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远
- 作品数:20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LA-A02基因型与中国高发区肝细胞癌的密切关联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探讨HLAA02型及其亚型与启东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法分析启东肝细胞癌和正常人中HLAA02型及其亚型的分布。结果:103例经病理诊断的肝细胞癌中57例为HLAA02型,其比例达到55%,显著高于启东正常人群HLAA02型32%(33/102)的比例,P<0.001。同时揭示包括HLAA02型在内的HLAA位点的等位基因多为杂合型。启东肝细胞癌HLAA02型中A0201亚型所占的比例稍高于正常人群,但没有显著差异。分析比较表明,启东肝细胞癌中HLAA02型的相对集中与当地肝癌中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的高频度发生并没有关联。结论:在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均为危险因子的启东地区,HLAA02型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
- 明利华朱源荣王晓宏吴志远孙宗棠
- 关键词:肝细胞癌P53基因点突变
- 肥大细胞脱颗粒促进外源树突状细胞向引流淋巴结归巢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通过诱导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促进外源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向淋巴结迁移归巢的方法。方法:采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刺激剂compound48/80(e48/80)进行C57BL/6小鼠局部皮肤注射,诱导局部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将体外培养的荧光微球标记的同系小鼠BM-DC注射人c48/80或生理盐水处理的局部皮肤,48h收集注射部位引流淋巴结细胞进行CDllc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外源回输的BM—DC的迁移效果。结果:c48/80注射小鼠皮肤后可有效地促进局部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c48/80处理侧局部引流淋巴结中外源BM—DC迁移细胞总数和淋巴结细胞总数较对照侧均明显增多,增多比例分别为67%-4-43%和55%±43%(P〈0.05)。结论:通过诱导局部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可促进外源BM—DC向淋巴结归巢。
- 任书荣徐立斌吴志远曲春枫高美华杜君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
- TRAF7通过介导KLF4泛素化降解促进了肝癌进展
- 目的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7(TRAF7)是TNF-α/NF-κ B 信号通路成员之一,并具有潜在的E3 泛素连接酶活性.我们通过对公共数据库的分析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TRAF7 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相较于未...
- 贺欢吴志远刘芝华曲春枫
- 关键词:KLF4肝细胞癌泛素化
- 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种植性肝脏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12年
- 目的构建持续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的肿瘤细胞,建立持续表达HBV抗原的种植性肝脏肿瘤动物模型。方法以含有2倍体HBV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转染黑色素瘤细胞系B16,获得稳定表达HBV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的B16细胞(B16/HBV),分别按每只小鼠100、1000和5000个细胞接种到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肝脏被膜下,每组5只小鼠。注射后每周采血,进行血清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检测。采用小鼠腹部超声观测其成瘤情况,计算存活时间。对死亡小鼠肝脏进行病理分析,并检测肿瘤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转染HBV病毒的肿瘤细胞B16/HBV传代20次以上后,细胞上清中有持续稳定的分泌型HBsAg表达,2×10^4个细胞在24h内的HBsAg表达量可达到110ng,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累积。未能检测到细胞上清中有HBeAg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细胞中存在稳定的HBcAg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每只小鼠注射100个B16/HBV细胞,小鼠肝脏成瘤率为80.0%;注射1000和5000个B16/HBV细胞,成瘤率为100%。注射后第4周,注射1000个B16/HBV细胞小鼠的腹部超声检测结果提示,肝脏内有异常回声,不均质回声面积为62.18min2。剖腹检查显示,在肝脏中所形成的肿瘤大体呈圆形,血运丰富,瘤组织质软,并有多个转移灶。在成瘤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持续表达的HBsAg和抗HBs;所形成的肿瘤组织细胞中有均匀一致的HBsAg和HBcAg表达。结论HBV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转染的B16/HBV细胞可稳定表达HBsAg和HBcAg。通过在肝脏被膜下注射B16/HBV细胞,建立了能持续分泌表达HBV抗原的种植性肝脏肿瘤小鼠模型。
- 汪颖吴志远任书荣魏勇张昆曲春枫
- 关键词:肝脏肿瘤肿瘤种植动物肝炎乙型
- TLR7/8激活剂偶联的HBV抗原促进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 研究背景: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o)分化成熟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已有的工作表明:采用含TLR7/8激活剂CL097的...
