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光辉

作品数:73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核桃
  • 18篇树干
  • 18篇树干注药
  • 12篇举肢蛾
  • 12篇核桃举肢蛾
  • 11篇杀菌剂
  • 9篇花椒
  • 7篇药剂
  • 7篇病害
  • 6篇药剂筛选
  • 6篇杀虫
  • 6篇病原
  • 5篇天牛
  • 5篇林木
  • 5篇柳树
  • 5篇害虫
  • 5篇防治药剂
  • 5篇防治药剂筛选
  • 5篇病原鉴定
  • 4篇杨树

机构

  • 7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黄帝陵管理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73篇唐光辉
  • 21篇张兴
  • 13篇冯俊涛
  • 11篇张璟
  • 10篇余仲东
  • 8篇李培琴
  • 7篇何军
  • 7篇贺虹
  • 7篇陈安良
  • 6篇李孟楼
  • 5篇翟梅枝
  • 4篇戴建昌
  • 4篇冯超
  • 4篇王敦
  • 4篇陈丹丹
  • 3篇张涛
  • 3篇王智辉
  • 3篇郭新荣
  • 3篇田鹏鹏
  • 3篇高智辉

传媒

  • 13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陕西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学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昆虫学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药学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农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黑龙江教育(...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绞股蓝中甲霜灵残留量SFE/GC-MS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SFE-GC/MS)测定绞股蓝中甲霜灵含量的分析方法。超临界CO2萃取绞股蓝中甲霜灵的适宜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4500Psi,萃取温度35℃,CO2流速为1 ml/min,动态萃取40 min,改性剂为甲醇(每管添加量0.5 ml),收集液为丙酮。添加回收率为86.58%-101.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38%-12.75%,符合残留分析要求。全程分析时间小于1 h。
张璟严海峰周卷华唐光辉周一万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质联用甲霜灵绞股蓝
几种杀菌剂树干注药对板栗疫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室内抑菌及田间树干注药药效试验,探讨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甲霜灵等几种杀菌剂对板栗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甲霜灵等几种药剂对板栗疫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0.24~65.64)mg/L之间,其中戊唑醇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为0.24 mg/L,其次为烯唑醇和己唑醇,EC50分别为0.28 mg/L和0.29 mg/L。戊唑醇对板栗疫病病原菌孢子毒力最高,EC50为0.67 mg/L。田间树干注药,10%戊唑醇注干杀菌剂对板栗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按树干地径1 mL/cm的注药量防效83.85%,可有效控制板栗疫病的危害,其次为10%烯唑醇和10%己唑醇,防效依次为73.19%和71.03%。
唐光辉冯超张涛张涛宋晓斌
关键词:板栗疫病杀菌剂毒力树干注药
基于SFE-GC/MS技术的敌敌畏在柳树中的传导与分布被引量:7
2007年
建立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SFE-GC/MS)技术测定树干注药后柳树中敌敌畏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柳树组织中敌敌畏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0℃、压力34.48MPa、静态萃取时间20min、动态萃取CO2体积为20ml(1.0ml/min)、夹带剂甲醇(添加量0.15ml/g)、收集液丙酮。通过上述方法对柳树体内各组织中敌敌畏含量动态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敌敌畏经树干注药可在柳树体内经木质部长距离传导,分布于树体各组织中。树干注药后不同时间,敌敌畏在柳树树冠内不同部位的传导、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药剂进入木质部后,首先沿注药孔上方输导组织随蒸腾流纵向传导,进入注药孔上方的叶片中。树干注药24h时,树体各部位叶片内药剂含量差异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剂在树体内逐渐降解,含量逐渐降低,各部位叶片内药剂含量差异也逐渐缩小,96h后在树冠各部位趋于均衡分布。树干注药初期叶片内药剂含量大于树体其他部位,随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注药7d后,药剂在树体各部位趋于均匀分布。
唐光辉张璟何军冯超王智辉张兴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质联用敌敌畏树干注药
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对木本植物的药害机理及药效研究
本文研究了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对植物的药害机理、药效及植物体对药剂的吸收规律,利用植物抗逆性生理研究方法来揭示药害机理,并讨论了植物体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药害的关系。 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药剂浓度条件下...
唐光辉
关键词:木本植物
文献传递
核桃举肢蛾田间羽化节律与交配行为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是核桃重要的蛀果害虫,通过明确核桃举肢蛾野外田间的羽化节律和交配行为,为核桃举肢蛾的性信息素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观察了核桃举肢蛾的羽化节律和交配行为等生殖活动规律。[结果]核桃举肢蛾需要历时45~60 min完成羽化行为,成虫羽化高峰期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上午10:00-13:00为羽化高峰期,高峰期的羽化数占整日羽化量的73.99%。雌雄虫比率接近1:1,其中羽化前期,雄虫羽化量比雌虫多8.67%,降雨降温天气条件可影响其羽化进程。成虫上午、中午和夜晚静伏不动,下午16:00至傍晚19:30成虫活跃,频繁爬行、飞翔。在此期间,观察到雌虫出现求偶召唤状态及交配行为。雌虫分散产卵,平均产卵量为22.6粒。[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核桃举肢蛾野外田间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活动行为,雌虫出现求偶、交配行为的时间、状态与环境条件。
南小宁王英宏张力元唐光辉
关键词:核桃举肢蛾羽化节律交配行为田间观察
一株抗核桃溃疡病的核桃内生菌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WB1)菌株,该菌株通过发酵培养得到的发酵产物可用于防治核桃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核桃腐烂病(Valsa ...
唐光辉余仲东王娇莉王敦冯纪年
文献传递
