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国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罗哌卡因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KA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麻醉诱导前,三组均行0.4%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H组)、0.375%罗哌卡因(M组)和0.25%罗哌卡因(L组)。于术后8、12、24和48h时评估动态VAS疼痛评分。于术后12、24、48h时评价患肢运动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和术后6、24和48h血清TNF-α和IL-8浓度。结果术后8、12和24h,M组和H组动态VAS疼痛评分低于L组(P<0.05)。术后12h,H组患肢改良Bromage评级高于M组和L组(P<0.05)。三组术后血清TNF-α和IL-8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L组术后6、24及48h血清TNF-α和IL-8浓度高于M组和H组(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联合0.4%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可为TKA患者提供充分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对运动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 李勇黄天丰高巨葛亚丽张扬夏德国于大朋
-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罗哌卡因
- 布托啡诺对全麻患者术后拔管期躁动的预防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对全麻患者术后拔管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胃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n=20)和对照组(C,n=20)。布托啡诺组术毕给予布托啡诺0、5mg静脉注射,对照组术毕给予生理盐水0.5ml静脉注射。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拔管后5min的清醒评分(Rarnsav)及不良反应。结果布托啡诺组拔管时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导管刺激均引起心血管反应(P〈0.05),但布托啡诺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情况亦相似(P〉0.05);布托啡诺组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以有效预防全麻患者术后拔管期躁动,但延长术后拔管时间。
- 纪维陆康生夏德国
- 关键词:布托啡诺全麻拔管躁动
-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拟接受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Ⅰ组患者手术前使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Ⅱ组患者使用传统解剖学定位实施锁骨臂丛神经阻滞,使用局部麻醉药均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的1:1混合液,使用剂量为0.4 ml/kg。观察并记录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Ⅰ组完成操作所需时间为(3.6±1.7)min,起效时间为(4.5±1.9)min,明显短于Ⅱ组的操作时间(6.3±1.8)min和起效时间(11.5±2.4)min,同时Ⅰ组的麻醉效果优等率为95.6%,优于Ⅱ组的66.7%且Ⅰ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0%,低于Ⅱ组患者的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阻滞对患者上肢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与传统的解剖学定位局部麻醉相比,所需的操作时间短、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夏德国纪维
-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 七氟烷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被广泛应用于颅脑外科麻醉。近年来,七氟烷对于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七氟烷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激活ATP敏感钾离子通道、消除氧自由基、抑制钙离子超载等多位点、多途径交互作用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七氟烷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的研究,对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为全面揭示脑保护机制提供研究思路,并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纪维夏德国
- 关键词:脑缺血
-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常规全麻,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切皮反应、芬太尼用量、术后2h、6h、12h、24h和48h安静与咳嗽时VAS评分和术后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并发症及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切皮后5min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h、6h、12h安静及咳嗽状态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室中应用全麻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其操作的准确性高,麻醉效果满意,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 夏德国
- 关键词:开胸手术
-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多靶点胸椎旁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肺癌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多靶点胸椎旁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35~64岁,性别不限,体质量指数(BMI)18~24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常规全身麻醉组(G组)、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RD组).三组均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均于术毕缝皮时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同时R组和RD组麻醉前于超声引导下行患侧T4~T8多点椎旁神经阻滞,R组注射0.5%罗哌卡因19 ml与0.9%氯化钠溶液1 ml的混合液,RD组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混合0.5%罗哌卡因19 ml.三组均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分,当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吗啡5~10 mg.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术后PCIA药液消耗量、吗啡使用情况、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记录胸椎旁神经阻滞有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R组和RD组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G组[(7.2 ± 0.6)、(6.1 ± 0.5)mg/(kg·h)比(8.1 ± 0.5)mg/(kg·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R组[(6.1 ± 0.5)mg/(kg·h)比(7.2 ± 0.6)mg/(kg·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R组和RD组术后PCIA药液消耗量减少,吗啡使用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RD组药液消耗量、吗啡使用率也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R组和RD组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多靶
- 郭芳王存金龙丰云葛亚丽夏德国高巨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超前镇痛胸廓切开术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内镜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50例,年龄60~8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0min)+丙泊酚1~1.5mg/kg(D组)或丙泊酚1.5~2mg/kg(P组)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3~5mg·kg-1·h-1(D组)或4~8mg·kg-1·h-1(P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镜时(T2)、术中(T3)、退镜时(T4)、苏醒时(T5)的HR、MAP、RR、SpO2;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1时P组MAP明显低于D组,RR明显慢于D组(P<0.05)。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ERCP术丙泊酚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镇静效果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张磊李倩葛亚丽夏德国
- 关键词:丙泊酚老年患者
- 非心脏手术老年病人口腔衰弱与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相关性
- 2024年
-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关乎整个围术期病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全面的恢复质量^([1-2])。高质量的术后早期恢复有利于改善术后中、晚期恢复质量^([3])。口腔衰弱是伴随心理及身体功能衰退的口腔功能退化,表现在牙齿数量减少、咀嚼功能降低、口腔运动功能降低等方面,可引起众多不良结局,包括失能、死亡风险增加等^([4])。本研究拟探讨术前口腔衰弱与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关系,为围术期病人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 段华玮胡小义纪木火夏德国
- 关键词:老年病人非心脏手术咀嚼功能
- 预测困难气道患者不同经鼻气管插管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预测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及咽喉部手术患者48例,Mallampati分级Ⅲ~Ⅳ级,随机分为G组、F组和D组,分别采用GlideScope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和普通直接喉镜进行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最高值、气管插管后2 min的HR和MAP。记录插管一次成功的例数及所需时间、术后48 h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三组插管时最高值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且D组HR较G组和F组更快,MAP更高(P<0.05)。与D组比较,G组和F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插管时间更短,但是F组插管时间长于G组;D组患者术后声嘶和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组及F组(P<0.05)。结论 GlideScope可视喉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道经鼻气管插管均安全可行,但是前者更快捷。
- 杨柳青夏德国
- 关键词:可视喉镜困难气道支气管插管
- 压力-容积曲线指导下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在食管癌手术肺复张后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结束肺复张后,动态压力-容积(pressure-volume,P-V)曲线指导下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对患者肺功能及肺毛细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中上段癌择期行经右胸三切口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肺通气组(I组)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组(P组)各15例;单肺通气结束后,I组恢复双肺间歇正压通气,P组在I组基础上应用动态P-V曲线低位拐点对应的压力+0.196kPa设定呼气末正压,根据动态P-V曲线高位拐点对应容量的80%设定潮气量,行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单肺通气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测定肺顺应性和pa(O2),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与T1比较,2组T2时肺顺应性及pa(O2)明显下降(P<0.05),I组T3点肺顺应性仍明显低于T1(P<0.05);2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T2较T1明显升高(P<0.05),T3较T2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P组肺顺应性T3时明显升高(P<0.05),P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T3时明显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肺复张后应用动态P-V曲线指导个体化保护性双肺通气对患者肺功能及肺毛细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 纪维夏德国丁正年
- 关键词:正压呼吸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