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峰
-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6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术野显露及操作内容模块化、程序化,依据胃周筋膜解剖,对26例远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260±30)min,术中出血量(180±45)ml,均未术中输血;术后病理显示所有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排气平均时间2~4 d,排气后开始进流质饮食;无吻合口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随访4~1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基于胃周筋膜解剖的模块化、程序化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手术安全、效率较高、近期效果良好。
- 成军廖晓峰周玲王宏博张永康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模块化淋巴结清扫
- 缺氧对肝癌细胞系HepG2表达VEGF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系HepG2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分别在缺氧(缺氧组)和有氧(对照组)条件下培养HepG2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TT比色、细胞计数和ELISA方法,检测2组VEGF表达、HepG2细胞生长情况和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缺氧培养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缺氧培养48和72h后,HepG2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P<0.01);缺氧培养24和48h后,HepG2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P<0.01)。结论缺氧可以促进肝癌细胞HepG2表达分泌VEGF,这可能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VEGF高表达的原因。
- 李兴睿廖晓峰易继林
-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胃癌组织中Survivin外显子1甲基化状态的分析
- 2007年
-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Survivin外显子1去甲基化与Survivin mRNA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25例胃癌及与其配对的正常胃组织DNA经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MspⅠ处理后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对Survivin外显子1进行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Survivin外显子1去甲基化率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为96.0%(24/25)和20.0%(5/25),χ2=29.639,P<0.001。在25例胃癌组织中有22例(88.0%)发生Survivin mRNA过表达,并且表达与去甲基化呈正相关,rs=0.5528,P=0.00416。没有发现去甲基化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与否等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外显子1去甲基化增强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 程正江胡丽华朱宇芳莫扬廖晓峰
- 关键词:外显子甲基化
- 内皮抑素基因抑制兔VX_2肝癌肝动脉栓塞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对介入栓塞后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为栓塞(TAE)组,肝动脉注射(IHA)组和瘤内注射(IT)组。三组动物均经肝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进行肝动脉栓塞。IHA组在栓塞的同时,经肝动脉注入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EP-Pu,IT组在栓塞的同时直接瘤内注射pCEP-Pu。测定栓塞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栓塞后第7天处死动物,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杂交测定VEGF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IHA组和IT组MVD分别为(16.5±5.7)和(18.8±7.4),显著低于TAE组MVD(28.6±10.6)(P<0.05)。组化及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均显示IHA组和IT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TAE组。RT-PCR结果显示IHA组和IT组VEGF165 mRNA表达显著低于TAE组(P<0.01),分别为(2.03±0.42),(2.01±0.39)和(2.58±0.42)。三组栓塞前后血清ALT水平无差异(P>0.05)。三组栓塞后肿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栓塞的同时经肝动脉注射内皮抑素基因可方便、有效地阻止栓塞后残留肿瘤的血管生成,无明显的肝脏毒性。
- 廖晓峰孙华朋易继林
- 关键词:内皮抑素抗血管新生化学栓塞
- Tenascin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Tenascin(T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TN与HCC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HCC、10例肝硬化和7例正常肝组织内T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TN在HCC、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6、2和0例,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HCC组织内TN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t=2.793,P<0.05);TN在有包膜侵犯组、病理分级Ⅲ~Ⅳ组及有转移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P<0.05)、病理分级Ⅰ~Ⅱ级组(P<0.05)以及无转移组(P<0.01)。结论T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HCC的浸润和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性。
- 李兴睿廖晓峰易继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TENASCIN肿瘤转移
