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刚
-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但未能阻止其恶化,3例病情有进展,5例病情急变恶化,采用化疗后效果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近期效果明显,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 周志刚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马利兰羟基脲
-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6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约2/3的MM患者易并发贫血。MM贫血会随着MM病情的进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M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等)抑制红系造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反复感染及血黏度升高等。目前针对MM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病治疗、输血治疗及EPO治疗等。本文简要综述MM贫血的发病机制及目前的治疗方法,旨在为MM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 吴文忠周志刚陈亚峰张云平
- 关键词:贫血
- 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初治未缓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初治未缓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血液科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11例初治未缓解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2.7%(8/11);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感染发生率为72.7%(8/11),轻度肝功能损伤率9.0%(1/11),无严重出血、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可有效治疗初治未缓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虽然血液学不良反应较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但患者基本上可耐受,给予抗炎及支持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
- 陈亚峰张云平黄文娟周志刚金玲许欢吴文忠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系
-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率(sFLC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人的血清游离轻链,计算出sFLCR,并将患者分为高比率组和低比率组;分析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进而评价sFLCR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作用。结果比较高比率组与低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发现两组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和Ig G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高比率组患者的DS分期中Ⅱ和Ⅲ期人数更多,β_2微球蛋白、sFLCR(≥100或≤0. 01)和血肌酐也多于低比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有显著差异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β_2微球蛋白(P=0. 020)和sFLCR(P=0. 011)差异更明显,为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比率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_2微球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FLCR≥10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_2微球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0. 680),而sFLCR≤0. 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R与β_2微球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 709)。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β_2微球蛋白和sFLCR诊断的准确性,β_2微球蛋白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17,而sFL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78。结论 sFLCR可定量、准确诊断高比率多发性骨髓瘤,因此可作为临床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 苏倩倩周志刚童来根黄文娟陈思思吴文忠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比浊法
- 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Th17和CD4^+ CD25^+ Treg细胞表达情况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45例初发AA患者分为轻型AA(n=25)和重型AA(n=25)两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AA(SA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中IL-17及IFN-γ表达高于轻型AA(MAA)和正常人组,而重型AA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降低。与轻型AA和正常对照相比,重型AA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IL-17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增加。AA患者血红蛋白计数与Th17细胞及血清IL-17表达呈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结论:重型A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 童来根吴文忠周志刚张云平陈亚峰黄文娟许欢苏倩倩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癌肾损害临床特征和有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因多发性骨髓瘤就诊的6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首先根据MM诊断标准确定患者的病情,然后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如骨髓穿刺、X线和活检检查,明确患者病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并评估患者的肾损害表现及相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中,肾损害42例,比例62.69%。甲组42例中,8例B2微球蛋白<5.5 mg/L(19.05%);6例尿酸≤420μmol/L(14.29%);11例血钙≤2.67 mmol/L(26.19%),37例血红蛋白<90 g/L(88.10%),7例轻链蛋白阴性(16.67%)。乙组25例中,12例B2微球蛋白<5.5 mg/L(48%),10例尿酸≤420μmol/L(40%),18例血钙≤2.67 mmol/L(72%),8例血红蛋白<90(32%),17例轻链蛋白阴性(68%),甲组B2微球蛋白、血钙、尿酸和尿轻链蛋白较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血红蛋白较乙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需要及时确诊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临床研究显示与B2微球蛋白、血钙、尿酸和尿轻链蛋白等有密切关系,有一定临床特征,需引起重视,确保及时确诊患者病情,并给予对症治疗,将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
- 周志刚吴文忠许欢李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初诊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究初诊伴有髓外病变(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以指导后期初诊伴有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伴EMD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伴EMD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27例无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无E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骨髓组织中免疫表型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与无EMD组比,伴EMD组贫血、腰痛、发热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占比更高。骨髓穿刺结果可见,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异常细胞占比>30%,胞体偏大,核圆或类圆,偶见多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蓝色核仁,胞浆量丰富,深蓝色,倾向于浆母细胞;EMD部位穿刺结果可见大量浆细胞样细胞,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有明显异型性;与无EMD组比,伴EMD组CD20(-)患者占比更高;随访2年期间,伴EMD组患者死亡率为47.37%(9/19),较无EMD组的15.38%(4/26)更高(均P <0.05)。结论 与不伴有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伴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腰痛及发热症状更明显,骨髓组织CD20(-)患者占比更高,且预后较差,对于此类病例应及早确诊以尽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童来根章双凤周志刚吴文忠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病理特征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TO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TC、TG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采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C、TG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APL患者[纳入研究前均未经ATO或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按照信封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ATO联合ATRA诱导治疗,观察组采用ATO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ATRA维持治疗,2组均维持治疗2个周期(14 d为1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维持治疗后1周期和维持治疗后2周期的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诱导治疗后和维持治疗2周期后的白细胞峰值、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维持治疗2个周期结束后随访5年,比较2组患者复发情况和生存率。结果维持治疗2周期后,2组患者血清TC、TG水平均较诱导治疗后和维持治疗1周期时显著升高(均P<0.05),而诱导治疗后、维持治疗1周期和维持治疗2周期后2组患者血清TC、TG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导治疗前和诱导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持治疗2周期后观察组白细胞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1,P<0.05)。随访3年时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5年时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PL患者经ATO联合ATRA治疗完全缓解后采用ATO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调节白细胞水平表达,提高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降低近期复发率和提高远期生存率。
- 周志刚金玲童来根章双凤吴文忠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三酰甘油
- 32例缺血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观察缺血性贫血患者应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缺血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治疗时间、纠正贫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但观察组患者治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纠正贫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局部瘙痒、腹痛、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其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周志刚
- 关键词:缺血性贫血蔗糖铁注射液安全性
- 环孢素治疗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2011年
- 目的探讨环孢素对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环孢素口服[5mg/(kg d)]治疗2例既往经多次含氟达拉滨及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CLL患者,通过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常规指标、外周血片分类、骨髓涂片、肝肾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CD5与CD19共阳性细胞比例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外周血治疗前均三系严重减低,治疗后三系均恢复,淋巴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周血及骨髓中CD5和CD19共阳性细胞比例均下降。一例患者完全缓解,一例患者部分缓解。治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环孢素对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张云平吴文忠陈亚峰周志刚黄文娟
- 关键词:环孢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