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国雄
-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初探被引量:5
- 1996年
-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初探张雄,庄国雄作者抓住邓小平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特征──忧患意识,深入开掘,锤炼升华。文中分析了忧患意识与祝福意识的区别,论证了邓小平忧患意识的时代特点、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特征。作者指出,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具有新时代历史变革的实...
- 张雄庄国雄
- 关键词:邓小平忧患意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爱国主义精神解放生产力世界历史进程
- 实践唯物主义:从历史观的高度考察物质概念被引量:1
- 1990年
- 近年来,对物质概念的新探索出现不少成果。有的偏重于本体论方面,有的偏重于认识论方面。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历史观来统一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的,因此对物质概念的考察也应当从历史观的高度出发,特别要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
- 庄国雄
-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本体论
- 索罗斯“反射性理论”和“理性经济人”——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视角出发的哲学解读被引量:3
- 2011年
- 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为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范式,颠覆了"理性经济人"假设,重新审视了经济理性在市场中的作用,更加重视真实复杂的人性中非理性因素在市场中的体现。本文运用马克思的"现实的人"观点对"理性经济"人及索罗斯范式中的"人"作出新的批判和评价:现实的人就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理性经济人"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索罗斯将人的不完备性、易错性、不确定性等加入了他的新的范式中,这种对人的认识,相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一个进步,但是,它对人的抽象,仍然没有完整地把握人的规定性,特别是本质规定性。
- 庄国雄李勇
- 关键词:索罗斯非理性理性经济人
- 毛泽东社会认识论初探
- 1995年
- 毛泽东社会认识论初探庄国雄毛泽东在《实践论》等论著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诸多原则,着重阐发了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和总过程,着重研究的是社会认识论。人们对社会的认识,除了遵循认识论的一般原则之外,还有区别于对自...
- 庄国雄
-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轴原理”及其引出的思考——谈谈“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被引量:1
- 1988年
-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划分了社会进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他预测和描述了后工业社会在社会结构方面的若干特征,也就是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五个方面;(1)商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3)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对技术进行了规划和控制;(5)智能技术成为制定决策的新型工具。
- 庄国雄
- 关键词:方法论经济思想
- 全文增补中
- 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过程的本质及人的作用被引量:1
- 1991年
- 近一、二年来,有些同志不仅机械地重复“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命题,而且把“历史是所有人创造的”这一命题作为理论错误、甚至政治错误来批判。本文拟从马克思历史观最深层的问题出发,即从实践唯物主义对历史过程本质的看法出发,为澄清人的作用问题提供一个前提。
- 庄国雄
-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历史观历史过程历史哲学
- 关于历史规律存在问题的哲学考察被引量:4
- 2002年
- 历史规律是否存在 ?无论是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 ,都涉及到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思辨历史哲学从“人的活动的结果同目的的背离”出发 ,提出并论述了历史过程存在某种必然性、规律性 ;批判历史哲学则从历史过程的思想性和重复性出发否定了历史规律的存在。唯物史观认为 ,千百万人的全部生存活动、实践活动是对历史规律存在的最重要的本体论证明 ;就规律的存在而言 。
- 庄国雄
- 关键词:历史规律历史哲学
- 历史分期法:历史哲学与马克思被引量:11
- 2004年
- 历史分期是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哲学提出的诸多历史分期理论,都是按照思想的或政治的标准来划分历史过程的,并且往往先提出一个抽象的分期模式,然后再应用于具体历史。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坚持了经济的标准。他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作为成熟的历史分期法是相互补充的,辩证地说明了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 庄国雄
- 关键词:历史分期历史哲学社会形态
- 唯物史观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被引量:6
- 2002年
-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内容,对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必须重新加以审视。历史规律是否存在?历史规律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历史规律客观性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依据唯物史观,人们是在生活世界中、在亿万次实践活动中遭遇并意识到历史规律存在的。这是在本体论层面对历史规律存在的肯定。发现和表述这种规律,则是认识论层面的证明。历史规律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因此以人的实践意识为内在环节,所以不能抽象地说"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也不能抽象地谈论"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历史规律"。各种历史规律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
- 庄国雄
- 关键词:历史规律客观性社会存在
- 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 2003年
- 人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就是历史。人对自身历史的自我意识经历了"历史观———历史理论———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哲学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点,是介于哲学与史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中介学科。历史哲学的两个分支———思辩历史哲学与批判历史哲学———在理论形态方面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问题域方面则是作为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而互补的。唯物史观为历史哲学这两个分支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
- 庄国雄
- 关键词:历史哲学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