- Tenascin-C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Tenascin-C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Tenascin-C与HCC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HCC、32例肝硬化、17例正常肝组织中Tenascin-C的表达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MV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enascin-C mRNA,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Tenascin-C在HCC、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例数分别为34、6和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P<0.01);Tenascin-C在HCC组织内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162.15±9.77)vs.(149.24±8.25),t=2.192,P<0.05]。HCC组织Tenascin-C 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0.593±0.110)vs.(0.138±0.089),t=2.894,P<0.05]。有包膜浸润的HCC组织中Tenascin-C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浸润者(t=2.248,P<0.05),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中HCC属Ⅲ~Ⅳ级的Tenascin-C含量明显高于Ⅰ~Ⅱ级者(t=2.698,P<0.05),HCC有转移的Te-nascin-C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者(t=2.785,P<0.01)。HCC组织中Tenascin-C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呈正相关(r=0.68,P<0.05)。获随访的46例(85.2%)HCC患者在随访期间(3~30个月,平均11.5个月),Tenascin-C阴性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Tenascin-C阳性表达的患者[(22.01±6.95)月vs.(15.08±7.06)月,P<0.05,log-rank test]。结论 Tenascin-C对HCC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起着重要作用。Tenascin-C和MVD可以作为预测HCC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 尹传昌廖晓峰陈雯郭跃清易继林李兴睿
- 关键词:TENASCIN-C原发性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肿瘤转移
- 整合素β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整合素β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整合素β1与肝癌浸润、转移和复发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肝癌、8例门脉高压症肝硬化和7例正常肝组织中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整合素β1在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P<0.05);整合素β1在有包膜侵犯组、病理分级III-IV组及有转移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P<0.05)、病理分级I-II级组(P<0.05)以及无转移HCC组(P<0.05)。结论整合素β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肝癌病理分期及是否有转移相关,提示整合素β1与肝癌的侵袭性和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性。
- 李兴睿郭悦青廖晓峰易继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整合素Β1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临床病理指标正常肝组织表达上调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标本 4 2例 ,单纯手术 2 0例 ,介入治疗后 期手术 2 2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各标本中 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 :TACE组和单纯手术组 VEGF吸光度值分别为 0 .14 4± 0 .0 2 9、0 .138± 0 .0 16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TACE治疗可能因为肝细胞癌缺氧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诱导肝癌组织 VEGF表达上调。
- 廖晓峰易继林杨志芳李兴睿
-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血管再生性特点的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小儿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特点。方法 采用SPTM免疫组化方法检查 14例小儿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VEGF阳性表达以及MVD计数。病理分类 :肝细胞癌 7例 ,肝母细胞瘤 5例 ,恶性间叶瘤和横纹肌肉瘤各 1例。另选 12例成年人肝癌手术切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小儿肝肿瘤组VEGF阳性表达面积显著高于成人肝癌组 (P <0 .0 5 ) ;尤其小儿肝癌组与成人组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小儿肝肿瘤组的MVD也显著高于成人肝癌 (P <0 .0 5 )。小儿肝癌组患儿均在 2年内死亡 ;非肝癌肝脏肿瘤预后较好 ,2例存活超过 5年。结论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存在有高度血管再生性的特点 ,肿瘤的生长快 ,预后差 ,以小儿肝癌最为突出。长期存活患儿的VEGF表达均为阴性。
- 孙晓毅吴在德廖晓峰袁继炎
- 关键词:肝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再生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 肿瘤-睾丸抗原SSX_1和SSX_4 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检测肿瘤-睾丸抗原(CTA)SSX1和SSX4mRNA在肝细胞癌(HCC)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TA抗原SSX1和SSX4在HCC中表达有无特异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5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SSX1和SSX4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对其中6例RT-PCR扩增产物的目的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HCC确诊后第2周对30例患者外周血中SSX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35例HCC患者中,SSX1和SSX4的表达率分别为77.1%(27/35)和65.7%(23/35);癌旁组织、12例肝硬化和15例正常肝组织未检测到SSX1和SSX4的表达。6例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RT-PCR产物为SSX1和SSX4的cDNA。SSX1和SSX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无相关关系(均P>0.05)。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SX1表达。结论SSX1和SSX4在HCC中呈高度特异性表达,是制备HCC疫苗理想的靶向分子,多种CTA联合表达为多效价疫苗治疗HCC提供了理论基础。
- 易斌廖晓峰杨志芳易继林
- 关键词:细胞肿瘤-睾丸抗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