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彬
-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与修复的实验性研究
- 目的 为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a postconditioning,Ipost)是否可以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从而加速周围神经再生。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电生理检测损伤处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形态学计量...
- 周晓彬冯建书王江泳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髓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背根神经节移植环境的实验性研究
-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虽然在临床上取得显著进步,但疗效仍不十分满意。其原因在于(1)神经再生速度缓慢(通常每天1mm)。(2)近端的神经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3)远端的效应器,尤其是骨骼肌,产生失神经改变即萎缩...
- 周晓彬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元肌萎缩神经再生
- 文献传递
- 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
- 周晓彬李桂香张华周文琦冯建书
- 利用医用泡沫包裹多侧孔的引流管,生物透性膜封闭被引流区,使其与外界隔绝,有效地防止了污染和交叉感染。接通负压源,就形成了一个负压引流系统。由于柔软的泡沫材料均匀分布于被引流区的表面,也防止了传统点状引流可能发生的局部被吸...
- 关键词:
- 关键词:化脓性膝关节炎
- 胸锁钩接骨板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虽然锁骨骨折常见,但胸锁关节脱位却罕见。由于胸锁关节特殊解剖学位置及解剖学形态的特殊性,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发生严重或致命性并发症。笔者采用胸锁钩接骨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并探讨此类损伤发生的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措施。
- 周晓彬冯建书王江泳周君琳
- 关键词:胸锁关节脱位接骨板
- 不同镇痛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1年
- 探讨围手术期不同镇痛方式对老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关节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两组于术中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A组患者于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泵镇痛,B组患者术后采用股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术后6h、24h、48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目测类比评分(VAS)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比较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不同时间点MMSE及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接受手术后发生POCD的概率高于B组患者。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采取下肢连续性股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方式较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方式术后不良反应小,并可明显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周晓彬高伟静
- 关键词:不同镇痛方式
- 综合护理对老年踇外翻矫形术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踇外翻矫形术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老年踇外翻矫形术老年患者100人进行调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综合护理,使用医院内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使用VAS疼痛评分对术后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VAS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HADS)、焦虑(HA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利于减轻老年踇外翻矫形术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值得推广。
- 高伟静李艳蕊林朋朝冯建书周晓彬
- 关键词:综合护理焦虑疼痛
- 盘龙七片调控Toll样受体4-骨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通路保护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盘龙七片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保护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滑膜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盘龙七片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风、寒、湿环境结合弗氏完全佐剂注射的方式制备RA模型,RA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低、中、高盘龙七片组分别灌胃给予盘龙七片溶液150 mg/kg、300 mg/kg、600 mg/kg,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处理15 d后,切片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细胞中TLR4 mRNA、MyD88 mRNA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滑膜组织可见明显变性坏死,滑膜处可见中度充血水肿,且有大量炎细胞并伴随轻度滑膜增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盘龙七片处理后关节变性坏死情况明显改善,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情况减轻,炎细胞浸润情况极大的改善,且呈浓度依赖;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分别为(1.26±0.11)μg/L、(0.35±0.08)μg/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68±0.05)μg/L、(0.11±0.02)μg/L,滑膜组织中TLR4、MyD88、TRAF-6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56±0.21)、(3.83±0.26)、(2.78±0.23),显著高于正常组(1.00±0.02)、(1.01±0.02)、(1.00±0.01)(P<0.05),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为(1.37±0.22),显著高于正常组(0.21±0.06)(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盘龙七片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水平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TLR4、MyD88、TRAF-6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盘龙七片�
- 林朋朝周晓彬高伟静姬艳林冯建书李静
- 关键词:盘龙七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 植入性电刺激对失神经骨骼肌影响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失神经支配兔小腿三头肌模型,经植入电刺激(implantable electrical nervestimulation,IENS)及经皮电刺激(transce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nnulation,TENS)后观察小腿三头肌肌电生理变化、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其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中的作用,并比较2种刺激方式的疗效。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等分成4组。A 组术后第2天开始 IENS;B 组术后第2天开始 TENS;C组术后4周开始 IENS;D 组不予电刺激。刺激仪均采用 DXZ-1多形波治疗仪。脉冲频率10 ms,脉宽2 ms,电流峰值8~10 mA,频率2~5 Hz。电刺激1次/d,30min/次。术后6周行肌电图检查,并取材送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IENS 或 TENS 对失神经骨骼肌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影响,A、B 组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高于 C、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 C 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与 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比较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亦无统汁学意义(P>0.05)。形态学也有明显改变。骨骼肌失神经电位的改变4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骨骼肌失神经后早期进行 IENS可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的下降,明显减轻胶原纤维增生。同时 IENS 对骨骼肌失神经纤颤电位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 胡春鹤朱晓光张克亮刘明辉周晓彬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肌萎缩
- 血液供应对移植大鼠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成活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液供应对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生长与成活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成A、B、C三组。分别摘取大鼠的一侧14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s)。A组:将DRGs放置于下腹部皮下脂肪内。B组:将DRGs放置于股四头肌肌肉内。C组:剥离神经节外膜后将DRGs放置于股四头肌肌肉内。于移植后3d、7d、14d、21d和28d将背根神经节取出,进行Nissl染色和既染色,观察不同移植环境下背根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细胞的成活情况。同时计数三种环境下背根神经节中感觉神经元的细胞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背根神经节中成活的感觉神经元细胞数目比B、C两组少,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比B、C两组明显。结论丰富的供血可有效阻止神经元的死亡,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在移植环境中成活的神经元胞体的数量。
- 周晓彬朱晓光张克亮胡春鹤徐屹
- 关键词:感觉神经元
- 可吸收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比较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此类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纳入自2016-12—2020-1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8例肱骨外髁骨折儿童,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组,39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可吸收螺钉组),39例采用克氏针固定骨折(克氏针组)。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个月临床疗效,以及术后4个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7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4~12)个月。术后未观察到血管、神经损伤表现。可吸收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克氏针组短,术后4个月疗效评定结果优于克氏针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高于克氏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应用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是可行的,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是术后并发症情况需要纳入更多病例并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 刘连涛戎帅周晓彬李浩甄可培冯建书李锋李克伟
- 关键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