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坚
- 作品数:108 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长激素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失代偿性肝硬化(DLC)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2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8 IU皮下注射,1次/d,连用10 d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再用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肝功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肝功能用生化法检测,IGF-1与IGFBP-3用IRMA检测,IL-4与IFNγ用放免法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腹水消退明显,凝血酶元时间(PT)显著缩短,血浆白蛋白显著增加,IGF-1I、GFBP-3和IFNγ有升高倾向,血清IL-4水平略有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rhGH能克服GH抵抗,改善GH/IGF-1轴的功能,促进白蛋白合成,并能调节免疫,适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
- 马志俊赵宏王玉华张东军孙志坚
- 关键词:失代偿性肝硬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
- 恙螨体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的检测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为进一步证明恙螨体内HFRSV的存在与否。方法:本文用免疫组化法和套式PCR检测恙螨体内HFRSV结构蛋白(MP、NP)。结果与结论:恙螨幼虫和若虫体内均可检测到HFRSV结构蛋白MP、NP片段;并随着恙螨体内HFRSV滴度的增高其检出强度亦增加,该结果从分子生物学上进一步证明恙螨体内HFRSV的存在。
- 张云李先富朱进唐家琪吴光华章莉莉孙志坚张家驹周燕萍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结构蛋白恙螨
- 汉坦病毒二次感染的小鼠实验研究
- 1999年
- 为阐明肾综合征出血热 ( H F R S) 能否产生抗体依赖感染增强现象 ( A D E) , 我们作了小鼠实验研究。先给18只乳鼠颅内注射1 L D50 陈株病毒, 使其发生不显性感染, 20d 后, 其中17 只小鼠血清中出现 H F R S特异性 I F A 抗体。将此17 只小鼠分为二组, 第一组在腹腔注射2 % 甲基纤维素后再向腹腔注射1 L D50 陈株病毒; 第二组 ( 对照) 仅向腹腔注射地鼠肾细胞 ( B H K- 21) 培养上清液。结果第一组于第2 次攻毒后2 ~10d 先后发病死亡, 死前血清特异性 I F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较基础值增长7 倍多 (1148 ±282 Vs 9335 ±200 , P< 001) , 血尿素氮 ( B U N) 亦明显增高 (622 ±109m mol L Vs1166 ±377 m mol L, P< 001) , 血清中查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并查到特异性抗原, 肾皮质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 部分肾小管内有管型发现, 而对照组无上述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小鼠二次感染后可发生抗体介导的感染增强现象, 而其肾脏病变除病毒之直接作用外,
- 章莉莉倪大石孙志坚黄湘虎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小鼠
- 特异性转移因子双盲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作者应用特异性猪脾转移因子(S-TF)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33例,与正常猪脾转移因子治疗组31例和安慰剂组35例比较,S-TF可显著促进病情转轻(与安慰剂组比较转轻率从5.7%增至27.3%),提高越期率(自74.3%至93.9%),减轻外渗和出血,缩短低血压时间(自5.67±11.80h至0.75±2.00h),并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PHA皮试阳转率从8.7%增至47.7%),抑制抗体生成反应(血清IgG从16.1×10~3mg/L降至14.0×10~3mg/L,IgM从2.6×10~3mg/L降至1.8×10~3mg/L),但是对肾脏功能和血小板的损伤无明显改善。
- 白雪帆徐海峰孙志坚黄湘虎杨颖潮高学中何浩李永珍杨为松唐季和倪大石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双盲法
-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研究
- 1999年
- 为阐明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及糖代谢状况,我们作了静脉法糖耐量试验(ivGTT)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IRT、CPRT),并同时测定了基础血糖(GS)、胰岛素(INS)、C肽(CP)、皮质醇(F)、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和胰高血糖素(GN)。结果85例中17例糖耐量减退,其中慢性肝炎(CH)组2例,代偿性肝炎肝硬化(HLC-1)组5例,失代偿性肝炎肝硬化(HLC-Ⅱ)组10例,急性肝炎(AH)组无。糖耐量正常(NGT)组基础血糖、胰岛索、C肽均在正常范围,但其中大多数患者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低平,峰值低于对照组;糖耐量减退(IGT)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大多升高,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以及胰岛素释放指数均于NGT组。各组血浆皮质醇基本正常,仅少数病情较重的CH和失代偿性HLC患者稍高于正常水平。约四分之一的患者血浆GH升高,四分之三的患者血浆GN升高。15例肝硬化患者服心得安3~5天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这些资料表明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中糖耐量减退相当常见,其发病机制与肝功能减退、胰岛B细胞受损、胰高血糖素等生糖激素增加、外周胰岛索抵抗等因素有关。心得安治疗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 薛庆培王锁荣焦金森马志俊孙志坚张静馨包荫堂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糖代谢
-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在判断肝炎病情及预后方面的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HPT)对判断肝炎病情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应用含有组织凝血活酶、去除Ⅱ、Ⅶ、Ⅹ凝血因子的牛血浆和氯化钙的特制试剂 ,检测了 130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和 9例其它患者血浆肝促凝血活酶活动度 (HPA)。结果 HPA值按下列次序递减 ,轻度慢性肝炎为 ( 85 7± 86 9) %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为 ( 80 4± 16 7) % ,急性黄疸型肝炎为 ( 72 5±2 5 0 ) % ,中度慢性肝炎为 ( 5 9 8± 8 7) %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为 ( 4 3 8± 12 3) % ,重度慢性肝炎为( 34 3± 2 9) % ,亚急性重型肝炎为 ( 30 5± 8 1) % ,当肝功能好转时HPA值随之回升。胆结石、胰头癌等肝外疾病未伤及肝脏时 ,HPA值多在正常范围 ;若伴有肝功能损害 ,则HPA值亦有下降。结论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是一项有用的肝脏储备功能试验 ,HPA的变化能反映肝炎轻重和病情预后 。
