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远

作品数:2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清代
  • 5篇明清
  • 4篇明代
  • 3篇明清时期
  • 2篇地震
  • 2篇商人
  • 2篇农业
  • 2篇契约
  • 2篇契约文书
  • 2篇经济史
  • 2篇经济史研究
  • 2篇碑刻
  • 2篇城乡
  • 1篇道光
  • 1篇地契
  • 1篇地区农业
  • 1篇地区农业发展
  • 1篇地震后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典当

机构

  • 21篇郑州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23篇吴志远
  • 1篇姚先丽
  • 1篇许檀
  • 1篇张民服
  • 1篇李小杏
  • 1篇郑民德
  • 1篇温小鹏

传媒

  • 4篇中州学刊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原文物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史学月刊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城市经济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城市地理
  • 1篇高教学刊
  • 1篇城市史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清时期豫北的商业重镇清化--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4
2014年
清化镇是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的重要商镇。该镇兴起较早,明嘉隆年间已相当繁盛,清代继续发展。汇集清化的客商以晋商为多,实力也最强;清化本镇和怀庆帮商人也为数不少,其实力在清代逐渐增强。该镇地处河南、山西二省交界,是豫、晋二省间的商货转运枢纽。由山西南下的商品以铁货为最大宗,主要销往河南各府以及山东、直隶,兼及江南、湖北;从清化北运的商品以南方杂货为主;粮食、药材、花炮、竹器是清化本地输出的重要商品。该镇商业以南北商货的转运为主,故为流通服务的行店业、金融业也具相当规模。
许檀吴志远
关键词:明清时期捐款碑刻
明代河南宗藩问题研究
明王朝除在河南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地方政权外,还在这里推行了分封藩王制度。分封藩王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他从维护朱家王朝长远统治的目的出发,认为只有自己的儿子最为可靠,将他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可以起到'夹辅...
吴志远
清代河南的手工业
2015年
清代河南手工业种类有所扩大,农民向手工业者转化的比例提高,传统农业结构有了重大变化,雇佣关系进一步发展,但家庭手工业的比例仍然很大,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专业生产。清代中期随着赋役制度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人地关系矛盾凸显,雇佣关系逐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发展起来,打破了城乡旧有的经济结构。与江南地区相比,河南地区的棉纺业、丝织业的发达程度不够。与邻省山西地区相比,铁器等重金属加工生产的水平较低,非常依赖山西泽、潞地区的铁器输入。
吴志远
关键词:清代
明清河南经济史研究综述
2011年
经济史研究领域内分区域、分时段的研究理念自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研究明清河南经济史的广大学者,除了对文献资料的发掘和利用以外,还开展了丰富的社会调查,并通过抄写碑刻资料和家谱,加深了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也使得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史研究更加微观,更加细化。若能从总体概况、人口、农业、环境、土地、商品流通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是对中原地区的经济史研究的认识有促进作用的。
吴志远
关键词:经济史
明清河南武安商人兴起的历史背景
2012年
武安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典型商人集团,在明清时期的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形成商帮有多种因素,武安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物产,使这一地区具备了发展商业的物质基础,明初大量的移民,又使这一地区生齿日繁,而与之四方相邻的市镇的发展,集市的兴盛,社会经商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也使当地民众具有了一定的经营商业的理念,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多重冲击下,武安人才走上了商业贸易的道路。
吴志远
关键词:历史背景
清代河南借贷行为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借贷行为在中国历史悠久,其主要分为借款和放贷两大部分。清代以来,河南地区的借贷行为发展较快,其中又以城镇的机构性借贷和乡村的非机构性借贷为主要实现途径。城镇的机构性借贷的主体是典当业,大多为晋商控制,受水陆交通影响较大,对城镇商业有重要作用。乡村中的非机构性借贷则主要分为信用、担保和抵押,并通过建立契约、中人监督的形式得以实现。洛阳地区出土的借据文书,为研究清代河南民间非机构性借贷提供了便利条件。
吴志远
关键词:清代借贷行为典当业契约文书
建构与层累:汉末以来董奉形象变化考述
2024年
董奉是一位汉魏之交长期活动于江南一带的民间巫师,在庐山归隐终老后,被后世塑造成一位道教仙人的形象,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其标志性符号有“福山”“杏林”等。然而,董奉的形象并非一直以“神医”得以彰显,而是经历了从神仙到神医的转变。自汉末以来,董奉的人物形象经历了三次建构:从葛洪《神仙传》中的道教仙人形象记载,到唐宋时期对其仙人身份的官方敕封和道教徒推广,再到元代以后逐渐由文人士大夫对其医者形象的再次书写,董奉的形象经历了民间巫祝—官封神灵—仁心良医的转变。董奉形象的第一次建构缘于早期道教争取官方与民间支持的发展策略筹划;第二次建构则缘于唐宋时期国家意志与地方传统结合下地方宗教对合法获得收益与支持的认识实践方式;第三次重构的原因主要是元明时期医者地位的提升,以及文人士大夫赞誉医者或借喻标榜自身德行的儒医结合倾向的具体表现。但在这几次形象建构中,董奉的超自然属性没有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有新的神迹,而且因后人加注而屡遭失载,进而限制了董奉信仰的广泛流传。经过这三次人物形象建构后,与华佗、张仲景不同,董奉在元代之后甚至未成为十大名医配飨三皇。而民间、官方对董奉的态度,也从魏晋时期的民间崇拜,至唐宋时期官方认可并大加敕封,南宋后已变为“事迹失注”,最终成为元以来文人士大夫赠答歌颂的良医标杆,并被固定下来至今日。在董奉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完成了从神仙到神医的转变,体现了历史人物建构的复杂过程。
吴志远李孟霞蔡杰
关键词:良医
浅析高校历史教学被引量:2
2017年
高校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除完成科研工作外,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与其他学科相区别,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特点,其指导思想、研究过程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作者结合我国高校历史教学,对高校历史学科的特点,高校历史教学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
吴志远
关键词:高校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改革
清代河南地区农业发展
2017年
河南地区自古就以麦、豆、稻的种植为主,到清代,随着玉米、烟草和甘薯等的传入,对河南的农业结构、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变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清朝入关以后,开始实施了一些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清初的社会秩序逐渐稳定,自然灾害减少,河南的人口和农业也得以恢复,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广泛的传播。由于河南农业的逐渐恢复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各地的种植结构也逐步经过选择和调整,遵循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同时又适应当地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原则,最终形成了合理的农作物分布区。
吴志远
关键词:粮食作物亩产量经济作物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商业交通与城乡市场等级被引量:3
2017年
明清以来,中原地区的城乡格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开封、洛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体系逐渐建立,成为重要物资流通的根本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抱布贸丝"的交易模式。而随着商品在城乡中的快速流通,中原地区的城乡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分别是以重要物资集散和流通为主的高级市场,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的中级市场,以及作为过渡环节的初级市场。城乡交通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市场层级的形成。
吴志远
关键词:明清时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