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建强

作品数:27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凹陷
  • 10篇油气
  • 7篇东营凹陷
  • 7篇勘探
  • 7篇成藏
  • 6篇储层
  • 5篇页岩
  • 4篇沾化凹陷
  • 4篇盆地
  • 4篇成藏模式
  • 3篇地质
  • 3篇页岩油
  • 3篇页岩油气
  • 3篇油藏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源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古近系
  • 3篇渤海湾盆地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化胜利...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胜利石油管理...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27篇巩建强
  • 10篇王永诗
  • 5篇孟涛
  • 5篇邱贻博
  • 4篇郝雪峰
  • 4篇李政
  • 4篇刘雅利
  • 4篇孙耀庭
  • 3篇郝运轻
  • 3篇陈冬霞
  • 3篇杨怀宇
  • 3篇李辉
  • 2篇朱家俊
  • 1篇毕彩芹
  • 1篇曹淑敏
  • 1篇王新峰
  • 1篇余光华
  • 1篇张林晔
  • 1篇林会喜
  • 1篇刘瑞娟

传媒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地质论评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海洋石油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砂砾岩油气藏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
2025年
东营凹陷深层砂砾岩油气勘探潜力大,揭示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以及形成机理有利于深入认识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研究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储层流体包裹体以及盆地模拟等多种分析方法,明确了东营凹陷深层油气特征及差异,揭示了烃类流体的差异化形成机理及模式。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盐家地区从深至浅呈干气、凝析气和轻质油垂向有序分布;胜坨地区以单一油相为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原油伴生气组分存在差异。导致深层烃类流体差异化的因素体现在生成、改造和保存等方面,砂砾岩中的油气成藏过程具有较强的继承性,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决定了油气的初始相态。后期次生改造作用的影响依赖于流体环境,输导性扇体叠置形成的开放流体环境有利于气侵过程的发生,促使油气在垂向上相态分异;油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常维持单一相。此外,断层的输导作用可导致油气中发生轻组分的损失,同样是导致烃类流体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基于烃类流体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的认识,建立了热演化-次生改造主导的烃类相态垂向分异型和热演化-断层输导主导的气烃组分分异型两种烃类流体差异化形成模式。东营凹陷深层烃类流体差异化形成机制的认识可为预测深层不同类型烃类流体分布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雷文智陈冬霞成铭王永诗巩建强邱贻博王翘楚蔡晨阳张婉蓉
关键词: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深层油气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被引量:2
2023年
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发育套以红色系为主的红层沉积。红层地层厚度、泥岩颜色,砂体沉积组构在时间和空间上快速变化,洼陷原型及沉积中心迁移规律分析极为困难。基于红层沉积特点,以构造格架为约束,在传统原始沉积厚度恢复基础上,通过不同尺度地层厚度分析,结合物源供给与地层厚度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区域尺度厚度中心指示意义,厘定沉积中心迁移规律。沙四下亚段沉积早期孤西断裂控制沉积中心发育,孤西断裂下降盘厚度中心为沉积中心.
徐琦松王永诗巩建强岳宇孟涛张盛姜超
关键词:红层
济阳坳陷孤北斜坡带中生界碎屑岩有效储层成因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手段,在储集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济阳坳陷孤北斜坡带中生界有效储层物性控制因素,总结有效储层成因机制,建立有效储层成因模式。结果表明,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冲积扇的扇中辫状河道砂岩是有效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研究区经历了"一次中埋—抬升剥蚀—二次深埋"的构造演化过程,早期碳酸盐岩胶结保护原生孔隙,是有效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二次深埋后的油气充注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关键要素。
巩建强
关键词:储层物性有效储层中生界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段古水体量化恢复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勘探的推进,深部地层研究越发受到重视,东营凹陷中深层沙四段是近年来重点勘探层位。基于ICP-AES元素、C-O同位素等分析表明民丰地区沙四段总体处于干湿交替的沉积环境,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湖侵-湖退-湖侵的演变过程。
茆书巍郝雪峰巩建强张鹏飞
关键词:东营凹陷沙四段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页岩油气形成条件研究被引量:58
2012年