- 陈坤汪颖吴志远曲春枫
- 关键词:免疫抑制
- 文献传递
- 慢性肠道炎症状态可促进肝癌发生
- 研究背景:饮食结构改变影响着肠道微生物种类及构成,我们在现场人群中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饮食结构及饮水水质,在低年龄人群中肝癌发病率显著降低。目的:探讨慢性肠道炎症状态下菌群结构及构成改变对肝...
- 易宏淦臧梦雅吴志远徐灵芝曲春枫
- 关键词:肝癌
- 文献传递
- 慢性肠道炎症促进肝癌的发展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肠道炎症状态下菌群结构及构成改变对肝癌进展的影响。方法 22只雄性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在出生后第2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小鼠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慢性肠炎组(给予含2%葡聚糖硫酸钠的饮用水)和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上述小鼠观察至22周龄。在此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测定,收集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另将4只已发生肝癌的小鼠与7只8周龄肉眼及病理学未见肝癌的小鼠同笼(分2笼)饲养16周。结果 DSS所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与正常饮用水小鼠相比肝功能无显著改变;DSS诱导的慢性肠炎组小鼠(n=10)在第22周龄时有9只发生弥漫性肉眼可见的肝癌,而正常饮用水小鼠(n=12)仅有2只发生肝癌,肿瘤发生率(P=0.002)和肿瘤数量(P=0.028)有显著差别;与正常饮用水小鼠相比,慢性肠炎组小鼠肠道菌群中,普雷沃氏菌属(P=0.022)和厌氧支原体属(P=0.014)显著减少;与已发生肝癌小鼠进行同笼饲养的小鼠(n=7)在24周龄时全部发生肉眼可见的肝癌。结论慢性肠道炎症状态下,肠道菌群改变可促进肝癌进展。
- 易宏淦臧梦雅吴志远朱正赵新明王维虎曲春枫
- 关键词:肝癌
- 中国北方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紧密关联性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确立乙肝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及丙肝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在中国北方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发生中的病因学地位。 方法 采用AbbottAxSym系统检测 119例连续系列中国北方地区HCC病例的血清HBV、HCV标志 ,对血清HBV标志阴性病例 ,采用免疫组化、巢式PCR和DNA测序等对HBVX基因进行鉴定。结果 119例HCC中 ,血清HBsAg阳性率为 82 4 % (98/ 119) ;anti HBc阳性率为 94 1% (112 / 119) ;4例血清HBsAg及anti HBc均阴性病例中 ,3例HBVX基因阳性 ,因而HBV感染的阳性率达 99 2 % (118/ 119)。本组anti HCV阳性率 11 8% (14 / 119) ,且均伴有HBV感染标志。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HCC与HBV感染具有紧密关联性 ,是本地区HCC发生的主导病因。
- 高纪东邵永孚许杨明利华吴志远刘国亭王小红王文红冯晓丽孙宗棠
- 关键词:HCC肝细胞癌HBV感染血清HBVDNA测序
- 肝癌患者白介素-2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白细胞介素-23(IL-2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定量PCR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IL-23在肝癌患者和肝血管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用定量PCR的方法和EHSA的方法研究IL-23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肝血管瘤组相比,不管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肝癌组的IL-23均明显高表达(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L-23的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中IL-23表达显著升高,且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表明IL-23在肝癌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杜君刘立国张昆吴志远王黎明吴健雄曲春枫
- 关键词:白介素-2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
- 一种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下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乙肝疫苗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肝疫苗。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一种免疫增强剂的乙肝疫苗,其能够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下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本发明的乙肝疫苗包含Toll样受体的激动剂作为免疫增强剂。
- 曲春枫汪颖吴志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