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源岩
  • 2篇石炭
  • 2篇石炭系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八道湾组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油藏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田
  • 1篇油源
  • 1篇有效厚度
  • 1篇原油地球化学
  • 1篇原油地球化学...
  • 1篇三叠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吴建英
  • 2篇许学龙
  • 2篇宋小彬
  • 1篇曹新峰
  • 1篇万文胜
  • 1篇刘邦兴
  • 1篇韩军
  • 1篇何贤英
  • 1篇杨涛
  • 1篇任江玲
  • 1篇朱喜萍
  • 1篇张小红
  • 1篇关强
  • 1篇严志民
  • 1篇张金风
  • 1篇岳红星
  • 1篇杨斌

传媒

  • 3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家海凸起侏罗系段(J_1b_1)储集层特征与含油性关系——以彩34井区为例被引量:3
2001年
针对白家海凸起侏罗系J1b1段储层油水同出的情况 ,有必要开展储集层研究与含油性评价。本文利用岩心样品、测井及试井资料 ,通过各种分析、测试等手段 ,论述了研究区八一段碎屑岩的岩石类型、孔隙结构、物性及流体的相渗特征。发现白家海凸起八道湾组八一段存在如下油气藏特征 :储层的含油性与碎屑岩粒度及岩石物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储层物性、微观特征 ,认为储层物性是影响含油气性的关键 ;压实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 ,导致含油饱和度不高 ;本区储层的孔隙结构特性、含油饱和度、相渗特征等决定了八一段储层的产液特征。
曹新峰吴建英何贤英刘邦兴
关键词:白家海凸起八道湾组储集层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
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昌吉油田吉7井区测井资料及所鉆取的岩心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储层测井曲线与试油结果,识别出油层、油水同层、含油层、水层等。利用油层图版技术对测井曲线作进一步完善分析,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该区储量研究、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吴建英宋小彬林有志张金风许学龙
西泉3井区火山岩油藏试采初期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火山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很大。为加快西泉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开发,本文利用初期取得的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作了研究。建立了本区火山岩岩性、物性解释图版;对油气的分布,合理的开采制度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及认识,为今后油藏的滚动开发和油藏的稳产提供了依据。
宋小彬吴建英万文胜朱喜萍许学龙
关键词: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地质特征
准东石炭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6
2002年
通过对准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彩25井区、彩参1井和吉15井原油为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煤系的煤成油;阜10井原油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彩31井和沙丘6井原油为二叠系烃源岩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油;彩25井区和吉15井原油为在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煤成油;而彩参1井原油则为在还原-强还原还境下形成的煤成油。
杨斌严志民尤绮妹韩军关强任江玲吴建英
关键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油源烃源岩
阜康凹陷三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东部探区得到公认的三套有效烃源岩,而阜康凹陷三叠系小泉沟群原油性质多样,油-源关系复杂,能否成为准东探区的有效源岩尚存争议。本次系统评价了该套地层的生油潜力,认为其有机质丰度较高,存在好-较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相对较好、在热史演化上已达到生油门限,是一套较好的烃源岩。小泉沟群烃源岩具有较低的姥植比,β胡萝卜烷和γ蜡烷含量很低,均表明该套烃源岩沉积于弱氧化的湖沼相中。该套烃源岩是继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之后阜康凹陷发现的又一套较好的烃源岩,该烃源岩的发现对阜康凹陷及其周缘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小红杨涛岳红星吴建英邸文渊
关键词:三叠系烃源岩生油潜力油气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