通过大量地震、钻井、测井、矿物、地球化学、物性资料分析,认为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一段、沙三下和沙四上亚段页岩分布面积广,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分布范围宽,具备形成大量页岩油气的物质基础,三套泥页岩全岩矿物组成中粘土矿物含量低,脆性矿物含量高,以碳酸盐含量为主,利于页岩油气的开采。页岩中压力系数高,各类微孔隙、微裂缝发育,从而容易形成网状的油气储存体系,利于页岩油气的保存。含油、水饱和度分析资料显示,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12上—13上层组页岩中具有较高的单位岩石含油气量,是页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层段,其中的纹层状泥质灰岩是最有利的岩石类型,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勘探前景。
张善文王永诗张林晔李政朱家俊巩建强郝运轻
关键词:页岩油气古近系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
断陷湖盆湖底扇砂岩体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中亚段为例被引量:13
2021年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及钻、测、录井资料综合分析,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重构波阻抗反演技术为手段,对民丰地区沙三段中亚段湖底扇砂岩体进行精细刻画与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中亚段深水湖底扇沉积主要受北东向永安镇三角洲物源体系影响,区域内发育滑动-滑塌砂岩体、砂质碎屑流砂岩体、底流改造砂岩体及浊流砂岩体等4种砂岩体沉积类型,并识别出7种典型岩相特征。平面上湖底扇呈现出以内扇滑动-滑塌高密度流、中扇砂质碎屑流以及外扇浊流为主的沉积演化过程,并在不同相对地层古坡度上差异分布。不同岩相及其组合类型受控于多期基准面旋回变化,且多发育于短期—超短期旋回顶、底界面。在基准面下降半旋回(A/S减小)阶段,碎屑流舌状体和浊流朵叶体较为发育且呈多期相互切割叠置;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A/S增大)阶段,碎屑流舌状体和浊流朵叶体多以孤立式或串珠状发育,并易受底流改造作用,形成小尺度的脉状或波状层理,部分可被切割而发生再次沉积。
宋明水茆书巍林会喜郝雪峰巩建强张鹏飞邱贻博王园园
关键词:湖底扇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深层砂砾岩多类型油气藏成藏机理及模式
2024年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深层砂砾岩油气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深层油气藏类型多样且成藏地质条件与中、浅层差异显著,其差异化地质特征的形成机理制约着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采用镜下薄片观察、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深层储层孔隙类型及地层压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而建立了济阳坳陷深层砂砾岩多类型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1)储层成岩演化揭示了深层储层不同孔隙类型的形成机制,深层砂砾岩储层中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为早期油气充注和超压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烃源岩生烃充注酸性流体引发的溶蚀反应是次生溶蚀孔隙形成的关键,储层中超压环境有助于微裂缝发育,形成孔-缝型储集空间。(2)深层流体超压演化受到生烃作用和沉积过程的控制,超压环境的形成取决于保存条件,构造-岩性油气藏中压力的分布受断-砂输导体系调配。在深层常压-弱超压储层中,源-储剩余压力差为稳定和充足的成藏动力;而在超压储层中,源-储剩余压力差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断层发育区和垂向连通性强的砂体中浮力是油气二次运移、调整的主要动力。(3)基于生烃-储层-压力对济阳坳陷东部深层砂砾岩油气成藏的耦合控制作用,建立了多期叠置近岸水下扇油气相态垂向分异型、近岸水下扇泥岩顶部及侧向联合封堵型、近岸水下扇-浊积扇近源成藏型3种油气成藏模式。济阳坳陷深层多类型砂砾岩油气藏成藏机理和模式的揭示为后续深入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雷文智陈冬霞王永诗巩建强邱贻博王翘楚成铭蔡晨阳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渤南洼陷页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高产条件分析
基于对渤南洼陷页岩油气的勘探实践,在系统分析页岩油气的产出层系、有效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地化参数、投产井产能变化、岩相组合、断裂、埋深以及地层异常高压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渤南洼陷页岩油气的富集高产条件。有效烃源岩发育...
房建军巩建强刘雅利李政孟涛郝运轻
关键词: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异常高压勘探部署
渤南洼陷页岩油气富集高产条件及勘探方向被引量:45
2012年
及地层异常高压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条件。有效烃源岩发育决定页岩油气的主力层系;有利岩相发育(纹层状泥质灰岩相)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断裂裂缝发育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地层异常高压和埋深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纹层状泥质灰岩相最发育的12下—13上层组是页岩油气最富集的层系,综合各因素的匹配关系,整体考虑、分类分区,有针对性地部署和评价,以落实其产能情况,部署了渤页平1井等3口页岩油气水平井,并已初步实现预期效果。
王永诗巩建强房建军刘雅利李政孟涛
埕东凸起地层超覆油藏勘探关键技术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准确确定埕东凸起古近系东营组31砂组地层超覆油藏的超覆线,以测井、地震和地质统计资料为基础,建立正演模型,提出了以地层夹角定量外推确定地层超覆线的方法。同时针对薄储层不易识别的特点,应用神经网络算法,以正演模型为基础,提出4种岩性组合的波形分类,其中Ⅱ类波形反映的储盖组合最有利,含油性较高。
巩建强
关键词:波形分类薄储层预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