- 薛庆培张元度韦炳远张东军任金华孙志坚
- 关键词:肝炎肝脏储备功能预后
- 肝硬变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
- 1999年
- 目的:研究肝硬变(LC)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糖代谢状况。方法:采用静脉法糖耐量试验、胰岛素(INS)、C肽(C-P)释放试验对36例LC患者测定了血糖(GS)、INS和C-P;用放免法测定了基础血浆皮质醇(F)、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和胰高血糖素(GN)。结果:36例中17例糖耐量减退(IGT组),19例糖耐量正常(NGT组);IGT组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C-P、INS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约2/5的患者基础血浆F、GH、SS、GN升高;NGT组糖耐量曲线近似正常,其中11例INS、C-P分泌反应减弱,约1/3的患者生糖激素升高。给5例患者作了心得安试验,服药后第五天空腹血糖与试验前相近,但C-P、INS分泌明显增加。结论:LC患者精耐量减退十分常见,与肝功能减退、外周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下降等有关;门静脉高压着服用心得安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王锁荣薛庆培焦金森马志俊孙志坚张静馨包荫堂
- 关键词:肝硬变糖耐量减退胰高血糖素Β-细胞功能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和凝血功能变化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IL-6、IL-17、TGFβ-1、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功能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HFRS患者,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2例,重症组11例;另取20名健康者作对照。比较各组、各期IL-6、IL-17、TGFβ-1、TF、TFPI、凝血功能、D-二聚体、CK—MB、BUN、肌酐、ALT、AST、血小板计数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双测t检验,3组以上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项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HFRS急性期血浆IL-6、IL-17、TGF-B1、TF、TF/TFPI比值均显著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显著增高,纤维蛋白原(FN)与血小板计数显著减低。在发热期,重症组患者血浆TF水平为(36.54±8.59)ng/L,TF/TFPI比值为3.27±0.65,轻症组分别为(26.38±7.11)ng/L和2.61±0.57,轻、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4和2.480,均P〈0.01)。IL-6、IL-17、TF/TFPI比值的变化曲线与APTT、D-二聚体、BUN、ALT、CK—MB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而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趋势相反。血浆TF与BUN、CK—MB、AST、APTT、INR、D-二聚体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8、0.519、0.440、0.495、0.410和0.429,均P%0.01),与血小板计数间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1)。结论HFRS急性期血浆IL-6、IL-17、TF/TFPI比值、INR和D-聚体水平显著升高,APTT延长,FN与血小板计数减低,为体内存在全身炎性反应、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激活提供了证据,这可能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因素。病程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抗凝和补液治疗非常必要。
- 蒋文秀孙志坚张东军周超曾娟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白细胞介素17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α(hIFN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3例,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rIFNα2b)治疗HFRS21例,均收到良好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治疗组三痛消失较快,球结膜水肿消退较早,尿蛋白持续时间缩短,血尿素氮(BUN)峰值减低,多尿期提前出现,血小板计数较快恢复正常,严重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毒膜蛋白(MP)和核蛋白(NP)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迅速减弱,从小便排出的时间也明显缩短,血清抗-MP水平下降。结果提示,干扰素能抑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在PBMC中复制和表达其结构蛋白。
- 孙志坚黄湘虎章莉莉王明秀陆北川李锡官唐季和白敬羽朱公文倪大石张云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干扰素
- 肾综合征出血热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病期采集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和IL-10,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FNγ和TGF-β1,并同步作血小板计数和肾功能检测。结果从发热期至恢复初期血清TNFα与IFNγ均高于正常水平,以低血压少尿期为最著;轻症组IFNγ水平略高于重症组;与此相反,血清TGF-β1水平于病程前4期均见下降,直至恢复期才见回升;血清IL-10水平在病程中也见增高,但升高幅度不及IFNγ;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血清IFNγ/IL-10比值分别为0.26±0.35与0.72±0.9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0.16)水平,其变化曲线与BUN相一致,而与血小板呈负相关。结论TNFα、INFγ等细胞因子的过多释放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失平衡参与了HFRS的发病机制,采取合理的对症治疗、维持促炎与抗炎系统的平衡可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薛江洲张小凡孙志坚王锁荣张东军马志俊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