不同林龄花椒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根际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对农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不同林龄花椒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与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花椒根际土壤呈现弱酸化,土壤养分整体表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以8 a林龄根际土的养分最高;花椒根际土中含真菌OTU 1 229个,归属于12门、35纲、78目、149科、321属和466种;细菌OTU 1 298个,归属于22门、49纲、71目、163科和277属。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林龄对花椒根际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显著,以8 a林龄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15 a林龄的次之,3 a林龄的最低;而林龄对花椒根际土壤细菌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在3个不同林龄的花椒根际土壤中,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优势属均为缘刺盘菌属(Cheilymenia)和镰孢菌属(Fusarium);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酸杆菌门Gp6和Gp4群组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且发现不同林龄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离明显,说明林龄是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与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显著相关的土壤理化因子为pH、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而影响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土壤理化因子为有机质、总氮和pH。研究不仅阐明了林龄对花椒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还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与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不仅能为椒园土壤质量变化的动态监测提供依据,还能为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的功能开发奠定基础。
焦嘉卉符晓张硕刘伟周姣姣吴旭艳林晓榕田雨露唐光辉李培琴
关键词:花椒根际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
花椒枝枯病的病原鉴定与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花椒枝枯病在陕西省花椒产区大面积地发生,严重影响了花椒的生长,导致花椒产量和质量的显著降低。为明确花椒枝枯病的病原,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致病性验证,分离获得花椒枝枯病菌。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TEF1-α序列的串联分析,将花椒枝枯病菌鉴定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eres。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5种杀菌剂对花椒枝枯病菌的菌落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物源杀菌剂中以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0.3%苦参碱乳油抑菌作用最显著,EC50分别为0.046和0.608 mg·L^(-1);化学杀菌剂中以复配农药的抑菌作用更显著,以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和12%腈菌·三唑桐乳油的抑菌作用最显著,EC50分别为0.002、0.115和0.125 mg·L^(-1)。本研究能为花椒枝枯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高瑞雪李亮梁超琼王昆仑唐光辉李培琴
关键词:分子鉴定杀菌剂筛选
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筛选与鉴定
2024年
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叶病菌(Marssonina sp.)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花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297个微生物菌株,其中105个为真菌,192个为细菌。通过初筛,获得了20个对3种及以上靶标病原菌均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7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5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3个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的不同种,2个鉴定为安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nhuiense),3个为其他种。经复筛和验证,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P87的生防潜力最强,可以作为花椒病害生物防治的备选菌种。
符晓丁俊园焦嘉卉钟思雨孙孟娇付家佳唐光辉李培琴
关键词:花椒根际土壤生防菌抑菌活性
两种农药树干注射对垂柳叶内PPO和POD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研究了吡虫啉和啶虫脒树干注射对垂柳叶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树干注射均可引起垂柳叶片PPO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吡虫啉处理对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均大于啶虫脒,两种药剂处理后15 d PPO活性均达到最大值,10 d POD活性均最低,药后30 d PPO和POD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吡虫啉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Rf=0.71)消失,E2(Rf=0.77)活性升高;啶虫脒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活性升高,E2消失;药后10,45 d各处理酶带带型基本稳定。吡虫啉处理使POD同工酶药后10 d酶带P1(Rf=0.51)、P4(Rf=0.67)消失,45 d P1消失而P4又出现;啶虫脒处理使POD同工酶酶带P1活性升高,P2(Rf=0.56)消失,药后10,45 d酶带带型相同。说明PPO和POD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变化与注药种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研究树干注药对树体生理影响的指标。
唐光辉田鹏鹏陈安良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树干注药垂柳同工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