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书政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包裹体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0年
- 近几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油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已广泛地运用于油气勘探中,为研究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注入演化史、油气运移和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并解决了油藏地球化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国外一些新的油气田的发现中包裹体起到了不可估量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了石西油田油气藏的成藏期、期次、油气源及注入演化史并详细地叙述了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广泛运用。
- 伍新和向书政苟学敏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油气生成运移油气勘探
-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特点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被引量:35
- 2002年
- 立足于富含油气系统找油,总结准噶尔盆地总体油气分布规律,结合各区带油气聚集特点,以构造样式与供油气运移方式为主线,根据活跃烃源范围、距烃源远近、油气运移方式、油气藏类型和聚集特征,归纳总结为4种主要组合模式: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边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上源下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 张义杰向书政王绪龙吴晓智燕启胜
- 关键词:成藏特点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
- 霍玛吐冲断构造模式的建立被引量:2
- 1996年
- 立足于山地地震资料,结合钻井、重磁力资料,建立了霍玛吐冲断构造解释模式。霍玛吐冲断构造,先褶后断;在老第三纪地层内形成冲断滑脱,致使深浅层构造不一致,构造高点南移。由于霍玛吐构造带属新生代构造,形成较晚,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不利。
- 吴晓智向书政
- 关键词:冲断构造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被引量:37
- 2002年
-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层反向冲断双重构造,古牧地背斜为基底卷入型双重构造;山前推举带西部的齐古—昌吉背斜带与东部的古牧地—阜康背斜带是通过喀拉扎反冲断裂调整与转换而形成的;博格达走滑断裂不对称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昌吉向斜,成为一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喀拉扎与古牧地背斜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为近期勘探的重要目标。
- 吴建华向书政吴晓智陈伟吴鉴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样式油气藏
-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莫北地区油气成藏与主控因素
- 发现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终极目标,而油气藏又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研究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时空分布及其主控因素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莫北地区一些石油地质问题入手,...
- 向书政
- 关键词:油气勘探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文献传递
-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族(组)群类型的认识被引量:19
- 2003年
- 彩南油田周围及外缘各凹陷内,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侏罗系等生油层系,均发育有暗色泥岩。长期以来对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的来源没有定论。根据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5个族群,以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为主的第Ⅳ族群原油δ13C值分布在-27.9‰~-29.0‰之间,Pr/Ph值多数在2.5以上,生物标志物特征非常一致,该类原油在准东地区分布广泛,应该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的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混合型,而并非不同时代、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生烃的混合产物。
- 王传刚王铁冠陈建平石新璞向书政靳涛
-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彩南油田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地层活化水的成因与油气藏关系被引量:10
- 2003年
- 精选并研究了准噶尔盆地252个活化水样,发现矿化度大、活化系数高、处于活化早期状态的NaHCO3水分布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乌尔禾油田—风城油田—玛湖油田一带,同时地层水中微量元素硼(B)、铵(NH+4)、有机氮的含量呈现异常高值分布。这一带正是准噶尔盆地主要的“地幔上涌区”和大断裂通过区。盆地东部另一“地幔上涌区”的五彩湾油区一带,也有较多活化水出现。过去评价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只靠CaCl2型水的“变质系数(rNa/rCl)”,现在对NaHCO3型水所在的环境也可评价其封闭性;有活化水的存在,可望找到油气藏;并可以推测有否轻质油藏、判断油气藏的相对形成期。
- 王仲侯张淑君田英刘桂凤李震向书政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油气藏矿化度地质意义
-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8
- 2003年
-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1‰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而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十分相似,而与二叠系和侏罗系明显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叠系是仅次于二叠系的良好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该盆地中又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三叠系生源原油的发现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陈建平梁狄刚王绪龙邓春萍靳涛向书政刘宏伟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
- 西北侏罗系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目标选择
- 王昌桂王宜林罗平张义杰陈新发袁明生贾希玉陈建军陈江新齐雪峰向书政翁宁朱新亭程克明李巧梅
- 该项目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工程重点项目,自1997年7月开始历经两年多时间,组织了14个单位290余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性基础科研工作,完成了设计规定的科研任务。西北侏罗系项目研究泛围广,内容繁杂,涉及学...
- 关键词:
- 关键词:勘探目标石油地质
- 莫北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运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油气组分并结合原油的地化参数研究了莫北油田气藏的成藏时间、期次、油气源。
- 伍新和向书政
- 关键词:包裹体均一温度油气源源岩