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AFLP分子标记探讨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被引量:7
- 2014年
- 为研究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的遗传分化,对竹荚鱼闽东(30尾)和闽南(30尾)群体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群体6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33条条带,其中多态位点286个.闽东和闽南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3.28%、61.89%,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1 8、0.172 2,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67 3、0.267 3.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说明其种质资源尚未遭到明显破坏;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分子生物学方差分析(AMOVA)均显示竹荚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m)显示2个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无明显独立的遗传结构.群体的位点差异数分布和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显示2个群体有相似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竹荚鱼闽东和闽南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可将福建近海的竹荚鱼划归同一个管理保护单元.近期扩张、较强的扩散能力和洋流可能是造成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 张丽艳牛素芳张曼王军
- 关键词:竹荚鱼遗传分化
- 福建近海蓝圆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测定了福建近海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 Temminck & Schlegel)2个群体共60尾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探讨了闽东和闽南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获得长度为834~838bp的控制区部分序列,在所测的60个样本中,共检测到23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948±0.0145,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4 99±0.002 79,核苷酸差异数(K)为4.173±2.104,提示了福建近海蓝圆鲹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构建的单倍型邻接关系树没有明显的以地理群体为单位的家系式分支出现,单倍型网络图也未显示出单倍型和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及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暗示了蓝圆鲹闽南群体在63 000年前可能发生过扩张事件,而闽东群体符合中性理论进化,2个群体不同的历史动态可能是由于小冰河期海区间的气候差异和闽东群体的过度利用所致.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传变异全部存在于群体内,2个群体间具有紧密的基因流和较低的遗传分化,群体间和群体内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均较小.可知:福建近海蓝圆鲹遗传多样性较高,闽东和闽南群体的遗传结构相似,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因此,建议将闽南渔场和闽东渔场作为一个种质资源评估、管理和保护单元.
- 牛素芳苏永全王军张丽艳
- 关键词:蓝圆鲹控制区
- 福建近海竹荚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遗传多态性被引量:21
- 2011年
- 测定了捕自福建近海闽东渔场和闽南渔场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序列。获得了长度为861~866 bp的控制区全序列。60个样本中共检测到66个变异位点和53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993,核苷酸多样性(π)为1.093。930 bp的cyt b部分序列共有37个变异位点,从41个样本中得到2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h)分别为0.937和0.336。cyt b片段编码33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无变异位点,仅有1个氨基酸单倍型。竹荚鱼闽南群体mtDNA序列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闽东群体。构建的单倍型系统树未出现明显的以地方群体为单位的家系式分支或者聚簇,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1)也较小。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显示,福建近海竹荚鱼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种群扩张、扩散能力和东海环流可能促进闽东渔场和闽南渔场竹荚鱼群体间频繁的基因交流,并导致群体间较高的遗传同质性。
- 牛素芳苏永全王军张丽艳曾华嵩张曼
- 关键词:竹荚鱼控制区CYTB
- 鉴别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鉴别方法
- 鉴别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鉴别方法。涉及中华乌塘鳢种群的鉴别方法,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位于中华乌塘鳢线粒体基因组中脯氨酸tRNA基因5’端的第29个碱基,鉴别方法包括:提取中华乌塘鳢的基因组D...
- 丁少雄王航俊张丽艳王军
- 文献传递
- 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以往研究表明,福建近海的蓝圆鲹分属2个地理种群,即东海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种群。为研究这两个群系的遗传结构,对蓝圆鲹闽东(30尾)和闽南(32尾)种群进行了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种群62个个体中,共扩增出56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64个。闽东和闽南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2.70%、58.97%,0.1875、0.1809和0.2878、0.2763。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说明种群遗传结构尚未遭到明显破坏;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蓝圆鲹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而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Nm显示2个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种群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位点差异数分布显示2个种群有基本相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蓝圆鲹闽东和闽南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因此可将福建海域的蓝圆鲹划归同一个管理保护单元。较强的扩散能力及海洋环流可能是造成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 张丽艳苏永全丁少雄牛素芳刘东腾王军
- 关键词:蓝圆鲹
- 台湾海峡鲐鱼种群遗传结构被引量:7
- 2011年
- 以往研究表明,台湾海峡的鲐鱼分属2个地理种群,即东海种群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为研究这2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对鲐鱼闽东(30尾)和闽南(30尾)种群进行了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种群6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97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3个。闽东和闽南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7.75%、64.59%,0.1779、0.2123,0.2725和0.3228,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同一水平。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台湾海峡鲐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生境广及生命周期短被认为是台湾海峡鲐鱼具有较高遗传变异水平的原因;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鲐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而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Nm显示2个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种群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显示2个种群有基本相同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鲐鱼闽东和闽南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幼体较强的扩散能力、海洋环流及洄游特性可能是造成台湾海峡鲐鱼种群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 张丽艳苏永全王航俊王军
- 关键词:鲐鱼AFLP
- 鉴别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鉴别方法
- 鉴别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鉴别方法。涉及中华乌塘鳢种群的鉴别方法,中华乌塘鳢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位于中华乌塘鳢线粒体基因组中脯氨酸tRNA基因5’端的第29个碱基,鉴别方法包括:提取中华乌塘鳢的基因组D...
- 丁少雄王航俊张丽艳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