶3、半胱天冬酶8、核受体辅活化子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B淋巴细胞瘤-2等。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人参治疗HF可能通过干预核受体活性、乙酰胆碱结合、类固醇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生物过程,调节肿瘤坏死因子、脂肪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κB、细胞凋亡等主要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心衰的作用。结论人参治疗心衰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并且多与抗炎、抗凋亡等机制相关,为人参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伟张艳李娜刘勇明迟荫东王军徐瑶孙晓宁
- 关键词:人参网络药理学心力衰竭靶点
- 张艳治疗双心病学术思想探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双心病,即心理疾病与心脏病合并存在的一种疾病。张艳教授认为双心病重在调肝,并提出了疏肝解郁、清肝降火、滋阴养肝、平抑肝阳、温肝散寒等调肝五法,并在用药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内外并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王雅琴张艳张伟
- 关键词:双心病心理疏导名医经验
- 补肾活血组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Wnt5a/CaMK Ⅱ信号通路调控及心肌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组方对慢性心衰大鼠Wnt5a、CaMKⅡ信号通路调控及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12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冠脉挂线不结扎,其余大鼠行左冠脉结扎,术后减少大鼠常规喂食量加力竭式游泳,最终造成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成模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用蒸馏水干预,中药和西药对照组分别采用补肾活血组方或赖诺普利干预,用药4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形态学变化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NT-proBNP;HE染色从形态学观察对心肌组织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细胞中Wnt5a、磷酸化(p)-CaMKⅡ/CaMKⅡ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内径(LVID)增高,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降低,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增高,大鼠心肌结构模糊或缺失,心肌细胞间质水肿,组织坏死严重,胞内线粒体呈现空泡化。心肌组织内Wnt5a, p-CaMKⅡ/CaMKⅡ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LVID降低,EF、FS升高,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降低,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心肌结构相对完整,肌纤维存在少量断裂,线粒体水肿程度和空泡化减轻。心肌组织内Wnt5a, p-CaMKⅡ/CaMKⅡ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补肾活血组方具有良好的延缓心肌重构作用,推测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形态有改善作用,与调控心肌组织Wnt5a/CaMKⅡ信号通路有关。
- 吴俊鹏张艳张伟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WNT5A
- 从心-脾-肠轴理论探讨冠心病的诊疗被引量:7
- 2022年
- 冠心病是一个病位在心,涉及五脏六腑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心、脾、小肠血脉相滋,神志互用,脉络相通,共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心-脾-肠轴所致冠心病的病理在于一损俱虚,即心-脾-肠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系统受损,则会累及其他两个系统,因而演变出各种病理变化。脾虚生痰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肠道菌群功能失调是加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心-脾-肠轴论治冠心病的基本原则为温心脉、健脾气、通火腑。
- 王雅琴张艳张伟刘贤娴张文潇
- 关键词:冠心病肠道菌群
- 基于“心合小肠”论治心力衰竭被引量:7
- 2021年
- 心合小肠是指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经络上相互沟通,病理上相互影响。心合小肠功能正常是气血调和、心脉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精微不生,心失所养,血脉不充,导致气血亏虚,血液运行迟缓,停滞脉中,瘀血阻滞,发为心力衰竭;若小肠失于"泌别清浊"之功,则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水液糟粕留滞脉中,浊者入血酿生痰浊、瘀血,使气血失和、脉失所养、心脉失畅,痰瘀相互夹杂于脉中,也可发为心力衰竭。
- 张伟张艳康伊张洋徐瑶孙晓宁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肠道菌群
- 益气活血中药对慢性心衰大鼠NT-proBNP和cTnI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中药组分对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大鼠血清NT-proBNP和cTnI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8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60只大鼠通过左冠脉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加力竭游泳法建模,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建模组、益气活血组和赖诺普利组。空白组与建模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益气活血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配方制剂灌胃,赖诺普利组给予赖诺普利灌胃。在持续给药28天后大鼠禁食12 h后取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NT-proBNP,及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建模组、益气活血组、赖诺普利组的NT-proBNP和心cTnI水平均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建模组比较,益气活血组、赖诺普利组的NT-proBNP和cTnI水平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益气活血组和赖诺普利组组间无明显统计差异(P> 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慢性心衰模型大鼠血清NT-proBNP及cTnI水平,通过减轻心室重构的过程达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目的。
- 康伊张艳张伟
- 关键词:益气活血中药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CTNI
-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并被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血瘀阻证的患者98例。将98例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采用冠心病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冠心舒通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症状疗效总有效率、运动耐力、心率变异性、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 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左室射血分数(LVE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率变异性(HRV)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Z=-2.362,P<0.05)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有效率(Z=-2.175,P<0.0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LHFQ、LVEDD、TNF-α、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LVEF、HRV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联合规范化治疗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
- 王雅琴张艳张伟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冠心舒通胶囊心率变异性
- 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探析“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被引量:2
- 2024年
-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益心复脉、健脾补肾、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使得心、脾、肾三脏互相制衡协调,为其临床治疗心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 翟智慧张艳张楠何晓腾张伟
- 关键词:五行学说慢性心衰血瘀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