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从平

作品数:17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多糖
  • 3篇丹参
  • 2篇蛋白
  • 2篇药动学
  • 2篇脱蛋白
  • 2篇相互作用
  • 2篇马齿苋
  • 2篇马齿苋多糖
  • 2篇氨茶碱
  • 2篇茶碱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活力
  • 1篇豆素
  • 1篇毒株
  • 1篇学成
  • 1篇亚群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物
  • 1篇野毒

机构

  • 16篇泰山医学院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泰安市第一中...

作者

  • 17篇吴从平
  • 4篇王德才
  • 3篇曲晓兰
  • 2篇高艳霞
  • 2篇曹明亮
  • 2篇苏延友
  • 2篇张显忠
  • 2篇冯蕾
  • 2篇刘锦华
  • 1篇崔建华
  • 1篇廉立慧
  • 1篇李超
  • 1篇王健美
  • 1篇邱玉玉
  • 1篇孙淑红
  • 1篇张吉梅
  • 1篇苗增民
  • 1篇郭淼
  • 1篇张克勤
  • 1篇李晓霞

传媒

  • 6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药学教育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山四叶参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建立泰山四叶参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最佳检测波长510nm,芦丁质量浓度在8~4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平均回收率99.31%(RSD=1.82%,n=5);多糖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490nm,葡萄糖质量浓度在5~5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4),平均回收率99.12%(RSD=1.49%,n=4)。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泰山四叶参的质量控制。
王德才冯蕾吴从平
关键词:总黄酮多糖
天然药物化学发现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运用被引量:13
2007年
发现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发现式实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或推翻实验课前提出的假设、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再现科学发现的历程,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培养。
高丽君崔建华苗苗吴从平王健美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泰山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培育技术被引量:10
2002年
苏延友吴从平
关键词:灰树花生物学特性人工培育技术
紫花丹参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确定丹参中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进行了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显著影响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率。其次是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论最佳工艺为丹参重量和水的比值1:20、提取时间4小时,乙醇浓度100%。[4]
吴从平梁红昌王身相
关键词:丹参多糖
丹参可溶性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确定丹参中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进行了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乙醇浓度显著影响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率。其次是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丹参重量和水的比值1:20、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90%[4]]
吴从平郭淼王宪泽
关键词:丹参多糖
独活香豆素组分对兔体内茶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独活香豆素组分(TCP)对茶碱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家兔16只随机分为A、B2组,A组静注单剂量氨茶碱15mg.kg-1;B组灌胃给予TCP50mg.kg-1,qd×3,末次给药1h后再静注等量氨茶碱,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碱血清浓度。结果:A、B2组茶碱的K分别为0.184,0.123h-1;t1/2为3.784,5.640h;Vd为1.112,1.119L;CL为0.204,0.138L.h-1;AUC为179.111,265.079mg.h.L-1。结论:TCP能抑制茶碱在兔体内的代谢,使K降低,t1/2延长,AUC增大,CL下降。
王德才吴从平冯蕾
关键词:氨茶碱茶碱相互作用药动学
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44例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方法:对国内1994年以来有关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病例报道26篇44例进行分析。结果:44例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7.5±9.6)a;葛根素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均有溶血反应发生,平均用药剂量(445.2±123.8)mg,平均输液浓度(1.55±0.52)mg·mL^(-1);溶血反应多发生于连续用药1周以上,平均时间为(7.96±3.84)d,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血液免疫学检查可见葛根素特异性抗体。死亡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72.1±5.7)a。结论: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发生和转归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王德才吴从平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剂溶血反应药品不良反应
白芷香豆素组分对兔体内氨茶碱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白芷香豆素组分(TCD)对家兔氨茶碱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取家兔9只,采用自身对照法。静脉注射氨茶碱15.0 mg.kg-1,6 d后灌胃给予TCD 50.0 mg.kg-1,qd,共3 d,末次给药1 h后静脉注射氨茶碱,15.0 mg.kg-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茶碱浓度。结果给予TCD前、后茶碱的K分别为0.213和0.139 h-1;t1/2分别为3.253和4.993 h;Vd分别为1.416和1.437 L;CL分别为0.302和0.200 L.h-1;AUC分别为134.322和202.968μg.h.mL-1。结论TCD能抑制氨茶碱在兔体内的代谢,使K降低,t1/2延长,AUC增大,CL下降。
李超王德才吴从平
关键词:白芷香豆素氨茶碱茶碱相互作用药动学
超临界CO_2萃取黄伞脂溶性成分及其GC-MS分析
2018年
目的: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黄伞脂溶性成分进行萃取并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夹带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黄伞脂溶性成分得率为指标,确定黄伞的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黄伞脂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 MPa,夹带剂乙醇浓度95%,萃取时间2 h。此试验条件下,黄伞脂溶性成分的得率为1.43%。利用GC-MS技术,从黄伞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组分含量较高的依次为:1-异丙烯基-3-丙烯基环戊烷(35.96%)、反式-1,2-双(1-甲基乙烯基)-环丁烷(17.99%)、石竹烯(11.31%),这几个成分占黄伞脂溶性成分总量的65.26%。结论:用超临界CO_2提取可较好的获得黄伞脂溶性成分。
高艳霞吴从平孙继政洒荣波唐瑜菁张俊丽
关键词:黄伞脂溶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GC-MS
人TIM-4基因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4(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containing 4,TIM-4)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征、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方法 NCBI数据库中获取TIM-4基因启动子2500 bp区域,利用Promoter 2.0,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Promoter SCAN预测TIM-4基因5’端上游的启动子数目及分布;利用CpG Island Promoter Detection与CpG finder预测CpG岛位置;利用Ali Baba 2.1程序搜索TRANSFAC数据库,预测与TIM-4结合的潜在转录因子及结合位点。结果 TIM-4基因序列定位于5q 33.2,序列全长为47505bp;TIM-4基因上游至5’侧翼共2500 bp的序列中存在两个启动子区;启动子序列中未发现CpG岛;TIM-4启动子区共发现187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能预测TIM-4基因启动子功能,提高研究启动子的效率,为后续实验构建TIM-4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及启动子的定位和功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张吉梅杨凌骏吴从平马亚鹏苗增民郭福军赵宝昌
关键词:启动子生物信息学转录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