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建平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层螺旋CT
  • 2篇多排螺旋CT
  • 2篇多平面
  • 2篇曲面重组
  • 2篇回盲部
  • 2篇回盲部病变
  • 2篇病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道梗阻性病...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集束征
  • 1篇隐匿性骨折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输尿管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尿管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康建平
  • 4篇沈敏
  • 3篇林江
  • 2篇詹青霞
  • 2篇徐俊
  • 2篇曾蒙苏
  • 2篇钱春建
  • 2篇陆月红
  • 2篇饶圣祥
  • 2篇蒋黛蒂
  • 1篇潘丽萍
  • 1篇沈君
  • 1篇钟叶
  • 1篇马秀芳
  • 1篇林秉淞
  • 1篇沈祖根
  • 1篇蒋亚平
  • 1篇张雪梅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SCT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对复杂结构的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CT诊断骨折病例93例,分析隐匿性骨折及复杂结构骨折的最佳显示方法与DR片比较。结果DR片未显示或细微骨折显示不清者而MSCT明确骨折31例;显示更多复合骨折16例;骨折碎片突入椎管或关节腔内17例。结论MSCT扫描二维和三维重组对隐匿性骨折及复杂结构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明显优于DR片。所以临床怀疑骨折而DR片未显示或细微骨折显示不清者及复合骨折结构显示不清者,应当进行MSCT检查及软件处理予以弥补。
沈敏林江林秉淞康建平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隐匿性骨折
多排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回盲部病变因其生长位置隐蔽,且以右下腹痛、消化道不适等症状为主,肠镜、X线造影及普通CT检查不能全面显示病变,以致临床漏诊、误诊率较高。本文拟通过常规横断位与多平面(MPR)、曲面(CPR)技术比较分析27例回盲部病变的...
沈敏曾蒙苏康建平饶圣祥徐俊钱春建
关键词:回盲部病变影像诊断图像质量
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成像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对胆系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的经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胆系梗阻性病变62例,行MSCT检查作图像处理后进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病变21例,胆管癌6例,胆囊癌侵犯或转移累及胆管6例,胆囊并胆管癌1例,胰头癌累及胆管2例,壶腹部癌6例。良性病变41例,胆管结石32例,胆管炎8例,其中4例伴胆管结石,十二指肠绒毛腺瘤1例。胆道梗阻性病变诊断定位准确率、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8.39%和83.87%;恶性病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5.24%。良性病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7.56%和78.05%。比较增强后常规横断面图像和后处理图像的价值,结果表明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增强诊断信心、补充信息、纠正诊断。结论:MSCT成像技术是胆系梗阻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尤其对恶性病变能直观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蒋黛蒂林江张雪梅陆月红康建平詹青霞
关键词:胆道梗阻多层螺旋CT
CT引导下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有坐骨神经痛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CT确诊有相应椎间盘病变的病例54例,进行CT引导下在病变椎间盘区硬膜外及其神经根周围注射药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穿刺治疗80例次,成功率100%,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18个月。效果好37例(68.5%),较好11例(20.4%),差6例(11.1%),总有效率为88.9%。结论:CT引导下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蒋黛蒂蒋亚平康建平詹青霞钟叶沈祖根潘丽萍沈君马秀芳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坐骨神经痛X线计算机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
2012年
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我院收治6例经证实腔静脉后输尿管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表现均为患侧肾盂及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狭窄并受压段的输尿管位于腔静脉后方,可呈"鱼钩形""或"S"形。其中有1例患者发现有肾结石。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及并发症、鉴别方面有独到价值。
康建平
关键词:腔静脉后输尿管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
多层螺旋CT对血管集束征显示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血管集束征的显示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周围型肺癌和18例其他孤立肺结节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然后按层厚1.25mm重组,并按血管走行方向作多平面重组,重点观察肿块外周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结果: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肺癌的出现率为94.8((55/58)比其他孤立肺结节50%(9/18)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组结合多平面重组能良好地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有诊断价值。
沈敏林江陈宁林秉淞康建平陆月红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肿瘤
多排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MDCT肠道检查患者112例,其中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27例。口服大剂量甘露醇稀释液后,行16排螺旋CT三期扫描,得到原始图像薄层重组后行MPR成像显示回盲部,MPR对回盲部病变显示欠清晰者,再行CPR成像显示回盲部病变。由2名放射科医生回顾性读片比较横断位联合MPR、CPR前后的对病变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横断位联合MPR、CPR定位判断准确性(26/27,96.3%)高于单纯横断位(20/27,74.1%),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1)。MPR、CPR能清晰、完整地显示回盲部病变的内外结构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MDCT是对回盲部病变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查方法,MPR、CPR重组可以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沈敏曾蒙苏康建平饶圣祥徐俊钱春建
关键词:回盲部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