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良云
- 作品数:46 被引量:4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供给主导型政策到需求主导型政策——我国公共政策形态的嬗变及其关系调适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我国民主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策形态随之逐步实现从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的转变。但两种政策形态的单独作用都不足以解决所有的政策问题,在政府与社会共存合作的关系模式下,构建公共政策供需双方互动博弈的制度平台和政策网络,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显然是调适两者关系并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然要求。
- 向良云
- 关键词:政策网络
- 资源依赖、关系结构与治理策略: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态——基于鄂西南典型乡村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4
- 2023年
- 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由乡村社会内外变量共同塑造而成的有机系统。为剖析乡村治理共同体多样的实践形态、生成机制和治理逻辑,本文基于“资源依赖-关系结构-治理策略”的分析框架,对鄂西南典型乡村的治理实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资源分布状态的乡村中,行政力量、村社组织和市场力量分别借助主体资源依赖中的优势地位,以行政联结、社会联结和利益联结方式形成在关系结构中的核心位置,并分别采取行政治理、自主治理和市场治理策略,形塑出行政主导型、村社自治型以及市场吸纳型三种不同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态。本研究关注到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主体间非对称性资源依赖的基础性作用、主体地位的不对等性和关系结构的差异性以及治理策略的适应性,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共同体、推进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思路。
- 向良云
- 关键词:资源依赖
- 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断裂与失衡带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多元化和极化趋势、价值比较形成的不公平感、宪政意义的公正平等与现实的反差等作为强烈的外部刺激作用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对于自身生存状态和社会位置的归因偏差,加之制度化利益表达有效性缺失所导致的低下政治效能感和无力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社会怨恨,并经过不断蔓延、感染、传播而上升为主导性的社会情绪。现实社会生活正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这种怨恨情绪制度边缘化、非制度化释放过程所带来的危害。
- 向良云祝建兵
- 关键词:弱势群体
- 结构、行动和意义——西方理论范式及其在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语境下的反思被引量:3
- 2014年
- 西方理论在对群体性事件概念谱系中社会运动、集体行动、集群行为等的长期研究中大致形成了结构、行动与意义三种相互排斥或拒绝的理论范式,并被广泛引入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之中。然而这种简单引入往往因为忽略事件的特性和差异而存在水土不服、解释乏力等问题。事实上,作为社会行动的特殊样态,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涵盖结构、行动、意义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而非任一要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因此首先需要将其视为过程而非偶然随机事件,植根于真实演化过程,关注各个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关联,从而把握事件的动力、机制、逻辑、关键节点等治理对策所需明晰的关键问题。
- 向良云
- 关键词:重大群体性事件
-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障碍及其消解
- 2011年
-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和增量不足,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必须改进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由非营利组织通过参与外包提供公共服务开始成为一种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方式。但目前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存在政府认识不足与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化保障机制缺失、自身能力不足、公信力低下、社会大环境不成熟等障碍因素。为此,必须通过推进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公民意识,促进公民参与等途径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
- 祝建兵向良云
-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外包
- 从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历史角度的考量被引量:3
- 2006年
-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科际学科,其学科定位以及与管理学的关系一直少有定论。事实上,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共通中存在着差异,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彼此借鉴,相互超越。这是一个从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主义到新公共行政对公平等社会价值的回归,到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新形式对效率的追求,再到新公共服务对公共服务技术与方式的再造,更到对这些服务的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它们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螺旋式递进的过程。在公共管理学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范式的进程中,必须重新梳理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两者间的历史渊源关系,重新考量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价值取向,着重塑造自己鲜明的公共价值取向,突出其公共实践的理论先声这一科学致用功能,并在基于一般管理学但又高于一般管理层面的发展战略高度,构建普适于公共运作的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将始终以管理学为其母学科定位基础,但不再是全盘地吸收。如何在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创新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和理论体系,使之能够不断应对公共管理实践需求的全新挑战,并在公共价值取向和公共治理变革中引导现实,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摆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定位高度上的重大议题。
- 刘霞向良云
- 关键词: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范式历史角度
- 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结构的经济分析被引量:18
- 2004年
- 中央与地方政府都是不同层次利益的代表者 ,两者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现代社会中 ,两者的这种利益冲突更显明朗化和复杂化 ,因此 ,迫切需要重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结构 ,寻求两者之间的利益均衡点 。
- 刘霞向良云
-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 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创新被引量:21
- 2004年
- 危机管理无疑是现代政府所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却往往成为危机管 理的掣肘,抓住危机的契机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也就由此成为了政府组织的必然选择。
- 向良云刘承良
- 关键词:危机管理政府组织结构
- 后世博时代长三角安全圈的发展框架与战略被引量:1
- 2010年
- 区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重要战略的实现,关系到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世博主题理念的延续。随着后世博时代的来临,构建长三角安全圈更加必要而目紧迫。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并已在政法综治、食品安全保障、危化品运输等公共危机重点领域建立了相关机制或工作平台。本文提出,应从区域治理理念出发,借鉴日本京都圈的发展经验,在框架和战略层面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网络,规划并构建长三角安全圈,提升长三角区域应对危机的整体协同与全面联动能力。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落地为契机,制订长三角安全圈总体规划;以区域联席会议为基础,构建常设性长三角公共危机治理核心机构;整合区域内各地应急资源,打造长三角安全圈统一应急平台;设立长三角公共危机治理专项基金,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和补偿机制。
- 刘霞赵俊向良云
- 关键词:后世博时代治理网络
- 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
- 科学构建社会安全防范体系,着力解决由众多深层社会矛盾累积而成,并且日渐多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其中聚集规模更大、强度和烈度更高、且易于产生连锁反应、具有明显复杂性特征和潜在衍生危害,严重危及社会秩序,同时运用常规管理...
- 向良云
-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