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楠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1篇诊治
  • 1篇诊治模式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上肢
  • 1篇上肢淋巴水肿
  • 1篇手术
  • 1篇水肿
  • 1篇肿瘤
  • 1篇腺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水肿
  • 1篇放疗
  • 1篇放疗后
  • 1篇癌患者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无锡市第四人...

作者

  • 2篇朱雅群
  • 2篇田野
  • 2篇姜楠
  • 1篇蒋国勤
  • 1篇吴佳
  • 1篇朱旬

传媒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所综合性医院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模式的调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评价与我国临床诊疗规范间存在的差距。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0-12-31我院治疗的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版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肿瘤情况、诊断和治疗过程等,通过查阅病史资料和电话随访,将所收集的资料分类汇总后与规范相比较。结果:共264例患者入组,确诊时中位年龄49.5(28~83)岁,其中绝经前患者占47.3%(125/264),术前选择乳腺彩超、X射线钼靶和乳腺MR 3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比例分别为84.5%(223/264)、34.5%(91/264)和16.7%(44/264)。研究对象的外科手术方式仍以根治手术为主,保留乳房手术为15.2%(40/264)。整组92.0%(243/264)的患者接受了Ⅰ/Ⅱ水平的腋淋巴结清除,仅1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除5例患者外,本组均接受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42.4%(112/264)和37.5%(99/264)。根据AJCC病理分期0、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6.1%(16/264)、24.2%(64/264)、39.0%(103/264)、26.1%(69/264)和0。根据诊疗规范,应该接受术后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实际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为75.2%(109/145)、85.5%(206/241)和86.8%(105/121)。结论:我院可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实践指南仍有差距,进一步学习和推广乳腺癌的诊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姜楠朱雅群田野蒋国勤朱旬
关键词:乳腺肿瘤诊治模式
乳腺癌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间92例于我科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上肢淋巴水肿进行评估;主观症状采用FCAT-B +4量表,客观体征采用对双侧手臂肩峰端下15c m和尺骨鹰嘴下15cm处进行周径测量的方法,分别计算两种评估方法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检查中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53.3%和32.6%.客观体征检查发现锁骨上区照射组和未照射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1.1% (P=0.030),腋窝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为41.5%和11.1% (P =0.005),Ⅲ期组和0~Ⅱ期组分别为52.5%和17.3% (P =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TNM分期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常见并发症,锁骨上区照射、腋窝淋巴结阳性及术后分期较晚是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
吴佳朱雅群田野姜楠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上肢淋巴水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