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珍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黄斑
  • 2篇眼科
  • 2篇视神经
  • 2篇术后
  • 2篇内障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全身
  • 2篇黄斑变性
  • 2篇白内障
  • 2篇玻璃体
  • 1篇带教
  • 1篇动脉瘤
  • 1篇毒物
  • 1篇毒物接触史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血管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作者

  • 12篇吴伟珍
  • 8篇王宏彬
  • 4篇周洁
  • 2篇李红阳
  • 1篇罗丽华
  • 1篇黄映湘
  • 1篇陈曦
  • 1篇张晓蕾
  • 1篇王艳玲

传媒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在抗VEGF治疗nAMD患者中对视力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SHRM)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nAMD的50例患者(50眼)。将患者分为2组,视力提高组共27眼,视力未提高组共23眼,分析SHRM是否影响患者视力预后。通过对比基线和终点有无SHRM,患者基线和终点视力有无差异,评价SHRM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视力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最佳矫正视力(BCVA)、基线中心凹厚度(CMT)、基线SHRM宽度和高度、注射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视力提高组患者CMT(P=0.027)、SHRM宽度(P=0.036)和高度(P=0.027)均小于视力未提高组。此外,存在基线SHRM的nAMD患者,基线BCVA低于无基线SHRM的患者(P=0.022);无基线/终点SHRM的患者,终点BCVA明显优于存在基线/终点SHRM的患者(P=0.015,P=0.008)。结论 终点视力较基线视力提高的患者,SHRM宽度和高度较小;存在基线或终点SHRM的患者视力预后较差。SHRM可能作为nAMD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生物标志物,协助眼科医生预测患者视力预后。
王露萍寇芳柠王皓张灿伟王艳玲尤冉吴伟珍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22岁。左眼视物发暗5天并逐渐加重,于2011年5月12口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1.0),左眼视力0.4(不能矫正),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左眼视盘边清色正,后极部视网膜散在多发性、大小不等黄白色点状病灶,黄斑中心凹可见二分之一视盘大小边界清楚的特征性麻点状红色改变(图A)。右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吴伟珍王宏彬
关键词:右眼视力眼科检查眼底检查黄斑中心凹眼视盘眼前节
多轨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多轨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和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进行临床见习的2018级和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8级本科生26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带教方法。将2019级本科35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带教方法。本研究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和学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83.09±7.70)分高于对照组(82.69±11.18)分。试验组综合能力评分(85.20±6.94)分高于对照组(81.85±9.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评分(99.25±1.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科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运用多轨教学模式进行见习带教效果更好,教学满意度更高,值得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借鉴和参考。
罗丽华陈曦吴伟珍黄映湘
关键词:眼科见习带教教学满意度
视神经再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关于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其研究结果与进展也倍受关注。周围神经损伤后一般可以自发的进行轴突再生以及突触重建,而视神经受损后则不能自发再生,主要是受视神经本身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科学工作者对阻碍视神经修复再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促进其再生的可能途径从促进再生因素和抑制再生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吴伟珍王宏彬
关键词:视神经
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一例
2014年
患者女,82岁。2013年4月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4个月”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右眼玻璃体出血,眼底可见视盘颞下方网膜前黄色出血,约8PD大小。为进一步治疗于2013年4月19日以“右眼玻璃体积血”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
周洁吴伟珍曹晓禄王宏彬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全身体格检查玻璃体出血玻璃体积血高血压病史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通过相干光层析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脉络膜厚度,探究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例(18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测量黄斑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统计学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做LSD法两两比较。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有明显增加(P<0.05),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厚,6个月时达到峰值(288.87±67.70)μm。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脉络膜厚度显著增厚,这与白内障术后眼内灌注压增加有关。
吴伟珍李松果张晓蕾王宏彬
关键词:白内障脉络膜厚度
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新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西方国家白种人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目前,AM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的药物治疗、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局部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及激光治疗(纳秒激光等)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老年黄斑变性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原理、治疗效果、副作用、经济成本,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周洁吴伟珍曹晓禄王宏彬
关键词:老年黄斑变性光动力学疗法曲安奈德
2型糖尿病患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86眼)为研究组,非糖尿病患者43例86眼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泪液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试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并对研究组患者中可能影响干眼症发生的一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干眼症发病率为(65. 12%,56/86),显著高于对照组(18. 60%,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泪液破裂时间为(6. 15±3. 27) s,显著短于对照组[(12. 96±3. 61) s],泪液分泌试验滤纸润湿长度为(8. 21±3. 85) mm,显著短于对照组[(12. 03±1. 95) mm],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2. 01±1. 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 61±0. 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FBG、Hb A1c为(10. 13±4. 91) mmol/L、(9. 05±3. 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 12±2. 03) mmol/L、(5. 31±1. 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泪液破裂时间和Hb A1c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临床中应针对影响干眼症发病的因素进行防范。
吴伟珍李红阳杨明
关键词:干眼症泪膜糖化血红蛋白
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年龄在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中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指导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70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注C3F8/注油(未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白内障的发病率:≤40岁组为6.25%;41~50岁组为20.41%;51~60岁组为34.41%;61~70岁组为56.36%;≥71岁组为83.33%。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在非直接损伤晶状体的情况下,患者年龄与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显著相关(χ^2=72.55,P=0.00)。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以71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83.33%)最为显著。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与年龄具有相关性:患者年龄越大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率越高。
吴伟珍王宏彬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年龄发病率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经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21例42眼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其中6例伴眼压升高,均无视神经损伤。在局部麻醉下以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打孔,平均能量8 mJ。于术前,术后1 h、1 d、1周及1个月监测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 d、1周和1个月眼压为(19.80±1.23)、(18.20±1.55)、(18.45±2.21)mmHg,较术前眼压[(25.80±7.45)mmHg]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1周及1个月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为(2.26±0.09)、(2.28±0.08)、(2.27±0.11)mm,较术前[(2.12±0.12)mm]明显加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I在临床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中疗效确切,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杨明李红阳刘训俭吴伟珍
关键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原发性房角关闭眼压前房深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