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由5-溴吡啶-2,3-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构筑的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5‑溴吡啶‑2,3‑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构筑的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以5‑溴吡啶‑2,3‑二羧酸、1,10‑邻菲咯啉、硫酸镍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5‑溴吡啶‑2,3‑二羧酸和1...
- 刘峥孙丹魏润芝韦文厂梁楚欣
- 文献传递
- 氟磷酸钒钠/C双重修饰氟磷酸锰钠复合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Sub>3</Sub>V<Sub>2</Sub>(PO<Sub>4</Sub>)<Sub>2</Sub>F<Sub>3</Sub>/C双重修饰Na<Sub>2</Sub>MnPO<Sub>4</Su...
- 刘峥艾慧婷李伟孙丹韦楚楚
- 文献传递
- 超疏水化合物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同时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超疏水化合物因其优良的化学特性而被应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介绍了超疏水化合物在金属基底进行防护的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常用于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如通过氟化物、硬脂酸类化合物、长链的烷基或者是硅烷基等疏水性物质对低表面能的化合物进行改性,构建出具有低表面能的超疏水表面。超疏水化合物与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MOFs)、缓蚀剂以及微胶囊3种特殊的具有防腐特性的物质,可通过协同作用对金属基体进行防护:(1)利用一些疏水性化合物对具有特殊的表面特性的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MOFs)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制造出超疏水表面;(2)通过一些长链疏水性化合物对缓蚀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能,进而可获得更优异的防腐效果;(3)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与疏水性化合物,通过协同作用发挥其最佳防腐性能。最后对超疏水化合物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魏润芝刘峥孙丹吕奕菊韦文厂
- 关键词:低表面能改性金属
- 铜掺杂非晶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及性能(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TEM和TG-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粉体近似为球形,粒径为50nm左右,热分解反应温度较低(269.4℃)且含较多的结晶水。充放电结果表明,当Cu的掺杂量为5%时,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的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且循环充放电性能较好。
- 刘长久王慧景孙丹陆莉君
- 关键词:铜掺杂电化学性能
- 二维纳米材料MXene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自20世纪90年代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其研究与开发迅速发展。然而研究表明,在锂离子电池中,高速率充电/放电过程会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先进电极材料,以进行更好的能量存储和转换。二维(2D)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表现出巨大的储能潜力。近年来,衍生自MAX相前驱体的2D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新系列MXene引起了广泛关注。MXene具有化学和结构多样性,因此与其他2D材料相比,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研究发现,MXene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其中包括非凡的机械强度、出色的导电性、多种可能的表面终止、优异的比表面积以及容纳嵌入剂的能力。当用作锂基电池的电极材料时,MXene已表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文中对MXene材料制备路线、结构类型及性质进行介绍,并进一步介绍了MXene材料的储锂机理,归纳总结了MXene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概述了用于锂基能量存储设备的MXene和MXene基复合材料的挑战和前景,并提出杂原子掺杂、插层以及与其他电极材料复合正成为改善MXene材料在LIB中电化学性能的新方向。
- 孙丹李伟刘峥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储能
- 纳米非晶态Ni(OH)_2电极材料的稀土掺杂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为了提高镍基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稀土Ce掺杂纳米级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材料。采用Raman,XRD,SEM和TEM对其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交流阻抗谱(EIS)和充放电性能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掺入适量的Ce可以进一步增强纳米非晶态氢氧化镍的无序性并且使颗粒细化,进而使其电化学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降低,电化学活性明显增强。样品作为MH-Ni电池正极材料以0.2 C充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当掺杂Ce的质量分数为4%时,其放电比容量达到336.7 mAh/g,这明显高于晶态β-氢氧化镍电极材料289 mAh/g的理论容量,说明纳米非晶态氢氧化镍作为高活性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刘长久谷得龙孙丹吴华斌
- 一种氟磷酸锰钠/碳化钛片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磷酸锰钠/碳化钛片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作为锂/钠混合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经制备生物碳量子点(CQDs)、碳化钛(Ti<Sub>3</Sub>C<Sub>2</Sub>T<Sub>X</S...
- 刘峥孙丹 郭容婷 陈梦琦 韦秋梅
- 镧(Ⅲ)与锌(Ⅱ)复合掺杂非晶Ni(OH)_2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镧(Ⅲ)与锌(Ⅱ)复合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样品材料的结构形态和形貌采用XRD,SEM和Ra-man光谱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合成电极材料并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研究了样品电极的不同掺杂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发现,在80mA·g-1恒电流充电5h,40mA·g-1恒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V的充放电制度下,复合掺杂4%La(Ⅲ)6%Zn(Ⅱ)样品的放电平台为1.273V,放电容量为346.86mAh·g-1,且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可逆性较好。
- 吴华斌刘长久孙丹
- 关键词:微乳液法非晶态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
- 复合添加二元阴阳离子非晶态Ni(OH)<,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本文全面综述了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基于具有特殊的微结构和异常的物理化学性能的非晶态材料以及二元功能性阴阳离子的协同作用,以复合添加二元阴阳离子的非晶态氢氧化镍电极活性材料为研究目标,系统研究了其制备合成工艺条件,...
- 孙丹
- 关键词:电极材料氢氧化镍非晶态材料合成工艺电化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喹啉类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自修复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喹啉类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自修复涂层。该涂层包括喹啉类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记为NMOFs)和水性丙烯酸树脂基体。磷酸锌是目前用于改善有机涂料防护性能常用的防腐颜料/填料,但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导...
- 刘峥 陈则胜孙丹 劳洁 梁楚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