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志韬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土壤腐殖质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酶活性
  • 2篇护林
  • 2篇防护林
  • 2篇腐殖质
  • 1篇土壤腐殖质组...
  • 1篇土壤性质
  • 1篇人工林
  • 1篇牧场防护林
  • 1篇红松人工林
  • 1篇腐殖质组成
  • 1篇
  • 1篇草牧场
  • 1篇草牧场防护林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作者

  • 3篇宋志韬
  • 2篇陈立新
  • 1篇段文标
  • 1篇李少博
  • 1篇李刚
  • 1篇纪萱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红松人工林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 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 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并且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就土壤腐殖质组成而言,除林龄58 a红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和45 a红松人工林非根际土壤外,其他林型土壤胡敏酸含碳量均高于富里酸含碳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在1.00-2.45之间;土壤重组腐殖质、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含碳量大小顺序为林龄58〉68〉25〉45 a;红松混交林除紧结态腐殖质外,其他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均高于红松人工林。
陈立新宋志韬纪萱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组成
草牧场防护林土壤酶与理化性质研究
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方法,对不同林龄、不同配置方式退化草牧场防护林(网格状、带状、疏林)和无林草牧场的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相同林龄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与带状草牧场防护林相比,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
宋志韬
关键词:草牧场防护林土壤性质土壤酶活性
文献传递
退化草牧场防护林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及酶活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林结构的配置、不同林龄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寻找最佳草牧场防护林结构的配置方式。[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草牧场防护林和无林草牧场(对照)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林龄为15年距林带0 m处,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的胡敏酸和富里酸总碳量、胡敏酸碳组分、富里酸碳组分和胡敏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的活性等测定指标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70.26%、120.97%、73.76%、139.84%、51.80%、85.00%、42.17%、94.65%、53.77%、49.81%;与带状、疏林状草牧场防护林相比,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除土壤有机质、富里酸碳组分、胡敏素、蔗糖酶、蛋白酶、磷酸酶的差异不显著外,以上10个测定指标中的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对于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土壤富里酸碳组分、胡敏素、多酚氧化酶、脲酶等测定指标在林龄为1~5年时随其增大而增加,5~15年缓慢降低,15年后下降速度增大;距离林带50 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素、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距离防护林0 m和100 m,且100 m处较0 m处低,其它测定指标基本上随距离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距离防护林带100 m处时,部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土壤改良效益基本消失。胡敏酸和富里酸总碳量与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胡敏酸与蛋白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富里酸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胡敏素与蔗糖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林龄为5年的网格状防护林土壤富里酸碳组分、胡敏素、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等最佳;对防护林及其多数土壤腐殖质碳组分和酶活性升高的分析表明,网格状防护林的带间距应小于200 m。
陈立新李刚李少博宋志韬段文标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